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公望
黄公望(1269-1354),元代画家。本姓陆,名坚,汉族,江浙行省常熟县人。后过继永嘉府(今浙江温州市)平阳县(今划归苍南县)黄氏为子,居虞山(今宜山)小山,因改姓黄,名公望,字子久,号一峰、大痴道人。擅画山水,师法董源、巨然,兼修李成法,得赵孟頫指授。所作水墨画笔力老到,简淡深厚。又于水墨之上略施淡赭,世称“浅绛山水”。晚年以草籀笔意入画,气韵雄秀苍茫,与吴镇、倪瓒、王蒙合称“元四家”。擅书能诗,撰有《写山水诀》,为山水画创作经验之谈。存世作品有《富春山居图》、《九峰雪霁图》、《丹崖玉树图》《天池石壁图》等。 ►的诗文全集
辉煌之绩
黄公望在绘画史上独树一帜,被尊为“元四家”之首。由于成名时已是全真道士,浪迹江湖,所以即使是同时代的人,也没有讲清他的籍贯和逝世时间、地点。关于黄公望的籍贯,当下有着多个版本的说法,分别有杭州、松江、常熟、富阳、衢州、徽州和永嘉等说法:
元明间,黄公望的朋友常州人王逢认为黄公望是“杭人”,他在《题黄大痴山水》诗中写道:“大痴名公望,字子久,杭人……”;元朝钟嗣成认为黄公望是松江人,他在《录鬼簿》中写道:“黄子久,名公望,松江人。”;元代末年绘画鉴藏和史论家夏文彦认为黄公望是常熟人,其在《图绘宝鉴》里写明:“黄公望……平江常熟人。幼习神童,科通三教,旁晓诸艺,善画山水。”;同是夏文彦的《图绘宝鉴》神州国光社本则认为黄公望是衢州人;1461年成书的《明一统志》卷三十八:“黄公望,富阳人”,明凌迪知《万姓统谱》也持富阳说,但明万历陈善《杭州府志》则又增加了“徽州人”的说法;清朝乾隆年间的《大清一统志》卷五十九写道:“黄公望,莆田人”,乾隆《娄县志》卷三十中也写道:“……相传莆田巨族,一云常熟陆神童之弟。”元末明初,黄岩陶宗仪认为黄公望是永嘉(今温州市)人。他《辍耕录》卷八《写山水诀》里写道:“黄子久散人公望,自号大痴,又号一峰,本姓陆,世居平江常熟,继永嘉黄氏”。自从元末明初的陶宗仪认为黄公望是“常熟陆姓出继永嘉黄氏”之说后,后人似乎对此备为推崇且广为流传。然而元明间的多数著作并无陆氏子之说,包括明写本元人钟嗣成《录鬼簿》,仅陶宗仪所著《辍耕录》持陆姓出继黄姓之说。直至清初,曹楝亭刊本《录鬼簿》更为添枝接叶,说黄公望本姑苏陆姓,名坚,“髫龄时,螟蛉温州黄氏为嗣,因而姓焉。其父九旬时方立嗣,见子久,乃云:‘黄公望子久矣’”。于是改姓黄,名公望,字子久。清钱陆灿《常熟县志》又把黄公望的继父黄公说成居住在常熟小山。称黄公望:本陆氏子,少丧父母,贫无依,永嘉黄氏老无子,居于邑之小山,见公望姿秀,异之,乞以为嗣,公望依焉,因用其姓。
元代:黄公望
浩渺沧江数千里,几幅蒲帆挂秋水。晓风吹断绿萝烟,百叠青峰望中起。
梵王宫阙倚云开,七级浮屠倒影来。山人久已谢朝市,日踞江头百尺台。
松篁丛杂多啼鸟,隔岸人家丸弹小。此图此景入天机,谁能髣髴方壶老。
元代:黄公望
歙之山兮郁巃嵷,突出欲坠劖青空。千枝万蔓行苍龙,嵚崟锐气欲敌昆崙峰。
扶疏朴樕不足媲其灵秀兮,篬筤箘簬檀栾■矗竦竦生其中。
翠蛟翔舞划烟雾,霜戟磔格敲天风。山空人寂孤坐而侧耳兮,珊珊环佩响璿宇,复疑金簧玉磬交奏蓬莱宫。
飞仙遥闻驻鹤驭,威凤倾听来苍穹。虽云神领而意会,未若诛茅结屋筼筜谷内没齿宁吾躬。
君家相距匪数舍,茧袍鸠杖高步时得追文同。居旁万竹固已具胸次,落落付诸绘素祇欲此意传无穷。
元卿子猷长往不复返,此君千古誇奇逢。披之三复重太息,双眸炯炯开昏矇。
会当盛暑棕鞋卉服造竹下,脱巾露发一洗烦热除惺忪。
元代:黄公望
君家书屋锁閒云,庭前丛桂吹清芬。东轩虚敞坐凉夜,扑帘香雾来纷纷。
金吹不动露华洁,月里仙人降瑶节。奇葩点缀黄金枝,灵种移来白银阙。
秋林潇洒秋气清,千竿修竹开前楹。自是燕山尚清贵,不与桃李争芳荣。
花下诗成日未尽,更喜幽人往来近。清绝何如元镇图,应识耕云是高隐。
元代:黄公望
山林之乐幽且閒,何人卜居云半间。江亭夐立苍树杪,招提高出碧溪湾。
循溪隐隐穿细路,断岸疏疏起烟雾。微茫万顷白鸥天,雁阵凫群落无数。
樵歌初断渔唱幽,桥边野老策扶留。春山万叠西日下,渺渺一片江南秋。
我昔荆溪问清隐,溪上分明如此景。别来时或狂梦思,忽见此图心为醒。
李侯少年擅丹青,晚岁笔意含英灵。兴来漫写秋山景,妙入毫末穷杳冥。
无声诗与有声画,侯能兼之夺造化。临窗点笔试题之,老眼模糊忘高下。
元代:黄公望
春江水绿春雨初,好山对面青芙蕖。渔舟两两渡江去,白头老渔争捕鱼。
操篙提网相两两,慎勿江心轻举网。风雷昨夜过禹门,桃花浪暖鱼龙长。
我识扁舟垂钓人,旧家江南红叶村。卖鱼买酒醉明月,贪夫徇利徒纷纭。
世上閒愁生不识,江草江花俱有适。归来一笛杏花风,乱云飞散长天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