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忱
唐宣宗李忱(810年冬月十二-859年),汉族,唐朝第十八位皇帝(847年—859年在位,未算武周政权),初名李怡,初封光王。武宗死后,以皇太叔为宦官马元贽等所立。在位13年。综观宣宗50年的人生,他曾经为祖宗基业做过不懈的努力,这无疑延缓了唐帝国走向衰败的大势,但是他又无法彻底扭转这一趋势。宣宗性明察沉断,用法无私,从谏如流,重惜官赏,恭谨节俭,惠爱民物,故大中之政,讫于唐亡,人思咏之,谓之小太宗。 ►的诗文全集
文化
李忱曾令崔龟从、韦澳、李荀、张彦远撰《续唐历》二十二卷,至大中五年(851年)七月修成。《续唐历》止于唐宪宗朝,以补柳芳《唐历》之阙。
李忱又曾命宰相崔铉、学士崔瑑、薛逢编撰《续会要》四十卷,续编德宗到宣宗年间的史事。至大中七年(853年)十月修成。
法律
大中七年(853年)五月,左卫率府仓曹张戣集中法令条文相类似的条目一千二百五十条,分为一百二十一门,取名《刑法统类》(亦称《大中刑法统类》、《大中刑律统类》),献上朝廷。
《大中刑法统类》开创了《刑统》这种刑事法律汇编的编纂体例;其特点是,将与刑律有关的敕、令、格、式等均附在律文之后,从而便于查找使用,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对于五代和宋朝立法技术有重大影响。
外交
大中元年(847年)六月,李忱以鸿胪卿李业为册黠戛斯可汗使,持节赴黠戛斯册封其王子为英武诚明可汗。
大中二年(848年)三月,日本国王子入唐朝贡,献方物,李忱设百戏及盛宴接待,赠宝器音乐。
大中七年(853年),日僧圆珍等乘唐商良晖船入唐求法,历温台至福州。
大中十年(856年)十月,安西回纥庞勒可汗遣使入贡。十一月十二日,以卫尉少卿王端章为册回纥可汗使,拟册封庞勒为怀建可汗,但因黑车子拦截而未成。
大中十二年(858年)二月,渤海王大彝震卒,立其弟虔晃权知国务。李忱诏以虔晃为银青光禄大夫、检校秘书监、忽汗州都督,册为渤海国王。
参考资料:
1、《旧唐书·卷十八下·本纪第十八下》
贞陵
贞陵,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6月25日,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咸阳城北50公里处泾阳县白王乡崔黄村。唐宣宗李忱墓。陵园地跨泾阳、淳化两县。李忱(810年~859年)为宪宗第十三子,在位期间(846年~859年),励精图治,史称;大中(宣宗年号)之政有贞观之风。859年(大中十三年),因服长生药中毒而死。贞陵因山为陵,城垣沿自然山势构筑,南垣长1680米,北垣长4080米,东垣长2985米,西垣长4440米,内城面积约629万平方米。陵园城垣四门前均有对称的土阙。存石刻有华表1对、翼马1对、鸵鸟1只、石马5对、石狮4对、石人13尊,皆破损残缺。 贞陵的石刻形体已见差异,雕工已粗疏;左文右武的石人像一如中唐陵墓,只是面容已较瘦削,神情也已索然。这些石刻既无中唐时期精细圆和的资质,也没有盛唐时期粗壮魁武的气势,更没有初唐时期古朴新奇的风格。显示了国势衰竭,是亡国前夕窘迫荒凉的写照。可以说贞陵是晚唐陵墓石刻的代表。家族成员
皇后
元昭皇后晁氏,生唐懿宗、万寿公主,广德公主。初封美人,逝世后被追封昭容、皇太后,追谥元昭皇后。
儿子
1.唐懿宗李漼,元昭皇后晁氏。
2.靖怀太子李渼,会昌六年始封雍王,卒后追册太子。
3.雅王李泾。
4.夔王李滋,母吴昭仪。
5.庆王李沂,母史氏惟,疑为史才人。
6.濮王李泽。
7.鄂王李润。
8.怀王李洽。
9.昭王李汭,母柳婕妤。
10.康王李汶,母仇才人。
11.广王李澭,母陈氏。
12.卫王李灌。
女儿
1.万寿公主,母晁皇后。万寿公主嫁郑颢,受李忱宠爱。
2.永福公主,曾许嫁于琮。
3.齐国恭怀公主,始封西华公主,嫁刑部侍郎严祁。卒后追赠及谥。
4.广德公主,母晃皇后,嫁于琮。广德公主治家有礼法。“黄巢之乱”时,于琮遇害,她自缢而死。
5.义和公主。
6.饶安公主。
7.盛唐公主。
8.平原公主(追封)。
9.唐阳公主。
10.许昌庄肃公主,嫁柳陟。
11.丰阳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