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网

王翱

王翱

王翱(1384-1467)明代大臣,字九皋,出生于今河北省沧州市盐山县王帽圈村。永乐十三年进士,授大理寺左寺正,左迁行人,宣德初擢御史,英宗即位,升右佥都御史,出镇江西,惩贪治奸,七年冬督辽东军务,景泰四年为吏部尚书,天顺间续任,为英宗所重,称先生而不呼其名。王翱一生历仕七朝,辅佐六帝,刚明廉直,卒谥“忠肃”。 ►的诗文全集

  第二天,王翱备百丈长绳,骑着御赐高头大马,到了不见兔子不见獾的盐山大碱洼。盐山本是苦海沿边,遍地盐碱,羊三木一带更是不毛之地,到处白茫茫一片。多少年来,这里流传着一首歌谣:“野洼数百里,一望尽荒凉。千里盐碱地,饿死兔和狼”。
  王翱在羊三木下了马,命人楔一铁橛,用长绳拴上马缰,照着马屁股啪啪两鞭子,那骏马扬鬃奋蹄,围着铁橛飞跑起来。老百姓见了不知干什么,便问差役,差役说:“王天官让跑马拣( 碱 ) 地哩。”从此,黎民百姓更加钦佩王翱了。
  后来,王翱随皇上巡视到盐山。皇上见遍地盐碱,如同霜雪,到处是黄须菜,小狗棵,很少有庄稼。到了王帽圈村,见王翱的房舍简陋破旧,土房土屋,连砖都没有,房上还没梁。皇上很吃惊,指着房顶子说:“老爱卿,你这没有梁(粮) ? ”王翱听了,灵机一动,赶紧叩头道:“谢主隆恩。盐山苦海沿边,不生五谷,谢万岁免征钱粮。”皇帝见王翱机智,此地又确实贫困,就答应从今免征此地钱粮。

寸步不让
  《明史》本传说:"翱在铨部(吏部),谢绝请谒,公余恒宿直庐,非岁时朔望谒先祠,未尝归私第”。为了谢绝请托、秉公办事,王翱甚至住在了公署,常年不回家。所以在他任职期间,“门无私谒,权势请托不敢行”。
  《记王忠肃公翱三事》中记载了这样两件事:
  王翱只有一女,许配贾杰为妻。贾杰在京城附近做一小官,王翱夫人十分疼爱女儿,常常打发人去接女儿来家住住。每次去接,贾杰总不让走,还埋怨说:“如果调我到京城,你们母女就可以天天在一起。岳父身为吏部之长,手里掌着调派大权,调我易如反掌,连这点小事都不办,你也就别想回家了。”王翱的女儿也无办法,于是给老母亲捎了信去。
  中秋佳节,月明星稀,王翱全家老幼在院中纳凉赏月。王夫人殷勤备至,“置酒跪白公”。王翱竟“大怒,取案上器击伤夫人”而且王翱竟十多天住在公署没回家。女婿贾杰始终没有调进京城。
  王翱的孙子王辉乖巧伶俐,很得爷爷喜欢。一天,王翱正在书房看书,忽然王辉推门进来,高兴地说: “爷爷,我要参加秋试。”说着,拿出官方印的试卷交给王翱。王翱拿着试卷皱起眉头,心想:阿辉没念几天书,仗着自己的声望入了太学,现在考场弊端很多,想到这里严肃地说:“阿辉,你确有真才实学,我怎么能埋没你的才学 ? 可的书底儿我还不知道吗,若遇到糊涂主考官,你考取了,却误了另一个穷秀才的前程。你吃得好穿得暖,何必强所不能呢 ? 还是别考了。”说着将试卷给烧了。望着腾起的火焰,当爷爷的还不忘唠叨几句:“堂堂正正,诚实正直才是七尺男儿的本色,才能让人觉得至尊崇高!”

王翱的诗文

笼雀原文

明代:王翱

曾入皇家大网罗,樊笼久困奈愁何。
长于禁苑随花柳,无复郊原伴黍禾。
秋暮每惊归梦远,春深空送好音多。
主恩未遂衔环报,羽翮年来渐折磨。

王翱秉公原文、翻译及赏析

明代:王翱

  王翱一女,嫁于畿辅某官为妻。公夫人甚爱女,每迎女,婿固不遣。恚而语妻曰:“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且迁我如振落叶耳,而何吝者?”女寄言于母。夫人一夕置酒,跪白公。公大怒,取案上器击伤夫人,出,驾而宿于朝房,旬乃还第。婿竟不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