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桂
阿桂(1717年9月7日—1797年10月10日),章佳氏,字广廷,号云崖,大学士阿克敦之子,清朝名将。满洲正蓝旗人,后以新疆战功抬入正白旗。乾隆三年(1738年)举人后授镶红旗蒙古副都统,长期戍守西北边疆。后两次督师镇压甘肃回民起义,参与制定镇压台湾林爽文起义和抗击廓尔喀之役的进兵方略。卒年81岁。 阿桂编有《军需则例》15卷。 ►的诗文全集
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正月,阿桂抵浙后,“悉心履勘,度潮势之缓急,沙性之坚软,工力之难易”,修筑鱼鳞石塘、柴塘和范公塘。上述工程完成后,又奉命顺道往清江,查勘陶庄河道及高堰石工。这一年秋天,黄河又在河南青龙冈决口,阿桂自甘肃赶赴河南,会同河道总督李奉翰督办堵塞决口。他仍按照成规,在决口处的两端筑坝。十二月,当两坝将要合龙时,副将李荣吉向阿桂建议,水势很盛,应缓一段时间再让两坝合龙。但阿桂不听,仍督促下属加快合龙进度。不久,两坝合龙,官员们都来向阿桂贺功,只有李荣吉不来。阿桂派人去叫李荣吉,他却对使者说:“为荣吉谢相公。坝不可恃,不敢离也。”过了两天,东坝果然塌落,黄河再次决口。阿桂赶快前往察看,见李荣吉已坠落水中,忙使人救起。于是,他上疏自劾,并请求派熟悉河工的大臣来河南督办。乾隆帝颁旨说:“近年诸臣中经理河务较有把握者,舍阿桂岂复有人?惟当安心静镇,另筹妥办。”乾隆帝对阿桂的信任,使他重新振作精神。不久,他“奏请将青龙冈迤下至孔家庄、荣华寺和杨家堂引河一律加宽,以期河流宣泄”。乾降四十七年四月,又奏请“另于青龙冈迤上自兰阳至商邱添筑大堤,挑挖引河,并于北岸建筑坝基,逼溜南趋,以期截溜全归新河”。这种下流疏引河,上游筑大堤,宣泄与堵截相结合的方法收效很大。
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工程完工后,决口被堵住了。这以后,阿桂于同年八月,又“督河南睢州堤工,三阅月工竣”。乾隆五十年(1785年)八月,他再赴河南,勘察微山、睢州工,并察洪泽湖、清口形势。当时由于黄河屡屡决口,运河河道淤塞,影响了漕运的正常进行。阿桂仔细了解情况后,力主引黄济运,他说:“臣初到此间,询商萨载、李奉翰及河上员弁,多主引黄灌湖之说。本年湖水极小,不但黄绝清弱,至六月以后,竟至清水涓滴无出,又值黄水盛涨,倒灌入运,直达淮、扬。计惟有借已灌之黄水以送回空,蓄积弱之清水以济重运。查本年二进粮艘行入淮河,全藉黄水浮运,才能过淮渡黄,则回空时虽值黄水消落,而空船吃水无多,设法调剂,似可衔尾遄行。”此建议被采用,引黄济运自此开始。
清代:阿桂
少小重意气,局蹐訾前贤。惟知一往乐,谁能计万全。
而今衰老矣,狂直多弃捐。心迹聊自慰,功成付与天。
百忧如猬集,扰扰白发年。虽廑生还想,宁知口碑传。
胡不赋《归去》,恣意穷芳鲜。松竹荫我庐,朝昏饱云烟。
泾渭自清浊,美丑何憎妍。不见亦不闻,幽谷长日眠。
撷彼南山茶,松枝活火煎。一瓯涤内热,快意耽静便。
岂必觅丹砂,妄与神仙缘。醉乡亦复好,遑惜囊无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