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网

陈继昌

陈继昌

陈继昌桂林临桂人。原名守睿,字哲臣,号莲史。生于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卒于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状元。授职翰林院修撰。由于陈继昌抱病应殿试而连中“三元”(解元、会元、状元)声名大振。察考又得第一,故又有“三元及第”之称。他是中国科举史最后一位“三元”状元。 ►的诗文全集

人物生平

  陈继昌多任外放官,所到之处,他办事公正廉明。做了许多兴利除弊、促教兴文的事情。尤以兴修水利,深得民心。

  陈继昌善书法,有书法大家风范。能诗文,著有《如话斋诗存》。另有文《殿试策》。

  应对联故事

  人轻担重轻挑重;(挑 夫)

  脚短路长短走长。(陈继昌)

  —陈继昌续对挑夫

  他是清代200多年中2个连中三元(解元、会元、状元)中的一个,也是中国封建科举最后一位“三元及第”的状元。由于在“察考”的时候又取得第一名,因而又有“四元及第”的美称。

  陈继昌:“三元及第”闻天下

  一

  距桂林市约20公里处的灵川县潭下镇有一个山口村,村子里有一口神奇的千年古井。那口古井虽然历经千年的沧桑,但井水长流不涸、清冽如故。古井边,高耸着一座雕刻精美的牌坊,牌坊正中的额枋刻有楷书“四方灵泉”4个字,字体书写洒脱、笔锋遒劲,笔划尾端均被雕刻成爪状,寓意“五爪金龙”,落款为“三元及第桂林莲史陈继昌敬书”。

  据古井碑刻记载,古井始建于北宋初年的太平兴国年间,原名“四方泉”,距今已有千年历史。这口古井有许多传说:如该井泉水神奇,能预兆旱涝,每当附近的甘棠江涨水,井内就会发生巨响,随后泉水下落丈余,但一下子又恢复原样;而在晴朗的早晨,如果在太阳的照射下井口映出彩虹,则预兆本地当年民泰年丰。

  和古井那神奇传说一样令人称奇的,就是那陈继昌的亲笔题词。要知道,一口井不但引来当时的地方名流乡绅为它修筑牌坊,而且引来“三元及第”的状元为它亲笔题词,在广西来说实属罕见。

  众所周知,古代的匾额多为木质,也有石材雕刻的。匾额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反映了当时的伦理、道德和价值观,以及民俗民情,且集雕刻、书法、漆器工艺于一体,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匾有直、横两种,常见的有两字匾、三字匾、四字匾。古人喜欢以四字匾寄寓明志,加以缀饰美化。如清朝的雍正皇帝按顺治的笔迹所写“正大光明”四字匾,标榜自己所作所为光明磊落。康熙、乾隆两位皇帝在朝时宫殿上都悬挂有“中正仁和”四字匾。而桂林王城正阳门上悬挂着的一块“三元及第”匾,它记述的,也正是高中解元、会元、状元“三元”的盛事。

陈继昌的诗文

和祁春圃学使谒青浦孔子衣冠墓诗原文

清代:陈继昌

圣迹总呵陇树寒,略如原庙奉衣冠。朝宗入海汪洋水,只有三江得势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