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网

崔骃

崔骃

崔骃(?—公元92年),字亭伯,涿郡安平(今河北省安平县)人。自幼聪明过人,13岁便精通《诗》、《易》、《春秋》。崔骃博学多才,精通训诂百家之言。少游太学,与班固、傅毅齐名。章帝时,他写了《四巡颂》,颂扬汉朝之德,文辞典美,受到章帝的重视。窦太后当政时,曾经在窦宪府内任主簿。窦宪横暴骄恣,他屡次讽谏劝阻。窦宪不能容忍,便让他出任长岑长,他弃而不任,返归家园,后病逝。 ►的诗文全集

  “如今圣上教导臣下,心质朴实,又有唐之文采。六合怡然融洽,四处行仁义。统一天下之各异,整齐万种不同之品类。使不同成为相同,土器同窖烧制。众生得以治理,功业得以完成。每家都有可以欢乐之事,每人都有值得骄傲之举。武力收起而俎豆遍布,六典陈设而九刑搁置。救济万民,出自平易之路。虽然有力牧之才略,尚父之威容,伊、皋不论,范、蔡何事?大厦建成林木茂盛,不求远方之物则好马休止在厩,阴事终而水宿星藏,场功毕则大火星入。在此之时,处士像山一样多,学者多如川流,衣冠满屋,车辆多如浮云。就像是衡山南面的森林,泰山北面的山麓,伐周长八尺粗的树也不觉稀少,种两手合抱那么粗的树也不觉密。众多无穷,各有所得。彼采其花,我收其实。舍之则藏,是自己所觉。所以守道进取行动,则不推辞执珪且兼柱国之权;以理智静处,则甘心糟糠及安心藜藿。”

  “君子不是不想去做官,只是对以媚态求得举荐感到耻辱;不是不想建立家室,只是讨厌登墙头去搂抱处子。呼喊叫卖,挂旗自表,不会是随和之宝。在世间显耀智慧,以此求得禄位,不是仲尼所行之道。不与同类交往,苟且将就在一起,费力趋时,利益相合便成为朋友。你笑我的埋没,我也为你区区不止地追求而难为情。先人有则我不缺,行有曲径则我不追随。好坏在我自己,随世俗议论。本来就将利用天生的资质,诵咏上哲的高训;赞颂太平的清风,施行天下的至高顺理。担心我自己不好的德行,勤勉于没有耕耘的百亩田地。骑着我的马缓缓而行等待天命的安排。昔日孔子在夹谷树起威望,晏婴在崔杼发出勇气;曹剧在柯盟上树立节操,卞严打败强敌;范蠡在会稽施展谋略,五员在柏举立功;鲁连用言论退走燕军,色胥一番言辞而保存了楚;唐且以自己花白头发的经历使秦醒悟,甘罗以幼小年纪出使趟;原衰以壶飧显出廉洁,宣孟以束脯施恩德;昊札在丘木结下信义,展季在门前女子前效仿古贞节;颜回在度毂明确仁德,程婴在趟武之事上显出信义。臣实不能将自己排在这些有德者之中,只是私下羡慕古人的才德。”元和中,肃宗开始遵循古礼,巡视四方山岳。崔骃上《四巡颂》以称颂汉德,辞藻十分典雅美妙,由于内容太长所以不收录于此。皇帝很喜好文章,自从见了崔骃的颂之后,常常感慨赞叹,对侍中窦宪说:“卿知道崔骃吗?”窦宪回答说:“班固多次对我说起过他,但没有见过。”皇帝说:“公爱班固而忽视崔骃,这是叶公好龙。请试着去结识他。”崔骃因此拜访窦宪。窦宪拖着鞋迎出门来,笑着对崔胭说:“亭伯,我是奉韶结交公,公为何自我轻视呢?”于是便请他进来奉为上客。不久,皇帝来到窦宪家,当时崔骃正好在窦宪家,皇帝听说后想要召见他。窦宪进行劝谏,认为不应与普通人相见。皇帝领悟道:“我能使崔骃朝夕在身旁,何必在此见面!”正要给他加官,皇帝却驾崩了。

崔骃的诗文

袜铭原文

两汉:崔骃

机衡建子,万物含滋。黄钟育化,以养元基。长履景福,至于亿年。

皇灵既祐,祉禄来臻。本支百世,子子孙孙。

车右铭原文

两汉:崔骃

择御卜右,采德用良。询纳耆老,于我是匡。惟贤是师,惟道是式。

箴阙旅贲,内顾自敕。匪皇其度,匪愆其则。越戒敦俭,礼以华国。

车左铭原文

两汉:崔骃

虞夏作车,取象机衡。君子建左,法天之阳。正位授绥,车不内顾。

尘不出轨,鸾以节步。彼言不疾,彼指不躬。渊览于道,永思厥中。

三言诗原文

两汉:崔骃

屏九皋,咏典文。披五素,耽三坟。

安封侯诗原文

两汉:崔骃

戎马鸣兮金鼓震,壮士激兮忘身命。被兕甲兮跨良马,挥长戟兮彀强弩。

樽铭原文

两汉:崔骃

惟岁之元,朝会奉樽。金罍牺象,嘉礼具陈。献酬交错,万国咸欢。

六安枕铭原文

两汉:崔骃

枕有规矩,恭一其德。承元宁躬,终始不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