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网

王翱

王翱

王翱(1384-1467)明代大臣,字九皋,出生于今河北省沧州市盐山县王帽圈村。永乐十三年进士,授大理寺左寺正,左迁行人,宣德初擢御史,英宗即位,升右佥都御史,出镇江西,惩贪治奸,七年冬督辽东军务,景泰四年为吏部尚书,天顺间续任,为英宗所重,称先生而不呼其名。王翱一生历仕七朝,辅佐六帝,刚明廉直,卒谥“忠肃”。 ►的诗文全集

  ----在原则面前,王翱对家人简直达到了寸步不让的地步

沙盈代纸
  王翱幼时聪敏过人,有过目不忘之才,书读一二遍就能记诵。又知勤奋,学习成绩很好,爸爸王得林对他更是喜爱,常鼓励王翱说:“庄稼辛苦到秋有饭吃,秀才勤读到了有官做。好好念吧,长大考个一官半职,为国出力,也不受这苦日子煎熬。一他对王翱念书很是支持,老两口子省吃俭用,省下钱供王翱上学。王翱见家里的日子这么穷,也越加节俭.他把写了小楷的纸练写大仿,正面写了反面写。尽管这样,还要经常买纸。这天王翱的练字纸用完了,又向爸妈要钱买纸。爸爸用手扶着脑袋不住地叹气,妈妈在炕上缝补着爸爸的破褂子,不断地打唉声。青黄不接,锯底朝天,哪还有钱买纸笔 ? 王翱见大人发愁,后悔自已不懂事,于是跑到门前池塘边的大柳树下,蹲在地上,用手指头在地上划着玩。忽然心里一亮,连跳带蹦地跑回家去,进门就大声说:“有纸了,有了写不完的纸。”爸妈都愣了,问:“哪来的纸 ? ”“就地当纸。”爸妈听了苦笑了笑,问:“傻孩子,怎么背着地去上学呀 ? ”“用个木框框起来。”“唉,傻孩子,那怎么装 ? ”“怎么不能装 ? ”王翱说着跑出去了,不一会端着半簸箕沙土来了。王翱用手将沙土抹平,用手指写了四个大字:沙盘代纸。王得林锯了比石板大点的一块木板,周围用板条打了小沿,铺上沙土,让王翱用来写字。

梁与粮
  相传,和王翱同朝为官的有一个杨天官,山东人氏。一日君臣词话,皇帝问起他们家乡情况,杨天官说:“我们山东沃野千里,斗地石粮。皇帝摇摇头,微微一笑,说:“斗地岂能打石粮 ? “我们那里绿树成荫,果树成片,一树收的果子,可抵一石多粮。”皇帝点头称是。又问王翱,王翱说:“我们盐山,苦海沿边。”长些什么 ? ”遍地盘山果 ( 俗名地瓜棵子 ) ,长年不落花 ( 俗名小狗棵子 ) 。”皇帝说: “待天气转暖,到盐山观光一番。” 万岁,去不得哟,那里苦得很,蚊虫大如麻雀。“寡人从来听说过,到时捉来一瞧。”后来,王翱令人捉来一只啄木鸟,藏在袖子里去见皇上。行过大礼后 , 王翱说: “万岁,臣捉来一只蚊子。”王翱说着一扬手,啄木鸟落在金銮殿的玉柱上挡挡啄凿起来。皇帝见了,说:“哦,这么凶恶的蚊虫,盐山黎民好苦啊。”王翱说:“庄稼收成无几,百姓刮碱土,熬小盐,故名盐山,常年以糠菜充饥。”

王翱的诗文

笼雀原文

明代:王翱

曾入皇家大网罗,樊笼久困奈愁何。
长于禁苑随花柳,无复郊原伴黍禾。
秋暮每惊归梦远,春深空送好音多。
主恩未遂衔环报,羽翮年来渐折磨。

王翱秉公原文、翻译及赏析

明代:王翱

  王翱一女,嫁于畿辅某官为妻。公夫人甚爱女,每迎女,婿固不遣。恚而语妻曰:“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且迁我如振落叶耳,而何吝者?”女寄言于母。夫人一夕置酒,跪白公。公大怒,取案上器击伤夫人,出,驾而宿于朝房,旬乃还第。婿竟不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