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网

张煌言

张煌言

张煌言(1620—1664年),字玄著,号苍水,鄞县(今浙江宁波)人,汉族,南明儒将、诗人,著名抗清英雄。崇祯时举人,官至南明兵部尚书。后被俘,遭杀害,就义前,赋《绝命诗》一首。谥号忠烈。其诗文多是在战斗生涯里写成,质朴悲壮,表现出作家忧国忧民的爱国热情,有《张苍水集》行世。张煌言与岳飞、于谦并称“西湖三杰”。清国史馆为其立传,《明史》有传。1776年(乾隆四十一年)追谥忠烈,入祀忠义祠,收入《钦定胜朝殉节诸臣录》。 ►的诗文全集

生平

早年时期

  1620年(明万历四十八年)七月八日,张煌言出身于一个官僚家庭,西元父张圭章,1624年(明天启四年)举人,曾任山西盐运司判官,官至刑部员外郎。母赵氏,于张煌言十二岁时病卒,故一直跟随在父亲身边长大。张煌言少年时期就胸怀大志,为人慷慨并且喜爱讨论兵法之道。

  1636年(明崇祯九年),张煌言十六岁参加县试,并考察骑射,张煌言射三箭皆中靶,与他一起应试的人没有不惊叹的。

  1642年(明崇祯十五年),张煌言考中举人。当时,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烽火已燃遍全国,明朝的统治岌岌可危,于是朝廷开始重视培养文武兼备的人材,张煌言虽考文举,但仍须加试一些战事急需的武备科目。在考试时,朝廷“以兵事急”,令考生“兼试射”,而张煌言竟“三发皆中”,使在场者十分惊服。加之他平日留心时局,“慷慨好论兵事”,故周围的人们对他更加敬重。

南下拒敌

  1645年(清顺治元年、明弘光元年),清军大举南下,连破扬州、南京、嘉定、杭州等城。宁波城中文武官员有的仓惶出逃,有的策划献城投降。二十五岁的张煌言,挺身而出,投笔从戎。当时,刑部员外郎钱肃乐等率众集会于府城隍庙,张煌言毅然参加,倡议勤王,集师举义。并奉表到天台请鲁王朱以海北上监国。授翰林修撰。后清军破钱塘,随鲁王逃至浙闽沿海,入据舟山。

  1646年(清顺治三年、明隆武元年)五月,大清征南大将军贝勒博洛乘虚突破钱塘江,绍兴、杭州、义乌、金华等城相继失守,南明宗室乐安郡王、楚亲王、晋平郡王在金华殉国。鲁王则在石浦守将张名振护卫下自台州出海到达舟山,张煌言随即赶回鄞县故里,与老父、继母、妻儿子女诀别,追随鲁王一行至舟山。但舟山总兵、隆武帝所封肃虏侯黄斌卿却拒绝接纳,鲁王只得逃往福建长垣。不久,鲁王去厦门,张名振留舟山待机。张煌言与张名振待局势稍定后,重返浙东与舟山地区,组织招募义军。而张煌言被鲁王加授右佥都御史之官职。

  1647年(清顺治四年、明永历元年),清苏松提督吴胜兆欲在苏州反正,起事前联络定西侯张名振支持。张煌言劝张名振援吴胜兆,张名振遂命张煌言为监军,徐孚远副之。于四月初六自岑江(即舟山岑港)出发。不料四月十三日在崇明岛外遇风暴而大败。总督浙直水师户部左侍郎沈廷扬、总兵蔡聪(黄斌卿之妻舅)等将领十余人上岸后被清军俘获,于七月初三就义。而张煌言也因飓风吹翻船舶,陷入清军之手七天,找到机会逃出到了海上。在途经黄岩时,又被追赶的清军包围并以箭射之,张煌言率领数骑突出包围,自此他更加努力练习骑射。并在浙东招募集结义军于上虞县平冈寨屯田拒守。其时,当地的多个山寨经常劫掠民众,唯独张煌言与王翊让他们的部下不要扰民,深得民众拥护。

张煌言的诗文

清秋忆从弟嘉言原文

明代:张煌言

秋声萧瑟到空山,怅望惊鸿去不还!离别紫荆生死际,平安黄犬有无间。

寒蚩织月思千缕,孤鹤巢云影半关。多少长林摇落态,独怜愁绪未能删!

苦饥原文

明代:张煌言

登彼三神山,慨焉思遐举。芦荻风萧萧,白石不可煮。

绝粒固所宜,踌躇伤徒侣。骧首视乌鸢,青天嚇腐鼠。

不念山中人,瓶罄亦罍耻,岂乏稻粱谋,卑栖因铩羽。

安得有蕨薇,疗饥待明主!

雨中寒甚 再叠前韵原文

明代:张煌言

浮云何意结层阴,海气朝来越浸淫。谁解催花能节鼓,岂逢寒食欲悬鬵!

春衣褦襶还如铁,岛树槎枒转似金。可是大荒犹杀运,难将燮理佐当今?

赋赠东山子祷雨端阳有应三首 其三原文

明代:张煌言

「繁露」春秋说大雩,谁怜五日欲无襦!杯中似有栾巴酒,洒作千家摄水符。

暑雨舟中遣闷 分得「柴」字原文

明代:张煌言

扁舟蒸暑闷难排,况复霉霖气欲埋。岂意薰风能解愠,乍来好雨足开怀。

炎云向晚多于岫,病骨兼愁渐似柴。忽忆采莲人已去,荷香十里趁芒鞋。

和定西侯张侯服留题金山原韵六首 其五原文

明代:张煌言

白草黄沙笑雁臣,衣裳鳞介已非真。岂知捧翟犹宾粤,未必分茅可擅闽!

南国羽书氛欲净,西京露布墨应新。上游谁拥龙骧节,日毂亲扶出汉津?

长相思 中夜闻筝原文

明代:张煌言

炙凤笙,弹鹅筝,弄入阳关第几情,铜壶滴漏明。

一更更,一星星,都是商声与羽声,离人不忍听!

山居即景四首 其一原文

明代:张煌言

结茅在山椒,面面皆丛薄;独坐微凉生,高情欲采绿。

闰元宵排律十四韵原文

明代:张煌言

献岁杓频指,良宵箭独稠;东皇添玉历,南陌驻银钩。

蓂荚应双吐,椒花已两浮;小年灯市永,午夜漏声悠。

月令初中节,风光第几筹?蟾辉看倍皎,莺语听全流。

复拟传柑会,偏宜秉烛游;流黄连夕怨,拾翠隔旬愁。

柳弱先披拂,梅寒故逗遛;乾坤分正闰,夷夏辨春秋。

只此尊天统,因之念帝忧;耗磨何足论,伏腊岂相谋!

金钥方重辟,银缸可再篝?香尘还冉冉,歌吹几时收!

湖心亭书壁原文

明代:张煌言

风吹野火火不灭,老鸮夜啼山鬼泣;菰蒲秋晚闇汀洲,断树残枝不堪折。

苏公堤上衰草黄,愁云惨淡锁垂杨;家家夜雨鸣砧杵,处处秋声欲断肠。

空有好花簪不得,万条弱柳垂金色;红尘埋杀合欢枝,春风自解同心结。

翡翠堂前明玉珰,佳人云散泣莲芳;至今惟有湖心月,犹自娟娟上粉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