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网

郭嵩焘

郭嵩焘

郭嵩焘(1818年—1891年),乳名龄儿,学名先杞,后改名嵩焘。字筠仙,号云仙、筠轩,别号玉池山农、玉池老人,湖南湘阴城西人。晚清官员,湘军创建者之一,中国首位驻外使节。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进士,咸丰四年(1854年)至咸丰六年(1856年)佐曾国藩幕。光绪元年(1875年),经军机大臣文祥举荐进入总理衙门,不久出任驻英公使,光绪四年(1878年)兼任驻法使臣,次年迫于压力称病辞归。光绪十七年(1891年)病逝,终年73岁。 ►的诗文全集

人物生平

  佐理曾幕

  郭嵩焘年少时曾就读于湘阴仰高书院,道光十五年(1835年),18岁的郭嵩焘考中秀才,第二年进入著名的岳麓书院读书。强调经世致用、坚忍不拔、不尚玄虚、摒弃浮词是湘学传统,历史悠久的岳麓书院一直是湘学重镇。作为“湖湘子弟”,郭氏本就受湘学影响不浅,而岳麓书院的学习使他受影响更深。但更重要的是,正是在岳麓书院,他与曾国藩、刘蓉等相识,互相切磋学问、砥砺气节,成为志同道合的挚友。当然,他很可能想不到,与曾国藩的结交将影响到自己的命运。他可能更想不到,这批“湖湘子弟”即将成为中国近代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

  但在传统功名的道路上,郭嵩焘走得并不顺利。虽然他在道光十七年(1837年)考中举人,但道光十八年(1838年)、道光二十年(1840年)接连两次到北京参加会试都名落孙山,而曾国藩却在道光十八年(1838年)考中进士。在失意中,他只得接受友人的推荐,于道光二十年(1840年)到杭州给浙江学政当幕僚。这次为幕时间虽然不长,但却埋下了他以后思想偏离传统的变化契机。因为当时正值鸦片战争爆发,浙江地处前线,他“亲见浙江海防之失”,一向为“华夏”所看不起的“岛夷”的船坚炮利,给他留下深刻印象。但他并不甘于游幕生涯,又几次赴京参加会试,终于在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第五次参加会试时考中进士,正式步入仕途。但不久他的双亲相继去世,依定制他只能回家居丧。

  咸丰二年(1852年)底,太平军进犯长沙,并攻克武昌,咸丰帝饬令丁忧在藉的曾国藩兴办团练,曾国藩数辞不允,郭嵩焘几度登门,曾国藩终为所动,创办湘军,罗致郭嵩焘于幕中,出谋划策、募捐筹饷,成为曾国藩的得力助手。

  咸丰三年(1853年)五月,郭嵩焘率湘军赴江西援救楚军江忠源部。经实战观察,郭嵩焘认为太平军之所以攻无不克,多赖水军,遂向江忠源上“编练水师议,忠源韪之,令其疏请敕湖南北、四川制战船百余艘”。此举使湘军由劣势转为优势,郭嵩焘因功授翰林院编修。此后三年,受曾国藩派遣赴湖南、浙江等处筹饷,曾途经上海,参观外国人所办图书馆和外国轮船,接触了一些外国人,了解到西方的情况,思想受到很大的震动。

郭嵩焘的诗文

桂花树下饮酒至夕原文

清代:郭嵩焘

少年爱花随处家,祇得岁月来无涯。眼看生意年年谢,花开花落成长嗟。

退思堂前五株桂,烂漫又著秋来花。今年花事计数尽,得醉莫惜啼昏鸦。

绛云漫空送飞霰,浓香泛浥波晴霞。试拣繁枝挂鹦鹉,翠蕤云帔纷交加。

屈原《离骚》揽芳芷,不见古干攒仙葩。嗟予笃嗜不论命,娿娜相对无疵瑕。

自怜岁岁花经眼,把盏更削秋园瓜。蛮方相待留手迹,移栽两树新萌芽。

明年花开应更盛,坐视日月如转车。盛衰荦落复谁料,祇恐两鬓摧霜华。

余芳堕地坐客散,耿耿白日西南斜。

定香亭雪用东坡聚星堂雪韵赋禁体原文

清代:郭嵩焘

峭风过树搜败叶,昨日苦寒今日雪。正愁酒冷炉火暗,莫惜井冻瓶弦绝。

官鼓初沈鸦雀集,屏风对亚桑竹折。微镫闪座翳还吐,积霰飘帷明复灭。

侧势斜冲危槛入,湿烟徐漾回风掣。泉源走石峭生棱,薜荔侵墙寒点缬。

西湖半落水浮杯,东阁重开云散屑。海烽照耀旌旆愁,世事飘转风花瞥。

醉时欢赏醒时叹,古人胜事今人说。汝南号令传呼急,冻手

雨晴出游用岐亭韵原文

清代:郭嵩焘

纵横玉局游,倾倒金壶汁。寒嘘日色薄,晴漾苔痕湿。

清酣赴今赏,眩惑迷前得。云驰旌旆翻,风戛筝弦急。

过树响山禽,叉鱼观水鸭。苍崖缀霜华,绀林拥烟幂。

桑果殿秋红,埴坟通岭赤。平池菱实熟,积陇棉花白。

弹棋每席地,沽酒或脱帻。日晕海棠羞,露泫芙蓉泣。

百眺足千欢,四美无一缺。山川狎游主,鱼鸟趣吟客。

归来得暝契,触眼峰高集。

侯桂龄《疏勒望云图》原文

清代:郭嵩焘

安西万里道重开,翊运先收颇牧才。狼燧烟从沙际出,龙堆云自地中来。

望穷葱岭心常恋,衣寄蒲犁手自裁。今日三山风景丽,板舆新度钓龙台。

胡刺史招饮东园原文

清代:郭嵩焘

时事艰危国论深,壮心低就酒杯斟。西风鼓角孤城远,细雨荼蘼小苑阴。

大邑名贤心洒落,清春雅集夜萧森。何缘料理平生事,一卧沧江鬓发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