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网

陈宝琛

陈宝琛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的诗文全集

人物生平

  早年时期

  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陈宝琛出生于福建闽县螺洲,他的曾祖父陈若霖官至刑部尚书。陈家在唐末从河南固始南迁福建,明洪武年间定居螺江,人称“螺洲陈”,下传到这一代已十九世。陈家在明嘉靖十一年六世祖陈淮第一个成为进士,从此先代常有人由科举而进入仕途。从陈若霖起,开始显达,陈宝琛更是位居太傅。陈若霖之后,五代都有人中进士、举人,综计明清两代,陈家中进士二十一名,中举人一百一十名。

  同治七年(1868年),陈宝琛中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陈宝琛兄弟六人,他的胞弟陈宝瑨和陈宝璐中进士,陈宝琛的三个胞弟陈宝琦、陈宝瑨、陈宝璜等也皆举人出身,时称“六子科甲”,显耀榕垣。

  光绪元年(1875年),陈宝琛被提拔为翰林侍读,与学士张佩纶、通政使黄体芳、侍郎宝廷等四人好论时政,合称“清流四谏”。

  维护主权

  光绪四年(1878年),清廷派完颜崇厚出使俄国。崇厚贪生怕死,擅自签订不平等条约。陈宝琛失声痛哭,指出国家不能失去主权,坚决主张“诛崇厚,毁俄约”。他在此后提出的

  东三省官员应该满汉兼用等建议无疑都是很有远见的。光绪五年(1879年),沙俄侵占新疆伊犁九城,陈宝琛力主收复。

  光绪六年(1880年),任武英殿提调官。慈禧身边的太监与清宫午门护军争殴,慈禧偏袒肇事的太监,下旨严惩守职的护军,陈宝琛上奏力谏,终于使慈禧收回成命,这件“庚辰午门案”一时轰动朝野。翌年,授翰林院侍讲学士,纂修《穆宗本纪》。光绪八年(1882年)任江西学政,重修白鹿洞书院。光绪九年(1883年),因为奉旨校对《穆宗毅皇帝圣训》而议叙,以示奖励,被授为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当时,法国侵犯中国属国越南,陈宝琛与清流派领袖张佩纶力荐唐炯、徐廷旭担任军职。

  光绪十年(1884年),陈宝琛上书光绪帝想要招募兵勇并参考西方的练兵方法训练,条陈筹饷、选将、练兵、简器四件大事,主张通过变化练兵的办法达到强兵的目的,要根据实际情况任用人才,通过筹饷的方式让练兵的事变得持久长远。之后光绪帝提拔陈宝琛会办南洋的事宜。后来因为他推荐的唐炯、徐廷旭兵败受到牵连,吏部商议将他降五级处分。

陈宝琛的诗文

洪荫之黄益斋招游惠山 其一原文

清代:陈宝琛

却趁飞车啜惠泉,十龄童子已华颠。当门老树疑相识,同阅沧桑五十年。

海南百果相续多中土所无纪以绝句 其三原文

清代:陈宝琛

沙拉生土中,蛇皮色深紫。细嚼清且腴,貌取几失子。

瀛台侍直七月至九月得十六首 其十二原文

清代:陈宝琛

此腹朝朝饱御厨,极知君等笑愚儒。平章军国同俄顷,退食金鳌一事无。

瀛台侍直七月至九月得十六首 其六原文

清代:陈宝琛

古柳空心都入画,老槐蠢叶镇垂丝。无情似汝偏多幸,及见瀛台赐宴时。

西历元日观西人操兵原文

清代:陈宝琛

晓月尚挂户,趣起观操兵。千骑空市出,铠仗初阳明。

今日西元日,岁例谁实程?整旅将司令,大豪以众并。

亦如赴敌时,捆载随之行。隆隆台炮作,枪队连珠鸣。

乐止忽雷动,欢呼群贺正。卫民国所事,众志宁非城?

尚武乃有备,勖哉吾侨氓!

二月八日节庵寄饷崇陵桥下雪泉 其二原文

清代:陈宝琛

雪中急递一军持,永念山庐尺涕时。自爇寒炉煎赐茗,不眠滋味有君知。

乡试赋得霜高初染一林丹原文

清代:陈宝琛

费尽清霜染,初成一树丹。秋痕增绚烂,天意洗荒寒。

蠹叶披云锦,虬柯灿海珊。燕脂谁乍洒,雁影昨低盘。

斜照中边彻,西风昼夜乾。斋钟枫阪寺,画稿蓼花滩。

绮丽春光并,高华晚景难。瑰材逢圣代,臣节寸忱殚。

日本馆森子渐鸿来观文信国黄忠端倪文节遗墨因宿江楼口占二绝 其

清代:陈宝琛

烛花含雨莫相催,笑口论文岁几开。梦醒知君还起舞,村鸡声裹听春雷。

庸庵尚书用瓯北先生韵重游泮宫诗徵和寄答四律 其四原文

清代:陈宝琛

温厚为诗固寿徵,鹿鸣指顾更恩荣。作人典特隆科第,尚齿风常倡老更。

联句幸同赓御制,盍簪并喜践宗盟。衰残愧溯青衿始,舞勺咸丰岁在庚。

四月十三夜原文

清代:陈宝琛

孤儿昔病疟,父闻城中归。入门手拊额,未语先献欷。

谓汝勿先我,声出泪亦随。是时月正午,当户松风吹。

年年暑月夜,此味悬心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