古诗文网

洪秀全

洪秀全

洪秀全(1814年1月1日-1864年6月1日,1864年5月26日或1864年5月24日也有可能),是太平天国以宗教名义发动民变的领袖,汉族客家人,原籍广东嘉应州。洪秀全以一乡村塾师走上武装斗争道路,领导了规模空前的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的诗文全集

生平

早年
  洪秀全生于耕读世家,7岁起在村中书塾上学,熟读四书五经及其它一些古籍。村中父老看好洪秀全可考取功名光宗耀祖,可是三次乡试都失败落选,第三次在广州落选后已经是25岁(1837年,当时把出生之时当作1岁)了,受此打击回家以后重病一场,一度昏迷。病中幻觉有一老人对他说:奉上天的旨意,命他到人间来斩妖除魔。从此,洪秀全言语沉默,举止怪异。此时,洪秀全并不甘心于考试的失败,在6年后的1843年春天,再一次参加了广州的乡试,结果还是以落选告终。
  这时,洪秀全翻阅以前在广州应试时收到的基督徒梁发的《劝世良言》一书,把书中内容与自己以前大病时的幻觉对比,认为,自己受上帝之命下凡诛妖,一气抛开了孔孟之书,不再做一名儒生而改信了基督教的教义,索性把家里的孔子牌位换成了上帝的牌位。虽然未曾读过《圣经》,洪秀全却开始逢人便宣传他所理解的基督教教义,称之为“拜上帝教”。
  洪秀全说:“人心太坏,政治腐败,天下将有大灾大难,唯信仰上帝入教者可以免难。入教之人,无论男女尊贵一律平等,男曰兄弟,女曰姊妹。”
  太平天国天王玉玺洪秀全最初在广州附近传教,但未取得很大成功。1844年,洪秀全和冯云山转至广西一带传教。洪不久便返回广东,冯留下发展,在当地的信徒日增。1845年至1846年间,在家乡的洪秀全写下《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百正歌》等作品。1847年初,洪秀全在广州的一所基督教堂学习了几个月,曾要求受洗,但教士认为,洪秀全对教义的认识不足够而拒绝了。洪其后再到广西会合冯云山,并陆续制订拜上帝会的规条及仪式。洪秀全的拜上帝会与地方政府的矛盾日渐加深,洪秀全等人在1850年决定反清,加紧准备。会众在下半年间陆续前来金田团营,在1851年1月正式宣布起义,揭竿而起。
  洪秀全 檄文全文如下(引方框为不明字):盖闻唐虞揖让,固称上古之圣人。而汤武征诛,亦系中天之景运。汉鼎已迁于新莽,刘文。亦复中兴。徽钦既虏于金人,宋康王依然反国。是故日一旋坤转,乃历代之常情。革故鼎新,本累朝之故事。惟我大明之太祖,曾开国之南京。传至季世怀宗,遂亡身于北厥。奈天心已去,闯王大乱于中华,痛帝位之难留,皇之逃奔于吴越。呈卿失计,当为驱虎逐狼。摄政不良,恰似长蛇封豕。纵然成功者退以身,殉国何难。有德者居以位,让贤何恨。

洪秀全的诗文

金乌诗原文

清代:洪秀全

鸟向晓兮必如我,太平天子事事可;身照金乌灾尽消,龙虎将军都辅佐。

诫曾玉璟原文

清代:洪秀全

迷途既返速加鞭,
振起雄心赶向前。
尽把凡情丢却去,
方能直上九重天。

毁冯云山书馆中偶像原文

清代:洪秀全

神天之外更无神,
何故愚顽假作真!
只为本心浑天却,
焉能超出在凡尘。

定乾坤诗原文

清代:洪秀全

龙潜海角恐惊天,
暂且偷闲跃在渊;
等待风云齐聚会,
飞腾六合定乾坤。

金鸟诗原文

清代:洪秀全

鸟向晓兮必如我,
太平天子事事可;
身照金鸟灾尽消,
龙虎将军都辅佐。

述志诗原文

清代:洪秀全

手握乾坤杀伐权,
斩邪留正解民悬。
眼通西北江山外,
声振东南日月边。
展爪似嫌云路小,
腾身何怕汉程偏。
风雷鼓舞三千浪,
易象飞龙定在天。

吟剑原文、翻译及赏析

清代:洪秀全

手持三尺定山河,四海为家共饮和。
擒尽妖邪归地网,收残奸宄落天罗。
东南西北效皇极,日月星辰奏凯歌。(效皇极 一作:敦皇极)
虎啸龙吟光世界,太平一统乐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