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网

设计夺权

  张柬之等人虽被夺去实权,不得参与朝政,毕竟还有着王的尊号,有着很高的声望和很大的政治影响,而且还能一月入宫朝拜两次,有机会和李显接近,能对李显进行劝谏或献策。所以武三思对他们留在京城仍然感到是一种威胁,于是报请朝廷,将他们调离京城,改任地方官。当时韦后当权,上官婉儿掌管草拟诏令,调令可以随便下。调任张柬之为襄州(湖北襄樊)刺史,敬晖为朗州(湖南常德)刺史,桓彦范为亳州(安徽亳县)刺史,袁恕己为郢州(湖北京山)刺史。接着武三思又指使郑愔诬张柬之等人与王同皎同谋,欲废韦后,于是又将五人贬滴。张柬之被贬为新州(广州新兴)司马,敬晖为崖州(海南岛北部)司马,桓彦范为沈州(广州罗定县境)司马,袁恕己为窦州(广州信宜)司马。都是贬在当时最为偏僻、最为荒凉的所谓远恶之地。

  最后,为置五人于死地,武三思暗中指使人书写韦后的污秽行为,请予废黜皇后的封号的传单,张贴在洛阳的天津桥。武三思有意让人将其情况报告李显。李显闻之,极为愤怒,命令御史大夫李承嘉穷究其事。李承嘉秉承武三思的意旨,捏造案情,诬为张柬之、敬晖、桓彦范、袁恕己五人对贬谪不满,暗中指使人所为,并报请李显:“他们表面上是请求废黜皇后,实则是想阴谋篡逆,应该对他们四人全部诛杀。”大理丞(法院法官)丰朝隐表示反对,奏称“对张柬之等人不经审问,就急忙诛杀,不合法律手续。”大理丞裴谈为讨好韦后及武三思。为之出谋,奏称:“对张柬之他们应该根据皇帝的诏令判处斩刑,诛杀全族,没收家产,则可以不必经过审问,也是合于法律手续的。”后来李显考虑到曾向张柬之等颁发有不处死的丹书铁卷,不同意处死,改为流放。于是将张柬之流放到泷州,敬晖流放到琼州,桓彦范流放到瀼州(广西上思县境),袁恕己流放到环州(广西环江)。四家子弟十六岁以上的,皆流放到五岭以南。裴谈因讨好献媚,由大理承提升为刑部尚书,李朝隐因秉公持正则由大理丞贬为闻喜县令。邪僻者升官,正直者遭贬。崔湜又向武三思提出建议:“张柬之等若有朝一日被召回洛阳,必为后患,不如派遣使者,假传圣旨,将四人杀掉。”武三思高兴地说:“正合我的心意,但不知派哪一个去最为妥当?”崔湜便推荐他的表兄大理正周利贞。

武三思的诗文

五言和波崙师登佛授记阁一首原文

唐代:武三思

帝宅开金地,神州列宝坊。龙宫横雾术,雁塔亘霞庄。

窈窕分千仞,参差耸百常。绣棂悬叠槛,画拱映雕梁。

宝座开千叶,金绳下八行。青龙浮刹柱,白马对祠场。

树踊金银色,莲开日月光。东西分闬庑,左右控池隍。

瑞叶擎朝露,祥花送晚香。天衣随劫拂,仙梵逐风扬。

忽有三空士,来宣七觉芳。银函承宝帙,玉札下雕章。

辟牖青云外,披轩紫□傍。山川横地轴,辰象丽天□。

□□□□□,□绳待慈航。

仙鹤篇原文

唐代:武三思

白鹤乘空何处飞,青田紫盖本相依。缑山七月虽长去,
辽水千年会忆归。缑山杳杳翔寥廓,辽水累累叹城郭。
经随羽客步丹丘,曾逐仙人游碧落。迢迢碧落断氛埃,
霞堂云阁几重开。欲寻东海黄金灶,仍向西山白玉台。
九皋独唳方清切,五里惊群俄断绝。月下分行似度云,
风前飏影疑回雪。风前月下路漫漫,水宿云翔去几般。
宛转能倾吴国市,裴回巧拂汉皇坛。琴中作曲从来易,
鼓里传声有甚难。夜夜恒飞银汉曲,朝朝常饮玉池澜。
别有闻箫出紫烟,还如化履上青天。霜毛忽控三神下,
玉羽俄看二客旋。燕雀终迷横海志,蜉蝣岂识在阴年。
莫言一举轻千里,为与三山送九仙。

奉和圣制夏日游石淙山原文

唐代:武三思

此地岩壑数千重,吾君驾鹤□乘龙。掩映叶光含翡翠,
参差石影带芙蓉。白日将移冲叠巘,玄云欲度碍高峰。
对酒鸣琴追野趣,时闻清吹入长松。

句原文

唐代:武三思

云螭非易匹,月驷本难俦。(咏马,见《海录碎事》)

秋日于天中寺寻复礼上人原文

唐代:武三思

妙域三时殿,香岩七宝宫。金绳先界道,玉柄即谈空。
喻筏知何极,传灯竟不穷。弥天高义远,初地胜因通。
理诣归一处,心行不二中。有无双惑遣,真俗两缘同。
摘叶疑焚翠,投花若散红。网珠遥映日,檐铎近吟风。
定沼寒光素,禅枝暝色葱。愿随方便力,长冀释尘笼。

奉和春日游龙门应制原文

唐代:武三思

凤驾临香地,龙舆上翠微。星宫含雨气,月殿抱春辉。
碧涧长虹下,雕梁早燕归。云疑浮宝盖,石似拂天衣。
露草侵阶长,风花绕席飞。日斜宸赏洽,清吹入重闱。

奉和过梁王宅即目应制原文

唐代:武三思

岩居多水石,野宅满风烟。本谓开三径,俄欣降九天。
穿林移步辇,拂岸转行旃。凤竹初垂箨,龟河未吐莲。
愿持山作寿,恒用劫为年。

宴龙泓原文

唐代:武三思

登临开胜托,眺瞩尽良游。岩崿萦纡上,澄潭屈曲流。
泛兰清兴洽,折桂野文遒。别后相思处,崎岖碧涧幽。

奉和宴小山池赋得溪字应制原文

唐代:武三思

年光开碧沼,云色敛青溪。冻解鱼方戏,风暄鸟欲啼。
岩泉飞野鹤,石镜舞山鸡。柳发龙鳞出,松新麈尾齐。
九韶从此验,三月定应迷。

凝碧池侍宴应制得出水槎原文

唐代:武三思

彼木生何代,为槎复几年。欲乘银汉曲,先泛玉池边。
拥溜根横岸,沉波影倒悬。无劳问蜀客,此处即高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