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网

人物生平

  韩邦奇,生于明宪宗成化十五年(1479),卒于世宗嘉靖三十四年(1556),终年七十七岁。出身官宦家庭,其父韩绍宗,官至福建按察副使。邦奇为其次子,兄邦彦,弟邦靖、邦翊。

  正德三年(1508),韩邦奇与弟韩邦靖同举进士,负有重名,时称“关中二韩”,历官吏部考功主事、升员外郎。正德九年(1514),任浙江按察司佥事。任职期间,宦官王堂等至浙江,四处搜刮民财,强征富春江的鱼产、富阳一带的茶叶,邦奇愤而作民歌《富春谣》:

  富阳江之富,富阳江之茶,鱼肥卖我子,茶香破我家。采茶妇,捕鱼夫,官府拷掠无完肤……山摧茶亦死,江枯鱼始无。于我!山难摧,江难枯,我民不可苏!

  王堂指控韩邦奇作歌怨谤。帝怒甚,下诏入狱,朝臣上书营救,后被革职。嘉靖八年(1535),为山西巡抚。嘉靖二十三年(1544),宰相周用任其总理全国河道,后升调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不久,升南京兵部尚书。嘉靖二十九年(1549年),五次上书乞请解职获准。

  嘉靖三十四年(1556年)冬发生关中大地震,“声如雷,鸡犬鸣吠”。韩邦奇在地震时掉入火炕灶中,被烧死。南光禄卿马理、郎中薛祖学、员外贺承光、主事王尚礼、进士白大用、御史杨九泽、南祭酒王维桢等同日遇难。由于地震于午夜(子时)发生,多数人还在熟睡之中,所以导致83万人死亡,是中国有记录至今最多人死亡的地震,更是全球历史上死亡人数最高的地震,方圆二千里(800公里)的人口有六成死亡。朝廷追赠其为太子少保,谥恭简。

  韩邦奇有一子韩仲撰,生平事迹不详。

韩邦奇的诗文

临江仙 重阳原文

明代:韩邦奇

蓝水经霜清彻底,玉山遥送青来。寒云浮雨过庭槐。

白衣携酒至,黄菊几枝开。

盛友还逢佳节赏,独怜多病形骸。登临未减昔年怀。

西风齐著力,送我上高台。

踏莎行 韩信庙原文

明代:韩邦奇

高岭连云,繁烟带雨。长杨满路悲风起。将军墓上草萧萧,荒祠白日眠狐鼠。

九里山前,未央宫里。凄凉往事烦胸臆。乌江汾水两悠悠,东流不尽英雄泪。

寄生草 晋阳怀归原文

明代:韩邦奇

晚霜遥、玉垒寒,晚云多、金台迥。想莼鲈、禁不得西风动。

对莺儿、弹不出南薰弄。望烟霞、丢不下东山景。急归来、却早是白头人。

到此时、看破了黄粱梦。

烛影摇红 端午原文

明代:韩邦奇

荷绿翻风,榴红斗日端阳节。湖光百里碧波摇,是处华筵列。

菰角玉红银白,泛金觞、香蒲琼液。綵悬艾虎,锦夺龙舟,佳人豪客。

笑语声諠,谁知此际堪悲咽。骚魂千载尚悠悠,日暮吟湘泽。

几点黄梅雨歇。欲怀古、俄成悽恻。不如醉了,还胜似醒时,免烦胸膈。

驻马听 春思原文

明代:韩邦奇

春思依依。习习和风春昼迟。看他游春,杜甫喜见,春来又怕春归。

耽春不觉鬓如丝。向海棠、还问春消息,燕语莺啼。

碧阑干外,春光有几。

沁园春 重阳原文

明代:韩邦奇

木叶初飞,重楼雁过,又是重阳。有瓶开清洌,樽中酒绿,枝含瘦冷,篱下花黄。

佳节难逢,茱萸细看,剧饮高歌总不妨。君听取,但此身粗健,莫更思量。

古今总是亡羊。漫得失、输嬴梦一场。看龙山事往,夕阳明灭,楚台人去,烟草荒凉。

半瞬流光,百年浮世,回首西风易断肠。对知音,且颓然一醉,山月苍茫。

雁儿落联得胜令 闽中秋邀杨乔夫饮弘治乙夘原文

明代:韩邦奇

斫霜螯,紫蟹鲜。倾秋露,芳樽满。小园中,绿橘垂,疏篱下,黄花绽。

碧亭亭、窗外两峰寒。却不觉、身在瘴江边。金陡潼关道,天台玉瀑泉。

望乡园。万里云山远。且追欢。醉如泥,锦瑟前。

再过禠亭 其一原文

明代:韩邦奇

初去煖风绿柳,重来冷雨黄花。天末数声塞雁,庭前满树寒鸦。

木兰花慢 重阳原文

明代:韩邦奇

碧梧寒景物,呈秋象、好秋光。正玉雁南飞,金风西动,白露含霜。

瓶中茱萸酒绿,东篱下还见菊花黄。试问人间佳节,一年几度重阳。

共知音一醉紫。霞觞得徜徉。便短发、萧萧从渠落帽,也自无妨。

龙山高人已往,看龙山依旧晚苍苍。乐处须开笑口,休思身在他乡。

绵搭絮 边城春到迟原文

明代:韩邦奇

昏昏漠日下荒台。望遥天、极目凄凄,春尽边山花未开。

对寒杯。百感兴怀。家乡万里,白发还催。何处是渭水,秦城雪满,红崖雁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