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网

丘逢甲

丘逢甲

丘逢甲(1864年~1912年)近代诗人。字仙根,又字吉甫,号蛰庵、仲阏、华严子,别署海东遗民、南武山人、仓海君。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祖籍嘉应镇平(今广东蕉岭)。同治三年(1864年)生于台湾彰化,光绪十四年(1887年)中举人,光绪十五年登进士(1889年),授任工部主事。但丘逢甲无意在京做官返回台湾,到台湾台中衡文书院担任主讲,后又于台湾的台南和嘉义教育新学。 ►的诗文全集

生平

爱国世家
  生于台湾省苗粟县,可以说是出生在一个爱国世家,其先祖是为躲避战乱而从中原南迁的“客家人”,因不愿在入侵者面前苟且偷安而举族南迁。在长期颠沛流离的徙居生活中,他们不得不与险恶的自然环境作斗争,养成了刻苦耐劳的习惯和勇于开拓进取的精神,并且后代子孙牢记一条遗训:即先祖是因外族侵扰而辗转南迁,所有后代子孙,不论落籍何处,都应勤耕苦读,自立图强。到丘逢甲的曾祖父丘仕俊时,因耕地狭小,无以为生,所以偕同一批客家人又漂洋过海,向台湾迁徙,这大概是清乾隆中叶时期。到丘逢甲这一代,丘家在台湾定居已有四代、近百年的历史了。
  1864年,丘逢甲就出生在这样一个具有浓厚爱国爱乡思想、生活上则保持清朴风尚的乡村塾师的家庭里,自幼受清朴刚正家风的熏陶和艰苦生活的磨炼,“幼负大志”,渴望报效国家民族。这一切对他日后的事业以及人生道路都产生了积极有益的影响。 丘逢甲自幼天资聪颖,读书过目不忘,在其父的亲自教授下,六七岁即能吟读、属对。14岁时赴台南应童子试,获全台第一,受福建巡抚兼学台丁日昌注意,特赠“东宁才子”印一方,由此闻名全台。1888年参加乡试,中试为举人。
  第二年春,赴京参加会试(光绪十五年1889)进士,中进士,钦点工部虞衡司主事。此时丘逢甲年仅26岁,但他却无意仕途,辞归故乡,专意养士讲学,任台南崇文书院主讲,同时兼任台湾府衡文书院及嘉义罗山书院主讲。1892年,《台湾通志》总局正式开设,丘逢甲被聘为采访师,负责采访、补辑乡土故实,因此有较多机会深入民间,了解社会民情。这时期,整个中华民族正处在深刻的民族危机和社会矛盾之中,西方列强的殖民侵略使中华民族面临着生死存亡的威胁,这样的社会现实不能不使丘逢甲感到郁闷和隐忧,他慨叹道:“风月有天难补恨,江山无地可埋愁。”“孤岛十年民力尽,边疆千里将材难。”他预感到一场大的动荡即将到来,自己虽隐身山林,专心教读,但渴求报效国家之情却炽热而强烈。在他的书屋中,自书中堂“且看鹰翅出云时”,以明心志,时刻准备报效国家。

丘逢甲的诗文

岁暮杂感 其四原文

清代:丘逢甲

轮转坤舆急景催,冻风天末送愁来。栖残彩凤宫梧老,卖断卢龙塞草衰。

驿远江南梅未落,园荒河北李仍开。月寒日暖忧煎寿,且劝飞光酒一杯。

灵光寺晚眺 其二原文

清代:丘逢甲

三柏生枯气郁苍,沉沉紫殿梵云凉。绿杉野屋隔溪水,牧笛数声山月黄。

沈艾孙为刻石章三 赋此为谢二首 其一原文

清代:丘逢甲

奏刀劳琢寿山云,古色斑斓缪篆文。留与后贤珍印谱,便应传是汉将军。

送何士果同年原文

清代:丘逢甲

如此风波客竟行,浮云落日送孤征。残书十二摩燕阙,游子三春别凤城。

戎马在郊愁气象,蹇驴温卷拜公卿。北胡南越人多少,且为中朝告太平。

菊坡精舍作原文

清代:丘逢甲

古木萧森护讲堂,当年曾是午桥庄。园开丞相秋花晚,席冷经师宿草荒。

山色尽收全粤壮,潮声遥送一城凉。风尘满眼文章贱,倚剑危栏夕照黄。

予题杨子仙宫诗 赞仙也 吾宗之彦 与邑人士和章稠叠 不仙之赞而赞

清代:丘逢甲

瀛海莲还太乙舟,闲同天老话前游。群真正乐钧天奏,辞汉金仙独泪流。

西贡杂诗 其八原文

清代:丘逢甲

吾乡大令昔生还,风土蛮荒记最娴。江上愁吟香祖句,不堪回首念家山。

叠韵寄李芷汀原文

清代:丘逢甲

四海论交谁可友,如君高义世争传。元瑜书记饶兵气,老杜诗篇夺史权。

千里寄怀珠海月,九秋寻梦镜湖烟。写真傥有丹青笔,合画襄阳孟浩然。

百丈埔为宋张丞相世杰夫人许氏大战元兵殉节处 旧有祠 废久矣 子

清代:丘逢甲

灵旗半夜偃胡风,百丈埔前战血红。异代双忠更张许,男儿千古逊英雄。

麻沙故乘讹遗迹,禾黍秋原失寝宫。重表幽芳关庙貌,浮山南望夕阳中。

说潮五古十七首 其十七原文

清代:丘逢甲

中原忽龙战,九族开闽关。吾丘自固始,举族来莆田。

有宋鸿胪卿,数典乃吾先。巍巍枢密公,于潮为始迁。

梅溪铭公墓,琴山霭春烟。有子梅州守,归养娱亲前。

若赵若王古,投赠多诗篇。想见与居游,论道皆名贤。

三传韶佥判,宗牒曾手编。碧血老殉义,宋日沈虞渊。

维时方乱离,族散闽越间。或近籍保昌,或远居琼山。

吾祖佥判弟,实隐鄞江边。孙枝日以茂,江楚多绵延。

吾宗著石窟,一水梅潮连。精舍寻金山,扫墓来故阡。

遥遥三十世,已阅七百年。别派出承旨,棣萼春风联。

述祖非无人,谱牒多不全。安知台海客,东风引回船。

居潮而言潮,稽古为悠然。先畴尚可服,旧德犹能传。

东南此雄镇,保世心拳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