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网

袁枚

袁枚

袁枚(1716-1797)清代诗人、散文家。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乾隆四年进士,历任溧水、江宁等县知县,有政绩,四十岁即告归。在江宁小仓山下筑筑随园,吟咏其中。广收诗弟子,女弟子尤众。袁枚是乾嘉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乾隆三大家”。 ►的诗文全集

  袁枚文学思想还广涉文论及文学发展、文体作用等各个方面,在当时有进步意义。但他的文论不及诗论影响深广。

兴趣爱好
  袁枚是个重视生活情趣的人,他爱金陵灵秀之气,在他任江宁县令时,在江宁小仓山下以三百金购得随园。随园旧为织造园(即曹雪芹笔下的大观园),当时“园倾且颓,……百卉芜谢,春风不能花。”荒废已久,袁枚购得后,加以整治,由于是“随其丰杀繁瘠,就势取景。”此称为“随园”在《杂兴诗》描写随园景致:“造屋不嫌小,开池不嫌多;屋小不遮山,池多不妨荷。游鱼长一尺,白日跳清波;知我爱荷花,未敢张网罗。”如此诗情画意,令人想往,也难怪袁枚怡然自得,放情声色,不复作出仕之念。随园四面无墙,每逢佳日,游人如织,袁枚亦任其往来,不加管制,更在门联上写道:“放鹤去寻山鸟客,任人来看四时花。”
  袁枚以文学为终身事业,是清代的文学家,性灵派创作理论的提倡者。性灵即性情也。他以为“诗者,人之性情也,性情之外无诗。”又说:“凡诗之传者,都是性灵,不关堆垛。”他认为诗歌是内心的声音,是性情的真实流露。文章以骈体最为擅长,颇得六朝体格,享文章之盛名数十年。其为人亦如作文,坦白率真,讨厌矫情,却极重情义,其友沈凤司死后,因无后嗣,袁枚每年为他祭坟,三十年未曾间断,对友人的情义深重,令人感动。
  袁枚致力为文,著述颇丰,有《小仓山房诗文集》、《随园诗话》、《随园随笔》《随园食单》……。其中《随园食单》是一部有系统的论述烹饪技术和南北菜点的著作,全书分须知单、戒单、海鲜单、杂素菜单、点心单、饭粥单……茶酒单等十四个方面。有人传说此文章《食单》好许做菜方法是听来的,自己并不会做菜。在须知单中他开宗明义地说:“学问之道,先知而后行,饮食亦然,作须知单。”此篇可作为饮食通则,而戒单云:“为政者兴一利不如除一弊,能除饮食之弊,则思过半矣,作戒单。”此篇值得一提的是“茶酒单”一篇,此篇对于南北名茶均有所评述,此外还记载着不少茶制食品,颇有特色。其中有一种“面茶”,即是将面用粗茶汁去熬煮后,再加上芝麻酱、牛乳等佐料,面中散发淡淡茶香,美味可口;而“茶腿”是经过茶叶熏过的火腿,肉色火红,肉质鲜美而茶香四溢。由此可以看出袁枚是一个对茶、对饮食有相当研究的人。 六十五岁以后,袁枚开始喜欢上了游山玩水,游遍名山大川,浙江的天台、雁荡、四明、雪窦等山,安徽游过黄山、江西庐山、广东、广西、湖南、福建等地,喜爱品茶的他自然也会尝遍各地名茶,并且将它一一记载下来。他描写常州阳羡茶:“茶深碧色,形如雀舌,又如巨米,味较龙井略浓”。提到洞庭君山茶,他说:“色味与龙井相同,叶微宽而绿过之,采掇最少。”此外如六安银针、梅片、毛尖、安化茶等,也都有所评述。

袁枚的诗文

杜牧墓原文

清代:袁枚

萧郎白马远从军,落日樊川吊紫云。客里莺花逢杜曲,唐朝春恨属司勋。

高谈泽潞兵三万,论定扬州月二分。手折夫容来酹酒,有人风骨类夫君。

听诗叟原文

清代:袁枚

底事听诗听不清,此翁耳壳欠分明。
拟携谢朓惊人句,来向青天颂数声。

观大龙湫作歌原文

清代:袁枚

龙湫山高势绝天,一条瀑走兜罗绵。五丈以上尚是水,十丈以下全为烟。

况复百丈至千丈,水云烟雾虽分焉。初疑天孙工织素,雷棱抛掷银河边。

继疑玉龙耕田倦,九天咳唾唇流涎。谁知乃是风水相摇荡,波回澜卷冰绡联。

分明合并忽迸散,业已坠下还迁延。有时软舞工作态,如让如慢如盘旋。

有时日光来照耀,非青非红五色宣。夜明帘献九公主,诸天花散维摩肩。

玉尘万斛橘叟赌,明珠九曲桑女穿。到此都难作比拟,岿然独占宇宙奇观偏。

更怪人立百步外,忽然满面喷寒泉。及至逼近龙湫侧,转复发燥神悠然。

直是山灵有意作游戏,教我亦复无处穷真诠。天台之瀑何狂颠,雁山之瀑何蝉嫣,石门之瀑何喧阗,龙湫之瀑何静妍。

化工事事无复笔,一瀑布耳形万千。要知地位孤高依傍少,水亦变化如飞仙。

论诗绝句原文

清代:袁枚

不相菲薄不相师,
公道持论我最知;
一代正宗才力薄,
望溪文集阮亭诗。

大龙湫之瀑原文

清代:袁枚

龙湫之势高绝天,一线瀑走兜罗绵。
五丈收上尚是水,十丈以下全以烟。
况复百丈至千丈,水云烟雾难分焉。

玉泉观鱼原文

清代:袁枚

玉泉何澄清,银河移在地。戢戢万鱼头,空行渺无际。

红鳞色陆离,白小影摇曳。窥客若有情,衔花俨相戏。

池间荇藻长,风定水烟细。可惜夕阳沈,钟声云外至。

春山生睡容,游客有归意。回首波纹平,淡月僧门闭。

宝刀歌为云若司马作原文

清代:袁枚

云若司马真英豪,磨墨捉我题宝刀。此刀不许俗笔写,也须笔健如刀者。

拔鞘相夸风满庭,将拔未拔刀先鸣。电光荧荧射窗冷,夫容飘飘上手轻。

伸则铿然屈则转,从古英雄善舒卷。海上长鲸见汝愁,月中丹桂为谁短。

精铁镕成历几年,孟劳身分压龙泉。可磨巴汉三江水,可走哥翰万里天。

摩挲拟叩金环问,吾戴吾头不敢近。今年六月如秋凉,疑是刀来照此方。

吁嗟乎!神农药,尧舜法,一半生人一半杀。不如君家此物知恩仇,不报仇时绕指柔。

大树原文

清代:袁枚

繁枝高拂九霄霜,荫屋常生夏日凉。
叶落每横千亩田,花开曾作六朝香。
不逢大匠材难用,肯住深山寿更长。
奇树有人问名字,为言南国老甘棠。

雨后步水西亭原文

清代:袁枚

雨气不能尽,散作满园烟。好风何处来,荷叶为翩翩。

群花浴三日,意态柔且鲜。幽人倾两耳,竹外鸣新泉。

啁啁一鸟歇,阁阁群蛙连。暝色起乔木,断虹媚远天。

蜗过有残篆,琴润无断弦。凭阑意清悄,与鸥相对眠。

水西亭夜坐原文

清代:袁枚

明月爱流水,一轮池上明。水亦爱明月,金波彻底清。

爱水兼爱月,有客登西亭。其时万籁寂,秋花呈微馨。

荷珠不甚惜,风来一齐倾,露零萤火湿,屟响蛩语停。

感此玄化理,形骸付空冥。坐久并忘我,何处尘虑撄。

钟声偶然来,起念知三更。当我起念时,天亦微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