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网

沈括

沈括

沈括(公元1031~1095年),字存中,号梦溪丈人,北宋浙江杭州钱塘县(今浙江杭州)人,汉族。北宋科学家、政治家。仁宗嘉佑进士,后任翰林学士。晚年在镇江梦溪园撰写了《梦溪笔谈》。我国历史上最卓越的科学家之一。精通天文、数学、物理学、化学、地质学、气象学、地理学、农学和医学、工程师、外交家。 ►的诗文全集

  七月,沈括起程回国,据沿途地理形势、风俗民情画撰为《使契丹图抄》,献给朝廷。因出使有功,沈括被提拔为淮南、两浙灾伤州军体量安抚使;十月,权发遣三司使。次年十月,拜为翰林学士、权三司使。

弹劾被贬
  熙宁九年(1076年)十月,王安石罢相,吴充继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沈括到丞相府汇报政务,吴充问及免役法,沈括建议减免穷人的役钱,吴充赞同并上疏汇报给神宗。十一月,沈括再次上书要求减免下户役钱,并建议朝廷将旧有的差役法和现行的免役法有机结合起来,实行“差雇并行”。沈括的这个观点是在王安石罢相后才提出的,对免役法的态度前后出现了微妙的变化,这就给反对他的人提供了口实。

  熙宁十年(1077年),侍御史蔡确以依附大臣(吴充)、越权言事(免役法归司农寺负责)、前后态度不一等理由弹劾沈括。七月,沈括被罢去三司使、翰林学士,贬为起居舍人、集贤院学士、知宣州。

  元丰元年(1078年),神宗打算起用沈括为知制诰、知潭州,蔡确再次上书,指责沈括“反复无常、附会大臣,被贬不足一年,不宜擢升”,诏命被撤回。元丰二年(1079年)七月,沈括复职龙图阁待制、知审官院。

戍守西夏
  元丰三年(1080年),沈括改知延州,兼任鄜延路经略安抚使,抵御西夏。到了延州,沈括以朝廷所赐之钱买酒,召集边民子弟开展骑马射箭活动,并亲自给优胜者敬酒祝贺,边境百姓群情踊跃。活动持续了一年,沈括从中选拔出精锐之士,充实到边防部队,延州军队的声威远超其他州府。

  元丰四年(1081年)十月,蕃部数万人进攻边关要塞顺宁寨,沈括派少将景思谊、屈理带三千兵马进攻蕃军;接着命前锋李达领千人出击,携带十万人的军粮,宣称鄜延路总帅沈括将亲自率军督战。蕃兵不知虚实,军心涣散。宋军乘势进攻,攻下磨崖寨,得男女万人,牛羊三万。

  十一月,奉命西讨的河东兵十二将率军东还,经过鄜延,沈括抓住时机,命部将在绥德城炫耀武力,声称宋廷已任命沈括兼领河东十二将的兵力,不日即兴兵西讨。驻守的西夏军闻讯前来打探,果见大队人马聚集,声势浩大,信以为真,连夜弃城而逃。沈括兵不血刃的拿下了浮图、吴堡、义合。

沈括的诗文

寄永嘉王博士原文

宋代:沈括

十万櫜鞬临易水,五营旗鼓出中山。去年今日西岑别,回首吴山梦寐间。

延州柳湖 其二原文

宋代:沈括

汉使雕阴道,秦关白翟宫。山川红旆里,日明翠微中。

社后寒犹峭,春残草木浓。花前江国兴,并觉此时同。

归计原文

宋代:沈括

住山人少说山多,空只年年忆薜萝。不是自心应不信,眼前归计又蹉跎。

十松亭原文

宋代:沈括

空堂无人日长哦,风松助我涧云和。苍颜古木喜相似,爱子亦有淩云柯。

欢然相对默终日,意得那须言强多。我身未得从心老,嗟尔系此成蹉跎。

游山门原文

宋代:沈括

溪水激激山攒攒,苍崖腹封壁四环。一门中嚂俯惊澜,造物为此良有源。

坡颠窍塞沦九渊,吐吞龙螭殆非然。又疑猛将血战还,斩此欲守规为门。

至今惨恻风夜寒,杀气袭水为屈盘。山重地僻道路偏,此境安得与祸连。

反复不得意所安,将必有理愧莫原。山川幽深适素尚,辙蹂万坚穷跻骞。

生平所更了可记,怪特若此殆未观。崆峒地首久茫昧,自此稍欲信所传。

排云径上淩巀薛,力弱盛恐乘以蹎。西光戛戛下岩壑,取酒更为山留连。

幽人篇 其二原文

宋代:沈括

天边梦来情满床,梦短数觉宵苦长。起坐作琴舞闺倡,占珑水中月茫茫。

幽人篇 其三原文

宋代:沈括

蜘蛛做网着屠苏,蜻蜓故来晕罗襦。醮君柏酒情莫疏,无情可能学哺鸪。

幽人篇 其一原文

宋代:沈括

幽人步影啭春阳,情多无那不成章。恨楼未高着鞭望,南陌无人但垂杨。

海州观放鹘搏兔不中而飞去原文

宋代:沈括

秋霜濯空林,暮日在峰顶。冥冥起长风,稍稍绝遗影。

骁禽值猛搏,俯取不待顷。岂非求者乖,矫翮成远聘。

未能谢榛莽,那用遽悼悻。此心竟可怜,得失未宜病。

自题水阁绝句原文

宋代:沈括

三间水阁贾耘老,一首佳词沈会宗。无限当时好风月,如今总属绩溪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