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网

阿桂

阿桂

阿桂(1717年9月7日—1797年10月10日),章佳氏,字广廷,号云崖,大学士阿克敦之子,清朝名将。满洲正蓝旗人,后以新疆战功抬入正白旗。乾隆三年(1738年)举人后授镶红旗蒙古副都统,长期戍守西北边疆。后两次督师镇压甘肃回民起义,参与制定镇压台湾林爽文起义和抗击廓尔喀之役的进兵方略。卒年81岁。 阿桂编有《军需则例》15卷。 ►的诗文全集

  缅甸事务

  阿桂在京任军机大臣,最初很得乾隆帝的信任,经常委派他外出处理地方事务。他先后参予审理归化城都统法启案件,赴直隶霸州、文安等处督办疏浚事,以及乾隆二十九年(1764)以署四川总督的身分,巡查四川金川土司郎卡扰边等情况,都办得很妥当。但不久在镇压乌什维吾尔人民起义过程中,他遭到了乾隆帝的处罚。

  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四月,天山南路的乌什地区的维吾尔族民众因不堪忍受驻南疆的清朝官吏和维族上层贵族的压迫和剥削,在其首领赖和木图拉的率领下举行起义。义军屡次击败前来弹压的清军,声势浩大。乾隆帝以阿桂曾在伊犁办事多年,熟悉当地的情况,就令他赴乌什,与伊犁将军明瑞一起镇压起义。阿桂和明瑞指挥清军围攻乌什,义军领袖赖和木图拉在战斗中牺牲。义军在其子额色木图拉的带领下,继续英勇抗击。

  从乾隆三十年(1765年)三月至八月,清军猛攻五个月,竟不能克。阿桂和明瑞只得采取长期围困的办法,断绝乌什和北界的一切联系,义军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无法继续抵抗,乌什城终于落入清军之手。阿桂和明瑞将起义首领额色木图拉等人处死,而赦免了一般民众。乾隆帝以阿桂和明瑞“剿办迟延,示怯损威”和“获犯后又未确讯起衅缘由,草率错谬”为由,将他们“交部严议,寻议革职,命从宽留任”。然后,又以阿桂“办理乌什事务毫无章程,革尚书任”,留在伊犁协助明瑞治事。当时伊犁屯垦有进一步发展,人口也增加很多,乾隆帝要明瑞“筹办安置事宜,须有准则可垂永久”。阿桂遂建议将雅尔城移往楚呼楚,以便利用该地“田土膏腴,形胜亦便”的优势,改变雅尔城原址离牧场遥远,近城地亩不够耕种的状况。朝廷批准了阿桂的请求。乾隆三十二年(1767)阿桂被委任为伊犁将军,一跃而升为封疆大吏。显然他的处境又有所好转。

  阿桂遭到的另一次挫折,是在他参与清朝对缅甸的战争时发生的。乾隆三十三年(1768),明瑞征缅兵败自尽身亡以后,乾隆帝即授阿桂为副将军,偕同经略大学士傅恒、副将军阿里衮再次进攻缅甸。同年三月,阿桂奉召回京,四月授兵部尚书,六月又出任云贵总督。十一月,阿桂抵达云南永昌后,便与阿里衮率军攻取缅甸旧都木梳,然后,阿桂则率另一路军往蛮暮(今缅甸八莫)、野牛坝等地督造战船,以备水军进战之用。清军连续进攻,一再获胜,但因缅军持续抵抗和水土不合,士卒大量病亡,副将军阿里衮病故,经略傅恒身患重病,乾隆帝令阿桂筹画撤军事宜,并于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底与缅甸议和。阿桂于十二月被任命为礼部尚书,因尚在云南,先由索尔纳代理其职。时木邦、蛮暮和孟连土司头目为躲避缅甸侵害,请求清政府将他们安置于内地,阿桂建议将云南大理、蒙化一带旧有的马厂官庄田拨给他们居住为生,朝廷予以批准。

阿桂的诗文

感怀用苏文忠公寄晁美叔韵原文

清代:阿桂

少小重意气,局蹐訾前贤。惟知一往乐,谁能计万全。

而今衰老矣,狂直多弃捐。心迹聊自慰,功成付与天。

百忧如猬集,扰扰白发年。虽廑生还想,宁知口碑传。

胡不赋《归去》,恣意穷芳鲜。松竹荫我庐,朝昏饱云烟。

泾渭自清浊,美丑何憎妍。不见亦不闻,幽谷长日眠。

撷彼南山茶,松枝活火煎。一瓯涤内热,快意耽静便。

岂必觅丹砂,妄与神仙缘。醉乡亦复好,遑惜囊无钱。

话旧赠钱冲斋观察 其三原文

清代:阿桂

三载征蛮府,天涯笑语温。晨昏欣共数,冷暖不须论。

话旧成尘影,筹边验泪痕。相期崇令德,努力念师门。

话旧赠钱冲斋观察 其二原文

清代:阿桂

绝域言旋后,年华屈指中。我方依禁闼,君正董河工。

意气芝兰臭,行踪牛马风。天山同汉水,契阔更西东。

话旧赠钱冲斋观察 其一原文

清代:阿桂

忆昔承师范,萧斋只两人。始从亲研削,直至命冠巾。

经历风波险,甘同疏水贫。十年情意重,爱我比祥麟。

大军次永昌有作原文

清代:阿桂

王师毋尽杀,胁从贷余生。一将功何有,千军怒未平。

投戈收战骨,撤幕返春耕。仰喜皇心慰,边陲已息兵。

伊犁军营原文

清代:阿桂

欲扫妖气净,岩疆战不休。人犹争马革,天已厌旄头。

刁斗三更月,关山万里愁。渠魁何日灭,非直为封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