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网

陈少白

陈少白

陈少白(1869——1934):原名闻韶,号夔石,1869年(同治八年七月廿日)出生于江门市外海镇南华里一个基督教牧师家庭。陈少白天资聪敏,勤奋好学,习字、念书、学写诗文均是同窗中的佼佼者。 21岁入香港西医书院。与孙中山、尤列和杨鹤龄被清政府称为“四大寇”。1895年入兴中会,1897年赴台湾设立兴中会台北分会。1900年奉孙中山命回香港办《中国日报》,宣传革命。为了宣传革命,他还成立了“采南歌”、“振天声”、“振天声白话剧”等剧社。遗作有《兴中会革命史要》 、 《兴中会革命史要别录》等文献。 ►的诗文全集

人物生平

  读书期间,陈少白的三叔陈麦南常携多种西文译本给他阅读。

  1888年入广州格致书院。1890年入香港西医书院,与孙中山拜盟为兄弟。每于学课余暇,与孙中山、尤列、杨鹤龄聚会于杨耀记,畅谈革命,无所忌讳。1892年辍学与孙中山一起奔走革命。1895年参与组织香港兴中会,筹备广州起义,事败与孙中山、郑士良逃亡日本,成立兴中会横滨分会。1897年去台湾设立兴中会分会。1899年奉孙命回香港创办《中国日报》,宣传革命,与保皇会刊论战。同时联络三合会、哥老会,与毕永年等组织兴汉会,推孙为总会长。  1900年在香港策应惠州起义。1905年任中国同盟会香港分会会长。1911年任广东军政府外交司司长。不久辞职,成立粤航公司,任总司理。1915年与李煜堂设立上海保险公司,任主席。1921年任中华民国总统府顾问、大本营参议。次年1月任国立中华国民银行监督。陈炯明叛变后辞职回故里,致力家乡建设。1934年12月23日在北平病逝。著由《兴中会革命史要》、《兴中会革命史别录》等。

  陈少白六岁入私垫,到少白步人青年时,适产美国教会哈巴牧师来广东开办广州格致书院(即岭南大学前身)。1888年开始招生,少白第一个报考,并被录取入学。读书期间,陈少白的三叔陈麦南常携多种西文译本给他阅读。

  少白从中看到世界局势的变化,并接受了西方先进思想的启蒙。他常与人说:“革命思想,多得于季父。”

  21岁入香港西医书院。与孙中山、尢列和杨鹤龄被清政府称为“四大寇”。

  1889年结识孙中山,以后共同从事革命活动。1895年加入兴中会,广州起义失败后逃亡日本。

  光绪十八年辍 学追随孙中山,先后到香港、澳门、广州等地行医和开设药局。

  光绪十九年春,孙中山在广州西关冼基开设东西药局,陈少白帮助料理店务。

  翌年,孙中山奔走革命无暇顾及医务,陈负责处理股本,结束药局。光绪二十一年参与在香港创设兴中会总部,研究攻取广州计划。广州起义失败后辗转英、日、新加坡、越南和港、澳、台地区宣传革命,筹措经费,全力辅助孙中山进行革命活动。光绪二十五年奉孙中山之命到香港筹资创办.《中国日报》,光绪二十五年十二月创刊,任报社首任社长和总编辑。该社成为策划起义的大本营。

陈少白的诗文

吊刘抚原文

清代:陈少白

数载经营策治安,挫磨何敢谢艰难。穿山绕谷轮蹄稳,推直求横道路宽。

十度金牌遗妒毒,九州铁错铸疑团。前贤应是有先见,早阖双眸不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