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冯云山
冯云山(1822年~1852年),又名乙龙,号绍光。广东花县(今属广州市)禾落地村人。汉族客家人,原籍广东龙川县石灰窑村。自幼喜读经史、天文、地理,曾参加科举考试,后在村中设馆授徒,以塾师为业。后为太平天国运动初期的重要领袖之一,官封南王,七千岁。 ►的诗文全集
论功封王
太平天国永安封王。封冯云山为南王,所有官制、礼制都由云山制定。又在这里向全国发出讨伐清期的吊民伐罪的檄文,也都由冯云山主裁。壬子二年正月元旦,太平天国颁行冯云山创制的天历。这是中国行阳历之始,也是世界用四季历法的首创。冯云山由于从小奋志学习,对政治、军事、典章制度!以至天文、历法无不精通。他尤善于观察当前形势,进行了解和研究,随机应变,从而把那些死的知识变为活的东西,来给革命服务。群众对他的警人功绩,叹为:“如此奇才,向非天生,何以至此”!
壬子二年四月,太平军从桂林北出,太平天国这个被史家评为“其忠勇才德与智谋器度实为太平天国之第一人”的开创者,不幸在经过全州城时中炮牺牲。对冯云山的不幸牺牲,论史者称为:“使其不死于是役,将必可辅佐天王,裁制东王,调和各王,而于帷幄之中创谋建议领导大业以底于成”。虽然裁制东王是做不到的,但却会使东王不致于目中无人,“威风张扬,不知自忌”。他的死,确实是关系到太平天国的兴亡。
冯云山为创建拜上帝教并把它引向伟大的革命斗争洪流中,立下了不朽的功勋,杨秀清、萧朝贵、秦日纲等显要人物也都是他一手培养起来的,他的地位应该就是仅次于洪秀全。然而,这位功绩最为显赫的冯云山在永安封王中退居第四位呢?这是冯云山为了照顾大局,维护团结,在共同拥戴洪秀全为最高领袖的前提下,谦让而居第四的。再者,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西元1849年7月,冯云山和洪秀全重返紫荆山时,不得不承认杨秀清、萧朝贵代天父、天兄传言既成事实,这也是在极为复杂的历史演变形势面前,冯云山所作出的重要抉择。冯云山不仅是拜上帝教的奠基者,而且在太平天国起义的斗争中,协助洪秀全、杨秀清指挥战斗。他亲临前线,出生入死,充分显示了他“善于用兵”的军事才能。这一点连敌人也不得不承认冯云山具有多方面的贡献。谢介鹤在《金陵甲癸纪事略》中曾称冯云山为“奇才”,太平天国初期的文书上谕“悉出主裁”,初期的革命文书《太平军目》、《太平礼制》、《天父诏书》皆出其手。太平天国革命文献《醒世文》说他:“南翼军师为辅佐,前导开国扶圣君,克取省郡如反掌,开疆拓土功劳深。”
1852年4月,太平军从永安突围。6月3日攻克全州。在全州战役中,南王冯云山不幸中炮负伤。不久,死于蓑衣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