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网

申时行

申时行

申时行(1535年-1614年),字汝默,号瑶泉,晚号休休居士。明代大臣。明朝中南直隶苏州府长洲(今江苏苏州)人 。嘉靖四十一年殿试第一名,获状元。历任翰林院修撰、礼部右侍郎、吏部右侍郎兼东阁大学士、首辅、太子太师、中极殿大学士。 ►的诗文全集

  自万历十三年起,申时行便公开与言官对阵了。这年,御史张文熙上疏,历数从前的阁臣专恣自断的四种表现:各部各院都设《考成簿》,记录官吏功过,送内阁考察升降;吏部、兵部挂选官员,都得经内阁认同;督抚巡接办事,无不密谒内阁大臣请教;内阁首辅奉诏拟旨,独自行事。申时行上疏论争,对前三条,他认为是内阁的职权范围许可的,内阁中有徇私舞弊的可罢黜,但若因有一、二个阁臣徇私舞弊就把内阁的职权削弱,未免因噎废食。对最后一条,他说内阁首辅奉诏拟旨,曾无专断之举,都同内阁其他大臣商议。神宗觉得申时行讲得有理,遂绌张文熙之议不用。

  此后,言官与申时行的矛盾冲突更加激烈,内阁其他大臣也卷入。“高启愚案”是言官与阁臣争斗的典型事例之一。

  御史丁此吕上疏揭发礼部侍郎高启愚主持南直隶乡试时,出题《舜亦以命禹》,是劝进张居正当皇帝。神宗将他的奏疏批示申时行处理。申时行说:"丁此吕以这种暖昧问题陷人于死罪,臣恐谗言接踵而至,不是清明王朝所应有的。"吏部尚书杨巍秉承申时行心意,建议将丁此吕贬出京师,神宗采纳。这下,惹怒了众言官,给事中、御史王士性、李植等纷纷上疏弹劾杨巍阿申时行意,蔽塞言路。神宗又觉得他们讲得有道理,诏令罢免高启愚,丁此吕留任。申时行见状,遂与杨巍一同上疏辞官。内阁大臣余有丁、许国上疏反对留任丁此吕,许国是申时行的好友,采取一致行动,也上疏辞官,向神宗施加压力。于是,神宗乃维持原来的判决,贬丁此吕出京。言官们群起攻击许国,申时行奏请按情节轻重惩治众言官。言官们与阁臣更加对立,有如水火。

  皇储问题

  神宗的长子是朱常洛,他的母亲王氏是慈圣皇太后的侍女,一次,神宗去朝见母后,遇上了王氏,一时冲动,临幸了她,遂有朱常洛。但神宗并不喜欢王氏,也不爱她生的朱常洛。朱常洛4岁那年上,神宗宠爱的郑贵妃生下了朱常洵,子以母贵,朱常洵倍受神宗的宠爱,神宗意欲立他为皇储。废长立少,是不合乎封建礼法的,公卿大臣怕神宗真的走这步棋,遂推内阁首辅申时行为首,联名上疏,请立朱常洛为皇储。神宗置之不理。

申时行的诗文

恭题黑兔图应制原文

明代:申时行

梁苑驯游日,周京率舞时。重阴符水德,千载表宸禧。

似与阳乌并,还将雾豹疑。玉衡光乍掩,县圃色全移。

应制题黄台莲二首 其二原文

明代:申时行

芙蓉为

应制题黄台莲二首 其一原文

明代:申时行

九疑山下分奇种,百子房中吐瑞姿。朵朵黄云团羽盖,为迎金母下瑶池。

茅亭看菊原文

明代:申时行

小结茅斋掩荜门,翛然风物似山村。一丘高卧身仍健,三径新锄菊尚存。

丽色盈盈开锦障,幽香冉冉注清尊。谁知摇落风霜候,偏荷栽培雨露恩。

娄东荆石公饷菊赋谢原文

明代:申时行

一水能通贯月槎,九秋偏赠傲霜花。琼枝濯濯深含露,紫艳丛丛细吐霞。

开傍松轩成晚节,分来蓬岛是仙葩。试论禁苑追陪日,何似园林乐事赊。

晨起观荷花原文

明代:申时行

水榭临文漪,晨㬢出旸谷。宛彼芙蕖花,嫣然媚初旭。

焕若丹霞敷,晔如锦云簇。秾艳复芬馡,可以娱心目。

须臾日渐中,敛华閟清馥。匪乏倾阳姿,将无避炎燠。

舒卷固有时,昕晡递相续。努力爱朝晖,寸阴如尺玉。

小园初植牡丹结亭垂就忽放一花时逼长至原文

明代:申时行

新除药圃结亭台,倾国奇葩忽自开。霜后著花还傲菊,春前破萼

小园看芙蓉原文

明代:申时行

西园试咏邺中词,正及朱华冒绿池。绰约偏多临水态,逍遥独抱拒霜姿。

吴姬晓镜临妆早,楚客霞裳集锦迟。最爱秋江留晚色,尽教白首醉琼卮。

题御扇所画鹡鸰葵兰原文

明代:申时行

花萼楼前过鹡鸰,群飞相逐总含情。非关原上秋声急,自傍林间淑景鸣。

影散瑶阶葵日午,音调玉管蕙风清。当时集木称奇瑞,何似仪庭应圣明。

落花八首 其四原文

明代:申时行

繁华过眼若为情,独倚雕栏数落英。朱户月来虚弄影,玉阶星陨不闻声。

惊鸿雒浦游魂远,飞燕朝阳舞态轻。几日啼将春色换,教人错恨树头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