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网

李忱

李忱

唐宣宗李忱(810年冬月十二-859年),汉族,唐朝第十八位皇帝(847年—859年在位,未算武周政权),初名李怡,初封光王。武宗死后,以皇太叔为宦官马元贽等所立。在位13年。综观宣宗50年的人生,他曾经为祖宗基业做过不懈的努力,这无疑延缓了唐帝国走向衰败的大势,但是他又无法彻底扭转这一趋势。宣宗性明察沉断,用法无私,从谏如流,重惜官赏,恭谨节俭,惠爱民物,故大中之政,讫于唐亡,人思咏之,谓之小太宗。 ►的诗文全集

  李忱性情极孝,即位后,即在大明宫奉养母亲郑太后(孝明皇后),而不另作别宫。他在拜谒太庙时,进入父亲宪宗李纯的房间,禁不住泪如雨下,感动了左右侍从。李忱因李纯生前常去青龙寺,命复道开便门,到青龙寺登高远眺,回忆往事而感触许久。

严教子女
  李忱是一个提倡节俭的皇帝,他对于子女的要求更是严格,几乎到了不尽人情的程度。

  李忱的长女万寿公主,下嫁给起居郎郑颢,按常例要用银箔饰车,从李忱开始,改为铜饰。公主出嫁时,李忱亲自告诫她,到夫家要严守妇道,不得以皇家贵胄轻视夫族。有一回,驸马的弟弟郑觊得了重病,李忱打发中使去探望。中使回朝,李忱询问公主在否,中使答,公主在慈恩寺观戏。李忱大怒,说:“朕有时怪士大夫家不愿娶公主为妻,至今才知其情。”于是命人把公主叫来,当面斥责道:“小郎有病,你为何不去看视,反倒去看戏?成何体统!”公主一看父皇发怒,吓得连忙请罪,表示洗心革面,不再敢犯。

  让人吃惊的是,李忱的二女儿永福公主,已经选定于琮为驸马,不日就要下嫁,公主也很高兴。偏偏在一次和李忱同席吃饭时,因为一点儿小事怄气,把筷子折断。李忱大动肝火,愤然说:“你这般性情,怎么能嫁到士大夫家做媳妇?”当即传旨,令四女广德公主下嫁于琮。就这样,永福公主眼睁地看着自己的未婚夫被父皇夺去。

毛发洒淅
  李忱素来厌恶宰相李德裕" href="http://www.youmowan.cn/shiren/9631.html">李德裕专权,他即位之时,李德裕主持册封典礼。大典完成后,李忱对左右内侍道:“刚才靠近朕的是不是李太尉?他每看朕一眼,都让朕紧张的毛发直竖。”

赐死歌姬
  曾经有地方献给李忱一支女子组成的歌舞乐队,其中有位绝色佳丽被李忱收入后宫加意宠幸,一段时间之后,李忱认为这样下去有可能会重现玄宗朝之故事。于是把这名女子召到跟前,对她说:“我留你不得。”左右奏道:“可以将她放出宫。”李忱却说:“放她回去,我就会想念她,不如赐她毒酒一杯。”一名天香国色的女子就这样莫名其妙地死了。如此之行为简直可以称之为恐怖。(事见《唐语林》卷七补遗)。

李忱的诗文

醉太平 赐学士沈度原文

明代:李忱

浓云散雨收,花苑内鸣鸠。晓来喜见日光浮,暖融融永昼。

麦苗润泽怀清秀,榴花湿映红光溜。田家歌舞尽歌讴,是处庆丰年醉酒。

南安夕阳山真寂寺题诗原文

唐代:李忱

惟爱禅林秋月空,谁能归去宿龙宫。夜深闻法餐甘露,喜在莲花法界中。

题泾县水西寺原文

唐代:李忱

大殿连云接爽溪,钟声还与鼓声齐。
长安若问江南事,说道风光在水西。

幸华严寺原文

唐代:李忱

云散晴山几万重,烟收春色更冲融。帐殿出空登碧汉,
遐川俯望色蓝笼。林光入户低韶景,岭气通宵展霁风。
今日追游何所似,莫惭汉武赏汾中。

重阳锡宴群臣原文

唐代:李忱

款塞旋征骑,和戎委庙贤。倾心方倚注,叶力共安边。

吊白居易原文、翻译及赏析

唐代:李忱

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
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
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
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

百丈山原文

唐代:李忱

大雄真迹枕危峦,梵宇层楼耸万般。日月每从肩上过,
山河长在掌中看。仙峰不间三春秀,灵境何时六月寒。
更有上方人罕到,暮钟朝磬碧云端。

瀑布联句原文、翻译及赏析

唐代:李忱

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黄檗
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李忱

句原文

唐代:李忱

海岳宴咸通。
七载秉钧调四序,一方狱市获来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