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心勃勃
武三思本来就有政治野心,武则天在位时就想被立为太子,与韦后勾搭上后,韦后更是野心勃勃,自然不会容忍张柬之这班正直的人在朝中掌握朝政,因此里应外合,时常在李显面前败坏他们,力图加害。张柬之等畏惧武三思的谗害,因平时见考功员外郎崔湜对武三思也有所愤慨,切责的言词还颇为激烈,便引为知己,作为耳目,让他去暗中探听武三思的动静,以便采取相应对策。这个崔湜却见李显对武三思很亲密,而倒向武三思,将张柬之等人的情况全部告诉了武三思,成了武三思的一条忠实走狗,并为武三思引荐为中书舍人,成了皇帝的近臣。
正在这时,原殿中侍御郑愔因诌事张宗昌兄弟,被贬为宣州司事参军,在宣州又贪赃枉法,为躲避法办,逃入洛阳,投靠武三思。郑愔拜见武三思,先大哭,既而又大笑。武三思甚感奇怪,问道:“你这是为什么?”郑愔说:“开始见大王而哭,是哀伤大王将遭诛杀而灭族,后来大笑,是高兴大王得到了我郑愔。大王虽然得到了天子宠幸,而张柬之、敬晖、桓彦范、袁恕己等四人把持着将相的大权,他们胆略过人,废掉太后尚且易如反掌,大王在权势上还能比得过太后吗?因此大王不去掉这四人,简直危如早晨的露水。可是大王还自以为安如泰山,我深为大王担忧。”武三思正与韦后相谋,去掉此四人,因五人官位高,权力大,又受到李显的信任,在社会上又有重大的影响,感到不知从何处下手,今听郑愔之言,必知有计,心中大喜,便请郑愔登楼,去到密室,而后问道:“刚才你既然说到要去掉张柬之等人,而四人位高权重,但不知从何处着手?”郑愔说:“可建议朝廷,以他们四人拥戴复位之功,册封为王,夺其实权。他们一旦手中失去权力,就可以任凭摆布了。”武三思深以为然,便引荐郑愔为中书舍人,与崔湜一道,同为他的谋士。武三思与韦后便按照郑愔所献之计,日夜在李显面前巧舌如簧,诋毁张柬之等人,向李显说道:“这四个人自以拥戴有功,就居功自傲,大权在握,独断专行,将对社稷不利。”由此李显对四人起了疑心,不再信任。武三思与韦后二人便进一步向李显建议:“不如封张柬之等人为王,不让他们再参与朝政,这样在外表上是尊重功臣,避免他们的不服气及人们的议论,实际上又夺去他们的权力,不致再专权用事。”李显这个软耳朵,对武三思、韦后之言无不听从,于是下诏书:封张柬之为汉阳王,敬晖为平阳王,桓彦范为扶阳王,袁恕己为南阳王。同时免去他们“知政事”,即宰相参政的权力,赐金银绸缎及鞍马,只须于每月初一、十五两日入宫朝拜一次。
唐代:武三思
帝宅开金地,神州列宝坊。龙宫横雾术,雁塔亘霞庄。
窈窕分千仞,参差耸百常。绣棂悬叠槛,画拱映雕梁。
宝座开千叶,金绳下八行。青龙浮刹柱,白马对祠场。
树踊金银色,莲开日月光。东西分闬庑,左右控池隍。
瑞叶擎朝露,祥花送晚香。天衣随劫拂,仙梵逐风扬。
忽有三空士,来宣七觉芳。银函承宝帙,玉札下雕章。
辟牖青云外,披轩紫□傍。山川横地轴,辰象丽天□。
□□□□□,□绳待慈航。
唐代:武三思
辽水千年会忆归。缑山杳杳翔寥廓,辽水累累叹城郭。
经随羽客步丹丘,曾逐仙人游碧落。迢迢碧落断氛埃,
霞堂云阁几重开。欲寻东海黄金灶,仍向西山白玉台。
九皋独唳方清切,五里惊群俄断绝。月下分行似度云,
风前飏影疑回雪。风前月下路漫漫,水宿云翔去几般。
宛转能倾吴国市,裴回巧拂汉皇坛。琴中作曲从来易,
鼓里传声有甚难。夜夜恒飞银汉曲,朝朝常饮玉池澜。
别有闻箫出紫烟,还如化履上青天。霜毛忽控三神下,
玉羽俄看二客旋。燕雀终迷横海志,蜉蝣岂识在阴年。
莫言一举轻千里,为与三山送九仙。
唐代:武三思
喻筏知何极,传灯竟不穷。弥天高义远,初地胜因通。
理诣归一处,心行不二中。有无双惑遣,真俗两缘同。
摘叶疑焚翠,投花若散红。网珠遥映日,檐铎近吟风。
定沼寒光素,禅枝暝色葱。愿随方便力,长冀释尘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