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网

汪藻

汪藻

汪藻(1079~1154)北宋末、南宋初文学家。字彦章,号浮溪,又号龙溪,饶州德兴(今属江西)人。汪谷之子。先世籍贯婺源,后移居饶州德兴(今属江西)。早年曾向徐俯、韩驹学诗,入太学,喜读《春秋左氏传》及《西汉书》。崇宁二年(1103)进士,任婺州(今浙江金华)观察推官、宣州(今属安徽)教授、著作佐郎、宣州(今属安徽)通判等职。《全宋词》录其词4首。 ►的诗文全集

文学创作

  汪藻早年曾向徐俯学诗,中年以后又拜韩驹为师,然而,他的诗却不沾江西诗派习气而近似苏轼。诗作多触及时事,寄兴深远。如《己酉乱后寄常州使君侄四首》中:“百年淮海地,回首复成非”、“诸将争阴拱,苍生忍倒悬”、“只今衰泪眼,那得向君开”,郁愤至深,似得力于杜甫。《桃源行》一首,于王维韩愈刘禹锡王安石同题之后,别开生面。“那知平地有青春,只属寻常避世人”,足见其立意新颖。写景诗如《春日》,也曾传诵一时。

  汪藻擅长写四六文,南渡初诏令制诰均由他撰写。行文洞达激发,多为时人传诵,被比作陆贽。《皇太后告天下手书》、《建炎三年十一月三日德音》是其代表作。孙觌序其集时推重他为大手笔,说他“闳丽精深,杰然视天下”。宋高宗把自用的白团扇赏赐给他,并亲书赠以“紫诰仍兼绾,黄麻似六经”十字。

汪藻的诗文

次韵蔡天任十首 其六原文

宋代:汪藻

关西老将争捐躯,帐下健儿思草枯。谁能捐粟百万斛,乞与绕树南飞乌。

尽心堂为张丞相题原文

宋代:汪藻

道林岳麓天下无,下有万顷之重湖。群山奇变水清泻,紫气合沓来中区。

张公扶持宇宙了,天与此境为公娱。烟云冲融几席上,幻出百态供朝晡。

那知公亦寓焉耳,胸中炯炯如冰壶。平生忠孝心铁石,不磨要与兹山俱。

向来卜筑营草木,汲汲可笑平泉愚。何如坐以眼为界,卷藏云梦吞衡巫。

主人归来头正黑,剑履未给黄门扶。我虽忘世世不尔,唾手行取东西都。

谁云古今不相及,今见谢傅东山图。

次韵蔡天任十首 其一原文

宋代:汪藻

江头山色旧所爱,倒影玉海空嶙峋。尔来处处作媚妩,似与世争眉黛新。

从吴禹功借徐铉小篆帖以诗还之原文

宋代:汪藻

六书散浮云,篆籀世不数。陵夷到草隶,差别几四五。

人皆逐曾玄,不复知父祖。中间尤可笑,鸡鹜纷去取。

孰为鲁漆书,况说周石鼓。阳冰虽晚出,妙意得千古。

后来继者谁,骑省人最许。明窗出小轴,惊叹手为拊。

平生筝笛耳,惯见沐猴舞。一登韶濩堂,方信有干羽。

援毫极摹仿,涴壁类儿女。秋蛇已成癖,老腕徒自苦。

卷书还归公,祇自愧韩愈。

新安石砚原文

宋代:汪藻

冰蚕吐茧抽银忽,仙女鸣机号月窟。云绡裂断掷残繻,沦入空山作尤物。

中书君老不任事,蛛网陶泓空俗骨。故令玉质傲松腴,万缕秋毫聊出没。

舟行三首 其二原文

宋代:汪藻

水底藻迷淡晓,树头叶振凋年。未许梅悬玉乳,先教橘噀冰泉。

芳美亭原文

宋代:汪藻

东风不世情,幽谷渠亦至。谁分玄都种,为我作春事。

朝来花气暖,诗眼先自醉。祇愁贪结子,零落烟雨际。

闻今新蹊成,有酒且频置。

陪诸公游文雅台憩法云寺二首 其二原文

宋代:汪藻

向来卜幽期,此乐真隽永。行寻野航渡,俯玩云水影。

追随两玉人,妙语时灌顶。平生访古意,到此方一骋。

所欣俱秃翁,王事废朝请。且同陶渊明,莲社对宗炳。

晴轩纳野色,秋思浩千顷。忽惊梨枣村,身堕白鸥境。

飘零惬胜会,老大惜馀景。况当风露辰,病鹤最先警。

留连净名室,坐阅篆香冷。还寻野田归,草树斜复整。

有酒当再来,悠悠讵能省。

陪诸公游文雅台憩法云寺二首 其一原文

宋代:汪藻

旅泊值秋晚,登临良亦佳。高台始基谁,未觉岁月遐。

维梁汉宠弟,非复莩附葭。鸣鞭白云上,宝髻翻千鸦。

樽前第词客,坐使屈宋衙。秖今竟何有,芜没荒烟斜。

秦墟仆翁仲,楚俗悲章华。空馀古招提,老庞伴丹霞。

花气侵客袂,松声满邻家。凄凉劫灰地,半似篁竹遮。

坐久雁横野,炊烟映檐牙。似闻睢阳曲,尚作儿童哗。

惜无斗酒酬,水厄空尝茶。

次韵周圣举四首 其三原文

宋代:汪藻

弃甲高于熊耳山,大弨挂壁更须弯。从今江北江南柳,莫遣行人取次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