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申以后,清廷入主中原。清兵在征服全国的过程中,烧杀掳掠,给人民带来同样深重的灾难。对于那些抵抗最为激烈的城市,清兵屠杀平民,劣迹斑斑。钱澄之这时期的作品中,对清廷的暴行多有记载。作于顺治四年的《虔州行》,描写了顺治三年十月清兵攻破虔州之后,进行大肆杀戮的情景说:
五更未醒虔州破,闭城刈人人莫逃。马前血溅成波涛,朱颜宛转填眢井,白骨撑柱无空壕。
清兵的杀掠破坏,使虔州这座“关税兼通闽与粤”、“闾阎扑地楼插天”的繁华都市,变成了“烟冥冥,雨啾啾,黄昏鬼火遍城头,行人白昼不敢过”的阴森可怕的废墟。遭到清兵惨重破坏的又何止一个虔州!澄之《过将乐县》写道:
飘风激沙砾,曜灵惨不舒。我行升虚邑,空国无人民。
颓垣穴孤兔,赤瓦夷沟渠。排徊不能过,问此谁为欤?
人烟稀少,野兽横行,白骨遍地,凄凉萧条,正是当时被清兵蹂躏过的城市残破景象的真实写照。其它如《哀邵武》、《过漠埠》、《悲顺昌》、《夜过贡川》、《永安即事》、《力疾入大田纪事》等等。都记述清初动乱中人民处境悲惨,城市被严重破坏的情景。城市如此,乡村也不能幸免。澄之《间道奔江右发横坑即事》写道:
鸟雀满废村,屋倒门犹闭。人去碓空喧,烟稀食屡缺。
呻吟见寡妇,疮痍正流血。
乡村也是残破不堪,人民到处都在流血,在呻吟。这些都是澄之奔波于抗清斗争途中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事实,其中或有夸大之词,但其史料价值不可忽视。
清廷在征服过程中残酷地烧杀,同时,对人民的剥削压迫也非常严苛,澄之诗中此也多有揭露。《获稻词》写道:
女蹋椎,儿扫仓,我家今日稻登场。获稻上场打稻毕,拂还租稻叉手立。
往时入仓才输官,今年只在场上看。晚禾干死田无稿,又下官符催马草。
买草纳官官不收,千堆万堆城南头。风吹雨打烂欲尽,饿杀栏中子母牛。
清廷不等农民将新稻入仓即来催逼租税,把农民一年辛勤劳动所得全部掠去,尚且不足,又强迫农民拿钱买马草,结果又嫌不好而不收,让它们全部烂掉。清军多马,因而催征马草也是人民的一项沉重负担。清初著名诗人如吴伟业、朱彝尊等人诗集中都有以《马草行》为题的作品,揭露清廷的这项苛政。清廷的苛政还有许多。为了镇压南明政权海上抗清部队,到处搜掠民船,抓派船夫,还驱赶工匠赶制军船。澄之《捕匠行》写道:
清代:钱澄之
吏部武肃裔,通籍甫弱冠。请养旋居庐,风雅窥周、汉。
岂意永嘉徒,顿召戎狄乱!家世荷深恩,誓与国同难。
破产壮士归,努力相国赞!诸将非战才,财匮师亦散!
独有三儒生,对泣汾湖畔。田税蠲勿收,家书烧不看。
震泽仓卒行,死生顷刻判!我来号其尸,从容出湍澜。
小竖死持裾,截流随登岸。市人相聚观,啧啧发长叹!
清代:钱澄之
吴王鸡坛雄,崛起树赤帜。学术虽非淳,才气岸然异。
里人兴义兵,共推季子智。攘臂事从戎,空拳当铁骑。
始愿岂捐躯,临危勇就义。头颅姜竿悬,巾帻俨未坠!
生乎苦好名,一死庶无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