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网

陈继昌

陈继昌

陈继昌桂林临桂人。原名守睿,字哲臣,号莲史。生于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卒于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状元。授职翰林院修撰。由于陈继昌抱病应殿试而连中“三元”(解元、会元、状元)声名大振。察考又得第一,故又有“三元及第”之称。他是中国科举史最后一位“三元”状元。 ►的诗文全集

  三

  陈继昌才识过人,学问高深,曾为梁章钜的《楹联丛话》作序。梁章钜说:“在桂林时,每得一联,辄与陈莲史、徐小霞、陈海霞、桂舫诸 君赏析之。”

  《楹联丛话》收录有陈继昌的“云霞成伴侣,冰雪净聪明”、“石壁开精舍,瑶华振雅音”、“虚舟任所适,飞鸟相与还”、“守道还如周柱史,著书曾学卷司农”、“自把新诗教鹦鹉,戏拈秃笔调骅骝”、“茶亦醉人何必酒,花能傲雪况于松”等对联。《楹联丛话》还说:“陈莲史所作楹帖,语多古异。”

  清初,江南地区文风极盛,许多人考取了进士、状元。陈继昌被派放外任到江苏当巡抚的时候,因为人们都知道他是桂林临桂区人,而当时广西的文风并不是太盛,所以江苏的举子们对陈继昌这个八桂才子并不放在眼里,很是轻视,在他面前言行举止甚是猖狂。陈继昌看在眼里、听在心上,但就是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有一天,正逢苏州的关帝庙落成,地方上请陈继昌撰联以纪盛事。陈继昌欣然答应,飞快地题出“匹马斩颜良,河北英雄皆丧胆;单刀辞鲁肃,江南士子尽低头”的对联来。上联大气凛然,歌颂了关公的英雄事迹;下联不但一吐心中闷气,而且语涉双关,抑挫了江南考生的傲气,实在是妙不可言。

  那联一传开,江南的才子面对陈继昌的时候,无不毕恭毕敬,果然都有一种抬不起头来的感觉。

  陈继昌名满神州,不但文采风流,在对联方面更是技压群儒,这更使许多人争相以联相赠,纷纷题咏。如王昙题咏的“道光宇宙,德溥乾坤”,林则徐题赠的“南士渊源承北学,秋曹门馆坐春风”和佚名题赠的“高祖当朝一品,文孙及第三元”等等,其中潘世恩题赠的“畿辅为屏,越五百里;科名盖代,第十三人”,下联说的就是历代至今,登“三元”的,到陈继昌总共只有十三个人。

  陈继昌辞世后,人们也纷纷撰挽联纪念他。其中著名的岭南才子、广西象州人士郑小谷为他撰写的挽联是“鼎甲系连元,历数前代名儒,十有四人君最后;养疴曾七载,归卧相公旧地,两无一面我真愚。”从古到今,连中三元的只有13个人。但郑小谷的挽联却说有14个人,其实郑小谷所说的14个连中“三元”的状元按顺序是:唐代张又新崔元翰,宋代孙何、王曾、宋庠、杨寘、王岩叟、冯京,金代孟宗献,元代王宗哲,明代商辂,清代王玉璧、钱棨、陈继昌。问题就出在王玉璧身上,因为王玉璧是武科的“三元”,而陈继昌等13人全属文科,郑小谷把武科也算进去了,所以才有了“十四人”之说。

陈继昌的诗文

和祁春圃学使谒青浦孔子衣冠墓诗原文

清代:陈继昌

圣迹总呵陇树寒,略如原庙奉衣冠。朝宗入海汪洋水,只有三江得势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