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网

蒋廷锡

蒋廷锡

蒋廷锡(1669年—1732年),字酉君、杨孙,号南沙、西谷,又号青桐居士。清朝前期政治人物、画家。汉族,江苏常熟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进士,雍正年间曾任礼部侍郎、户部尚书、文华殿大学士、太子太傅等职,是清朝重要的宫廷画家之一。雍正六年(1728年)拜文华殿大学士,仍兼理户部事。次年加太子太傅。雍正十年(1732年)卒于任内。谥文肃。 ►的诗文全集

人物生平

  清文献学家、藏书家、画家。康熙四十二年(1703)进士,第二甲第四名。授翰林院编修,历官礼部侍郎、户部尚书、文华殿大学士。在任秉公抚政、剔除积弊,声誉甚著,博学精敏,尤善诗画。所作写生花卉及兰竹小品,色墨并施,自成一格。常侍御前作画,被藏入秘阁。因名重于时,代笔及作伪者甚多。

  曾任《明史》总裁及《佩文韵府》、《康熙字典》、《古今图书集成》等典籍总纂官,为保存和整理我国古代文献付出了毕生精力。为官之外,特喜收藏文献,藏庋古籍万余册,藏书处有“青铜轩”,藏书印有“蒋扬孙考藏记”、“蒋氏家藏图书印”等。著有《尚书地理今释》、《破山集》、《秋风集》、《青铜轩诗集》等。 [1]  擅长花鸟,以逸笔写生,奇正率工,敷色晕墨,兼有一幅,能自然洽和,风神生动,得恽寿平韵味。点缀坡石,偶作兰竹,亦具雅致。曾画过《塞外花卉》70种,被视为珍宝收藏於宫廷。康熙五十七年(1718)作《牡丹扇面》,康熙五十九年(1720)作《岁岁久安图》、《桃花鹦鹉图》。传世作品有《竹石图》轴,现藏中国美术馆;《花卉图》卷,现藏南京博物院。

  雍正元年(1723),奉命重新编校《古今图书集成》。蒋廷锡陈梦雷的名字涂掉,写上自己的名字,他重编的《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共收医书520卷,采集历代名医著作,为中医学类书之冠。著《青桐轩秋风》、《片云诸集》。卒年六十四。

主要成就

  著名的花鸟画家

  蒋廷锡是清朝康熙、雍正年间著名的花鸟画家,清初恽寿平在花鸟画坛起衰之后,蒋廷锡学其没骨画技,变其纤丽之风,开创了根植江南、倾动京城的“蒋派”花鸟画。

  出生于官宦世家

  然而作为名父之子,出生于官宦世家的蒋廷锡并不仅仅是一位著名的画家,他同时也是一个通晓为官之道、体恤民情的封建官吏,一个博古通今的学者,一个颇有才华的诗人。蒋廷锡为康熙四十二年进士,雍正年间曾任礼部侍郎、户部尚书、文华殿大学士、太子太傅等职,从编修、讲官等文职,屡次升迁,成为雍正时期位尊权重的名臣。他六十岁的时候不但身任文华殿大学士之职,还加太子太傅、身兼户部事,并任《明史》总裁,足见朝廷对他的看重。清世宗曾命他将陈梦雷原辑的《古今图书集成》重辑,各门各类洋洋大观,展现了他广博而深远的学力。同时在诗坛上,他是宋荦所称赏的江左十五才子之一,被长一辈诗人钱陆灿称为“机杼于子美而纵横出入于香山、东坡、山阴之间”,是“无所不学焉,无所不舍焉”能够“崭然自成”,“善学”而“早悟”的后起之秀。

蒋廷锡的诗文

题小颠墨竹原文

清代:蒋廷锡

画竹不如真竹真,枝叶易似难得神。风晴雨露皆有意,子瞻与可无其人。

去岁辟地栽新竹,枝叶离披覆茅屋。竹梢枯劲竿清瘦,久久可以医吾俗。

昨夜雨过月上时,壁上掩映青青枝。张子对之无一语,淋漓泼墨发异思。

淡烟轻雾笔底生,枝枝尽带风雨声。移向乾明寺中挂,壁石好撰张颠名。

柴荒原文

清代:蒋廷锡

庭中多草莱,阶下多松竹。朝取炊晨餐,夜拾煮夜粥。

松竹易以尽,草莱生不足。朝持百钱去,暮还易一束。

湿重不可烧,漉米不能熟。八口望曲突,嗷嗷叹枵腹。

前月山中行,山木犹簇簇。今从山下过,遥望山尖秃。

农民无以爨,焚却水车轴。田事更无望,拆屋入城鬻。

鬻之富贵家,可以烂鱼肉。

豆荒原文

清代:蒋廷锡

西北多高田,种花亦种豆。夏至二十日,播植唯其候。

刈草复治秽,深耕还浅耨。疏根欲其干,粪土欲其厚。

望荚成二七,不先亦不后。谁知入五月,雨下大且骤。

豆苗未盈寸,披靡倒若蹂。水浸及湿蒸,空败不可救。

绵连势更甚,长草如长寇。戽水倏复盈,筑岸旋已仆。

浩歌《南山诗》,酌酒聊自酹。

续古诗原文

清代:蒋廷锡

松萝良有托,葛蔓亦有依。丘中一贫士,四海无所归。

日饮涧中水,朝采山上薇。天寒水结冰,年深薇渐稀。

浩吟《悲哉行》,君子其庶几。游鱼跃池乐,苑马腾枥肥。

岂知鸿鹄志,不逐燕雀飞。

家园消夏 其三原文

清代:蒋廷锡

草长塞三径,芟拔为锄荒。独留蜀葵花,红白遥相望。

绿萝深窈窕,高松倚青苍。虽无向日心,而得枝叶昌。

庭前堆乱石,横卧如群羊。还疑身入群,对石两相忘。

家园消夏 其二原文

清代:蒋廷锡

会意不在远,偶吟兴自适。松花缀黄玉,香气发蒸栗。

落粉如饭煮,不向道人乞。静观草木趣,闲得鱼鸟逸。

看月有隙地,弹琴有壤室。世事比狮子,解弄得六出。

来日苦尚多,得失那可必。

家园消夏 其一原文

清代:蒋廷锡

荒畦种蚕豆,小圃栽萝蒿。蒿长豆荚大,摘采宁辞劳。

驱愁似避疟,寻乐如追逃。缅怀一亩宫,犹是先人膏。

一时功名意,于我吹鸿毛。清晨石上立,爽气西山高。

送陶子师任昌化原文

清代:蒋廷锡

崖门图画便凄然,况复穷荒在日边。道险不知山水趣,法宽犹用宋元钱。

月明黄木湾头驿,人语红蕉花畔船。只有一端廉吏计,木棉花发省装绵。

城西秋望原文

清代:蒋廷锡

井梧庭竹已秋风,唯有登临兴未穷。高阁三层烟树里,青山半角夕阳中。

一行雁齿斜城界,万井鱼鳞碧瓦丛。眼力微茫天地阔,两湖如镜漾晴空。

和子逸夜坐韵原文

清代:蒋廷锡

蘋末风生白葛轻,小庭景物又秋声。相看酒户随年减,剩有诗怀入夜清。

荷叶翻时珠露泻,豆花香处乱蛩鸣。桐轩莫谓无多地,一片宽间江海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