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南明隆武朝在福州建立,澄之闻讯后,立即奔赴。“崎岖两月,始抵闽关。”(《拟上行在疏》)在其师黄道周" href="http://www.youmowan.cn/shiren/16905.html">黄道周的推荐下,澄之被任命为延平司理。但其后不久,隆武朝在汀州被清兵灭亡。澄之因公外出,幸免于难。他隐匿于乡下,并再招义兵以抗清,结果未成。这时,南明永历朝又在广东建立,澄之再由闽入粤,“间道宵奔”,“备历厄苦”,(《初至端州行在第一疏》)于永历二年十月,到达肇庆。永历三年,澄之参加了永历朝的考试,被授为庶吉士,后又迁编修,知制诰。当时,“凡大诏令悉秉镫视草。”(《小腆纪传》卷五十五)澄之也思有所作为,屡上书言事。这期间,澄之有许多诗记述了永历朝政事。如《放诏歌》描写了永历三年,永历帝颁布亲征诏书,大大鼓舞了民心士气的情景:“亲征诏草已一年,亲征诏书今始宣。诏下百官同拜舞,即时雷动边廷传。诸将接诏勇十倍,南军奋臂威争先。”澄之本人的欢欣鼓舞之情,也活跃于字里行间。但是永历朝内部党派斗争十分激烈。澄之为救金堡事,被大学士王化澄忌恨。澄之见事不可为,又有病,遂乞假,于永历四年秋离开梧州去桂林,与留守桂林的瞿式耜过从唱和。后又碾转回归故里,于永历五年冬十二月,回到家乡。此间,澄之改今名以逃避清廷的搜捕,并曾祝发为僧,号西顽。
入清隐逸
此后四十年,钱澄之多半时间隐居家里,躬耕读书。他曾筑庐于田野中以居住,因以“田间”为号。他还多年亲身参加田间劳动,有许多诗篇都描述了劳动的生活,著名的如《田园杂诗》。这组诗比较全而地描写了澄之“日入开我卷,日出把我锄”的隐居生活。在劳动中,澄之得到了农民的多方面的帮助,与农民结下了较深的情谊。如:
秉耒赴田皋,叱牛出柴荆。耒耜非素习,用力多不精。
老农悯我拙,解轭为我耕。教以驾驭法,使我牛肯行。
置酒谢老农,愿言俟秋成。
老农不仅教他种田的技术,还常与他一起喝酒畅淡:
临舍有老叟,念我终岁劳。日中挈壶榼,饷我于南皋。
释耒就草坐,斟出尽酒醪。老叟自喜饮,三杯兴亦豪。
清代:钱澄之
吏部武肃裔,通籍甫弱冠。请养旋居庐,风雅窥周、汉。
岂意永嘉徒,顿召戎狄乱!家世荷深恩,誓与国同难。
破产壮士归,努力相国赞!诸将非战才,财匮师亦散!
独有三儒生,对泣汾湖畔。田税蠲勿收,家书烧不看。
震泽仓卒行,死生顷刻判!我来号其尸,从容出湍澜。
小竖死持裾,截流随登岸。市人相聚观,啧啧发长叹!
清代:钱澄之
吴王鸡坛雄,崛起树赤帜。学术虽非淳,才气岸然异。
里人兴义兵,共推季子智。攘臂事从戎,空拳当铁骑。
始愿岂捐躯,临危勇就义。头颅姜竿悬,巾帻俨未坠!
生乎苦好名,一死庶无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