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网

卢纶

卢纶

卢纶(约737-约799),字允言,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汉族,河中蒲(今山西省永济县)人。天宝末举进士,遇乱不第;代宗朝又应举, 屡试不第。大历六年,宰相元载举荐,授阌乡尉;后由王缙荐为集贤学士,秘书省校书郎,升监察御史。出为陕府户曹、河南密县令。后元载、王缙获罪,遭到牵连。德宗朝复为昭应令,又任河中浑瑊元帅府判官,官至检校户部郎中。有《卢户部诗集》。 ►的诗文全集

介绍

  卢纶一生如此不得意,只是因为权贵的推荐,才作了很短时期的官,可以说是得利于社交。卢纶所交往的人物,不乏权贵大僚,除前面提到的宰相元载王缙外,任过实职的宰相还有常衮、李勉、齐映、陆赞、贾耽、裴均、令狐楚,浑(王咸)、马燧、韦皋虽未任过宰相,但也是大权在握的人物。卢纶与之交往的,还有封疆大吏、重要朝官和掌握着入仕、升迁大权的人物,如皇浦温、鲍防、黎干、卢甚、张建封韦渠牟裴延龄、王延昌、徐浩、薛邕、赵涓、李纾包佶吉中孚、肖昕,其他朝臣、各级官员和名门子弟则更多。与一些著名诗人的交往则更无须细数。从这个意义上讲,卢纶又是一个非常活跃的社交家。

  卢纶的诗,以五七言近体为主,多唱和赠答之作。但他在从军生活中所写的诗,如《塞下曲》等,风格雄浑,情调慷慨,历来为人传诵。他年轻时因避乱寓居各地,对现实有所接触,有些诗篇也反映了战乱后人民生活的贫困和社会经济的萧条,如《村南逢病叟》。其他如前期所作七律《晚次鄂州》,写南行避安、史乱的旅途夜泊心情和体验,真实生动,感慨深长。七言歌行《腊日观咸宁王部曲擒虎歌》描绘壮士与猛虎搏斗,写得惊心动魄,虎虎有生气。清代管世铭《读雪山房唐诗钞》说:"大历诸子兼长七言古者,推卢纶、韩□,比之摩诘(王维)、东川(李颀),可称具体。"

  今存《卢户部诗集》10卷,收入《唐诗百名家全集》。又有明正德刊本《卢纶诗集》3卷,收有10卷本及《全唐诗》佚诗5首。《全唐诗》编录其诗为5卷。事迹见《旧唐书·卢简辞传》和《新唐书·文艺传》。

  唐代大历十大才子冠冕的卢纶,诗名远播,但却屡试不第,人生与仕途都极不顺利,但他广泛的交游使他成为一个活跃的社交家,并最终借此步入仕途。

生平

  卢纶的生年,现在一般工具书称约为唐玄宗天宝七年(748年),游国恩等著《中国文学史》定为天宝七年,都是依据闻一多先生《唐诗大系》,似乎成为已定之论。但傅璇琮先生《唐代诗人丛考》认为748年说不能成立,理由是姚合《极玄集》与《旧唐书·卢简辞传》载卢纶天宝末举进士不第。唐五代人所记当可靠,若生于天宝七年(748年),天宝本只是一个八九岁的孩子,不可能举进士。又卢纶有几首诗自云为至德中作,若生于748年,至德中只十来岁,不可能作此数首诗的。傅说较有道理。闻一多、游国恩说不曾提出依据,应以傅说为是。傅璇琮提出卢纶生年决不可能是748年,而应大大提前,应生于开元二十五年(737年)或更早几年。至于卢纶的卒年,一般工具书作约800年,即贞元十六年,也不可靠。据傅璇琮该书详细考证,卢纶卒于贞元十四年、十五年间,即798-799年间。

卢纶的诗文

题嘉祥殿南溪印禅师壁画影堂原文

唐代:卢纶

双屐参差锡杖斜,衲衣交膝对天花。
瞻容悟问修持劫,似指前溪无数沙。

送郎士元使君赴郢州原文

唐代:卢纶

赐衣兼授节,行日郢中闻。花发登山庙,天晴阅水军。
渔商三楚接,郡邑九江分。高兴应难遂,元戎有大勋。

赠别李纷原文

唐代:卢纶

头白乘驴悬布囊,一回言别泪千行。
儿孙满眼无归处,唯到尊前似故乡。

同赵进马元阳春日登长春宫古城望河中因寄郑损仓曹原文

唐代:卢纶

城头春霭晓濛濛,指望关桥满袖风。云骑闲嘶宫柳外,
玉人愁立草花中。钟分寺路山光绿,河绕军州日气红。
迹忝已成方恋赏,此时离恨与君同。

题伯夷庙原文

唐代:卢纶

中条山下黄礓石,垒作夷齐庙里神。
落叶满阶尘满座,不知浇酒为何人。

送张调参军侍从归觐荆南因寄长林司空十四曙原文

唐代:卢纶

玉勒侍行襜,郗超未有髯。守儒轻猎骑,承诲访沈潜。
云势将峰杂,江声与屿兼。还当见王粲,应念二毛添。

宝泉寺送李益端公归邠宁幕原文

唐代:卢纶

参差岩障东,云日晃龙宫。石净非因雨,松凉不为风。
恋泉将鹤并,偷果与猿同。眼界尘虽染,心源蔽已通。
莲花国何限,贝叶字无穷。早晚登麟阁,慈门欲付公。

元日朝回中夜书情寄南宫二故人原文

唐代:卢纶

鸣佩随鹓鹭,登阶见冕旒。无能裨圣代,何事别沧洲。

闲夜贫还醉,浮名老渐羞。凤城春欲晚,郎吏忆同游。

同薛存诚登栖岩寺原文

唐代:卢纶

衰蹇步难前,上山如上天。尘泥来自晚,猿鹤到何先。
万壑应孤磬,百花通一泉。苍苍此明月,下界正沈眠。

送宛丘任少府原文

唐代:卢纶

带绶别乡亲,东为千里人。俗讹唯竞祭,地古不留春。
野戍云藏火,军城树拥尘。少年何所重,才子又清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