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网

袁枚

袁枚

袁枚(1716-1797)清代诗人、散文家。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乾隆四年进士,历任溧水、江宁等县知县,有政绩,四十岁即告归。在江宁小仓山下筑筑随园,吟咏其中。广收诗弟子,女弟子尤众。袁枚是乾嘉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乾隆三大家”。 ►的诗文全集

  此外还写下许多茶诗,如《试茶》诗:“闽人种茶如种田,郄车而载盈万千;我来竟入茶世界,意颇狎视心逌然……。”描写福建人普遍种茶的情形,置身其中,仿佛进入茶世界。《湖上杂事诗》:“烟霞石屋两平章,渡水穿花趁夕阳;万片绿云春一点,布裙红出采茶娘。”描写身着红布裙的采茶姑娘在“万片绿云”的茶海中采茶,分外醒目。又《渔梁道上作》:“远山耸翠近山低,流水前溪接后溪;每到此间闲立久,采茶人散夕阳西。”可知他旅游时,除了欣赏群山万壑、山涧溪流的美景之际,亦不忘留意当地的“茶叶文化”,可看出他对茶的钟爱程度。
  袁枚70岁那年,游览了武夷山,对武夷茶产生了特别的兴趣。他先前对武夷茶的印象是“茶味浓苦,有如喝药”,因此他向来不喜欢武夷茶,但是乾隆五十一年(1786夷山,来到曼亭峰天游寺等地后,却让他对武夷茶的印象完全改观。他在《随园食单.茶酒单》记载了当时的情形:“僧道争以茶献,杯小如胡桃,壶小如香橼,每斟无一两,上口不忍遽咽,先嗅其香,再试其味,徐徐咀嚼而体贴之,果然清芬扑鼻,舌有余甘。一杯以后,再试一二杯,释躁平矜,怡情悦性。始觉龙井虽清,而味薄矣;阳羡虽佳,而韵逊矣。颇有玉与水晶,品格不同之故。故武夷享天下盛名,真乃不忝,且可以瀹至三次,而其味犹未尽。”这位茶叶专家从所用的茶壶、茶具到饮茶的步骤、感觉与武夷茶的特色均做了详细而生动的描写,一杯好茶的确能涤净尘虑,抚平烦躁。
  袁枚认为,除了有好茶必须收藏得法才能保存长久,而要泡出一壶好茶,除了要有好的泉水之外,对于火候的控制亦是一门极重要的学问。对此他也有一段精彩的描叙:“欲治好茶,先藏好水,水求中泠惠泉,人家中何能置驿而办。然天泉水、雪水力能藏之,水新则味辣,陈则味甘。尝尽天下之茶,以武夷山顶所生,冲开白色者为第一。然入贡尚不能多,况民间乎!”他以为要泡出好茶,需先有好水,在此他再度推崇武夷山所产的茶为天下第一。
  接着他继续提到收藏茶叶的方法:“其次,莫如龙井,清明前者号莲心,太觉味淡,以多用为妙。雨前做好一旗一枪,绿如碧玉。收法须用小纸包,每包四两放石灰坛中,过十日则换古灰,上用纸盖扎住,否则气出而色味全变矣。”可说是研究得相当深入,至于烹煮的方法,他也有独到的妙法:“时用武火,用穿心罐一滚便泡,滚久则水味变矣!停滚再泡则叶浮矣。一泡便饮,用盖掩之则味又变矣。此中消息,间不容发也,山西裴中丞尝谓人曰:“余昨日过随园,才吃一杯好茶,呜呼!”
  袁枚不愿在官场上争逐名利,遂能依自己的方式生活,无羁无绊,优游自在,故而能活到八十二岁高寿。有意思的是,虽然自身不愿涉及官场,但是袁枚却有着独到的政治眼光。曾经在和珅和琳兄弟年幼的时候,写过这样一句对两兄弟的评判“擎天兼捧日,兄弟各平分。”后面的事实证明,之后,和珅之后成为乾隆皇帝身边第一红人,和琳则成为著名将领,官至一等公爵。

介绍

  袁枚少有才名,擅长写诗文,乾隆四年(1739)24岁参加朝廷科考,试题《赋得因风想玉珂》,所吟诗中有“声疑来禁院,人似隔天河”妙句,然而总裁们以为“语涉不庄,将置之孙山”,幸得当时大司寇(刑部尚书)尹继善挺身而出,才免于落榜,得中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乾隆七年(1742)外调做官,曾任沭阳、江宁、上元等地知县,推行法制,不避权贵,颇有政绩,很得当时总督尹继善的赏识。33岁父亲亡故,辞官养母,在江宁(南京)购置隋氏废园,改名“随园”,筑室定居,世称随园先生。

袁枚的诗文

杜牧墓原文

清代:袁枚

萧郎白马远从军,落日樊川吊紫云。客里莺花逢杜曲,唐朝春恨属司勋。

高谈泽潞兵三万,论定扬州月二分。手折夫容来酹酒,有人风骨类夫君。

听诗叟原文

清代:袁枚

底事听诗听不清,此翁耳壳欠分明。
拟携谢朓惊人句,来向青天颂数声。

观大龙湫作歌原文

清代:袁枚

龙湫山高势绝天,一条瀑走兜罗绵。五丈以上尚是水,十丈以下全为烟。

况复百丈至千丈,水云烟雾虽分焉。初疑天孙工织素,雷棱抛掷银河边。

继疑玉龙耕田倦,九天咳唾唇流涎。谁知乃是风水相摇荡,波回澜卷冰绡联。

分明合并忽迸散,业已坠下还迁延。有时软舞工作态,如让如慢如盘旋。

有时日光来照耀,非青非红五色宣。夜明帘献九公主,诸天花散维摩肩。

玉尘万斛橘叟赌,明珠九曲桑女穿。到此都难作比拟,岿然独占宇宙奇观偏。

更怪人立百步外,忽然满面喷寒泉。及至逼近龙湫侧,转复发燥神悠然。

直是山灵有意作游戏,教我亦复无处穷真诠。天台之瀑何狂颠,雁山之瀑何蝉嫣,石门之瀑何喧阗,龙湫之瀑何静妍。

化工事事无复笔,一瀑布耳形万千。要知地位孤高依傍少,水亦变化如飞仙。

论诗绝句原文

清代:袁枚

不相菲薄不相师,
公道持论我最知;
一代正宗才力薄,
望溪文集阮亭诗。

大龙湫之瀑原文

清代:袁枚

龙湫之势高绝天,一线瀑走兜罗绵。
五丈收上尚是水,十丈以下全以烟。
况复百丈至千丈,水云烟雾难分焉。

玉泉观鱼原文

清代:袁枚

玉泉何澄清,银河移在地。戢戢万鱼头,空行渺无际。

红鳞色陆离,白小影摇曳。窥客若有情,衔花俨相戏。

池间荇藻长,风定水烟细。可惜夕阳沈,钟声云外至。

春山生睡容,游客有归意。回首波纹平,淡月僧门闭。

宝刀歌为云若司马作原文

清代:袁枚

云若司马真英豪,磨墨捉我题宝刀。此刀不许俗笔写,也须笔健如刀者。

拔鞘相夸风满庭,将拔未拔刀先鸣。电光荧荧射窗冷,夫容飘飘上手轻。

伸则铿然屈则转,从古英雄善舒卷。海上长鲸见汝愁,月中丹桂为谁短。

精铁镕成历几年,孟劳身分压龙泉。可磨巴汉三江水,可走哥翰万里天。

摩挲拟叩金环问,吾戴吾头不敢近。今年六月如秋凉,疑是刀来照此方。

吁嗟乎!神农药,尧舜法,一半生人一半杀。不如君家此物知恩仇,不报仇时绕指柔。

大树原文

清代:袁枚

繁枝高拂九霄霜,荫屋常生夏日凉。
叶落每横千亩田,花开曾作六朝香。
不逢大匠材难用,肯住深山寿更长。
奇树有人问名字,为言南国老甘棠。

雨后步水西亭原文

清代:袁枚

雨气不能尽,散作满园烟。好风何处来,荷叶为翩翩。

群花浴三日,意态柔且鲜。幽人倾两耳,竹外鸣新泉。

啁啁一鸟歇,阁阁群蛙连。暝色起乔木,断虹媚远天。

蜗过有残篆,琴润无断弦。凭阑意清悄,与鸥相对眠。

水西亭夜坐原文

清代:袁枚

明月爱流水,一轮池上明。水亦爱明月,金波彻底清。

爱水兼爱月,有客登西亭。其时万籁寂,秋花呈微馨。

荷珠不甚惜,风来一齐倾,露零萤火湿,屟响蛩语停。

感此玄化理,形骸付空冥。坐久并忘我,何处尘虑撄。

钟声偶然来,起念知三更。当我起念时,天亦微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