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鄂尔泰
(1677—1745)清满洲镶蓝旗人,西林觉罗氏,字毅庵。康熙三十八年举人。袭佐领,授侍卫,擢内务府员外郎。雍正元年,特擢江苏布政使。三年,迁广西巡抚,调云南,治总督事。次年,提出“改土归流”之议。六年,命总督云、贵、广西三省。在滇、黔实行改土归流,用武力镇压不肯从命之土司,增设郡县。世宗临终时,以大学士参与顾命。乾隆初,授军机大臣,封三等伯,赐号襄勤。卒谥文端。有《西林遗稿》。 ►的诗文全集
雍正初年,广西泗城土知府岑映宸有兵四千余,武器精良,鄂尔泰决心对其实行招抚。岑映宸经多番招抚,终于解甲乞降,鄂尔泰给了他优待条件,遂在此地设泗城府制(今凌云县)。在鄂尔泰的努力下,“改土归流”得以大张旗鼓地展开,梧州,柳州、庆远等地的兄弟民族广大群众,积极拥护“改土归流”,主动向鄂尔泰献粮贡秣,组织自卫力量,配合官军打击劣司,有力地推动了广西地区“改土归流”的开展。
苗疆改土
黔东苗岭山、清江、都江地区是贵州省著名的“苗疆”,周围三千余里,土塞1600余处,左有清江可达于楚,右有都江可达于粤,古州据中央群塞环于四周,地势险要。鄂尔泰深感对这一地区改流难度更大,便找熟悉此地地形的贵州按察使张广泗商量对策。雍正四年(1726年),张率兵击退前来抗击官兵的苗司军队,攻入古州城。
然而,“苗疆”的土司屡败屡起,尽管张广泗有勇有谋,也难以顺利进行“改土归流”。雍正帝派部员到此“宣谕化民”,仍无济于事。扰攘经年,终又发生反复,被赶走的土司和其武装蛊惑土著居民叛乱。叛民攻占已归流的古州、台拱、黄平,包围都匀府的丹江、凯里、雍正帝调遣广、四川军队配合鄂尔泰镇压叛军,又派“抚苗大臣”张照自京师前来“会剿”。结果,张照却密告鄂尔泰的“改土归流”方略根本错误,不仅未能平服叛乱,反又添内乱。鄂尔泰上疏,只承认没能彻底搞好“改土归流”,但坚不认为改流方针的错误。直到罢免张照,再令张广泗镇压叛乱,才使此地流官制度得以落实。
安定湖川
两湖地区在云贵改流进展之时也开始实行。这里虽有土司,但土著居民与汉民杂居,土司也熟悉流官制度。“改土归流”的大势威慑两湖土司多有主动要求改流者,但也有少数负隅顽抗。湖北容美土司田如不听改流,雍正帝命鄂尔泰派兵进剿,田众叛亲离,吓得自缢身亡,所属地区改为流官制。
四川宁远、峨边、马边、雷波等地,山峦连绵,彝民祖辈在这里劳动生息。但土司制度使他们深受其害,生活极端悲惨。四川军政长官对彝民区的改流产生畏难情绪,迟迟不动。当云贵地区有所建树后,促使他们也派兵进入彝区,在沙马、雷波、吞都、黄螂、建昌等地较为顺利地进行了“改土归流”。
清代:鄂尔泰
《六经》治世非土苴,相期津逮窥垠涯。抉经之心不易得,词林文苑徒纷拿。
《博物》但解辨鼮鼠,《搜神》或诧名驺牙。心井逼塞航断港,银海掉眩生狂花。
此曹正坐读书误,遗弃根本搜蘖芽。桐城望溪我老友,学崇中正防奇邪。
说经铿铿究终始,尤于《三礼》咀其华。《曲礼》增删繁就简,《正义》参订蓬扶麻。
群书穿穴寻圣奥,下帘每听鼓三挝。方今重轮陛下圣,五纬顺序曜帝车。
致君尧舜诚有术,许身稷、契非矜夸。天地人祀各适职,往谐秩宗帝女嘉。
惟寅惟清恭朝夕,诏兼书局穷罗爬。吾衰旧闻苦荒落,妄冀邃密商量加。
间送一难辄许可,琼琚乃报投木瓜。姚姒上溯下闽洛,青镜恐蚀妖虾蟆。
岂邀名誉嗣圣德,宁望荒远登羲娲。所贵经学适时用,瞑坐矐若翻金鸦。
委蛇退食时过我,剧谈恒瀹头纲茶。翛闲依然两学士,相视一笑无喧哗。
张苍伏胜暨辕固,经儒往往臻耆遐。朝廷会行乞言礼,洗爵君且斟流霞。
会课春风亭命赋邑有流亡愧俸钱句盖以自况抑亦自省殊未敢效韦郎思
清代:鄂尔泰
束发登朝老合休,一麾江上领诸侯。许身稷契谈何易,结习诗书道未周。
谁使至尊忧稼穑,直应之子负山丘。流亡疾病春都感,惭谢苏州刺史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