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网

汪广洋

汪广洋

汪广洋(? ~1379),江苏高邮人,字朝宗,明朝初年宰相,重臣。汉族。元末进士出身,通经能文,尤工诗,善隶书。朱元璋称赞其“处理机要,屡献忠谋”,将他比作张良、诸葛亮。年少时跟随太祖朱元璋起义反元,被朱元璋聘为元帅府令史、江南行省提控,受命参与常遇春军务。明朝建立后,先后担任山东行省、陕西参政、中书省左丞、广东行省参政、右丞相职务。受封忠勤伯。洪武十二年(1379年),因受胡惟庸毒死刘基案牵连,被朱元璋赐死。著有《凤池吟稿》、《淮南汪广洋朝宗先生凤池吟稿》。《明诗综》收其诗三十一首。 ►的诗文全集

人物生平

  少年生活

  汪广洋年少时曾跟随余阙学习,通经能文,工诗歌,擅长篆、隶大书。性格庄严稳重,为人宽和自守。早年曾客居太平(今安徽当涂县)。

  尾随太祖

  至正十五年(1355年)朱元璋渡过长江,攻下采石矶,召汪进见,汪进呈“高筑墙,广积粮”之策略。汪广洋担任元帅府令史、江南行省提控职务。设置正军都谏司后,升任都谏官,并相继调升为行省都事、中书省右司郎中。不久任骁骑卫事,辅助常遇春管理军务。

  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常遇春攻下赣州,汪为留守,任江西行省参政。

  仕途生涯

  洪武元年(1368年),山东平定,太祖朱元璋以汪广洋廉明持重,命他管理行省,安抚、接纳新来归附者,百姓感到十分安定。这一年,汪广洋被召入宫任中书省参政。洪武二年(1369年),出任陕西参政。洪武三年(1370年),李善长患病,中书省无官,汪广洋被召为左丞。当时右丞杨宪专权断事,汪广洋对他的态度模棱两可,但仍然被他所忌恨。于是杨宪唆使御史弹劾汪广洋极不孝顺母亲。太祖朱元璋切责汪广洋,将他放逐回乡。杨宪再次奏劾,汪广洋被迁徙海南。洪武三年(1370年)七月,杨宪被诛后,太祖朱元璋召还汪广洋。这年冬天,朱元璋封他为忠勤伯,食禄三百六十石,并诰词中称他善理繁难事务,且屡献忠策,将他比作张子房、孔明。李善长因病辞官后,朱元璋便以汪广洋为右丞相,参政胡惟庸为左丞相。因汪广洋提不出什么建议,时间一久,被贬为广东行省参政。但太祖朱元璋内心始终善待汪广洋,又将他召为左御史大夫。洪武十年(1377年)又授汪为右丞相。然而汪广洋沉溺酒中,与胡惟庸同为丞相,只是随波逐流,保持官位而已。太祖朱元璋也多次告诫他。洪武十二年(1379年)十二月,因刘基为胡惟庸毒死一案遭中丞涂节上奏,朱元璋问及此事,广洋回说不知。朱元璋大怒,斥责广洋朋党欺君,将广洋贬谪海南。当船行到太平时,朱元璋追究其在江西包庇朱文正,在中书省又不揭发杨宪阴谋等罪过,下诏赐毒而死。

参考资料:

1、《明史·汪广洋传》

墓葬

  据《高邮州志》记载:“相公坟,不详其名、代,或曰,丞相汪广洋坟也,其坟方三十余亩,在城西十五里茅塘港口。”茅港的相公坟为汪广洋坟只是一种说法,州志没有定论。临清博物馆馆长魏辉认定汪广洋的墓在临清八岔路镇杨二庄村西300米汪广洋家族墓群中。

  汪广洋墓是在2009年12月文物普查中发现并证实的。其依据:一是《汪氏族谱明宰相后裔卷二》载:洪武二十五年(1392),汪广洋长子子持为避牵连,推柩携子侄由山东福山迁至馆陶县杨二庄僦(音就,意租)屋而居,并将公之柩隐葬。

  二是此墓为圆形砖室穹窿顶墓,为明代墓葬,墓葬出土墓志一方,上有书写但不清晰字迹若干,隐约可见“洋”字,该墓发现遗骨两具,经鉴定为一男一女,其中男墓主人遗骨位置杂乱。由此可以推断,该墓为二次迁葬。

  三是汪广洋的墓与其后裔墓位置排列符合葬制风水习俗,而且与族中德高年长者的口传位置非常吻合。魏馆长自豪地说,汪广洋墓的发现,弥补了历史对于汪广洋葬于何处的空白,对研究明丞相汪广洋提供了最为有力的佐证。

参考资料:

1、《明史·汪广洋传》

汪广洋的诗文

到星源闻子敬王指挥得众心且番阳有归附意赋诗为赠原文

明代:汪广洋

歙山群倚翠云梯,仰见长城堞雉齐。陆抗已闻羊祜德,伏波安受子阳稽。

松堂夜色摇书幌,板屋寒更送鼓鼙。还忆肩舆旧游地,江东形胜似巴西。

宣城道中二首 其一原文

明代:汪广洋

雨花台下承明发,尽日王维画里行。到此溪山愈幽绝,令人想见谢宣城。

送参政蔡思贤奉使西蜀原文

明代:汪广洋

酌君白玉杯,赠君黄金鞭。君当远行迈,听我歌短篇。

维蜀控西土,相去何绵绵。铜梁倚白日,巫峡横青天。

周原开沃壤,万壑成奔川。文翁昔领校,风俗为之迁。

武侯继秉国,纲纪乃秩然。由来蜀故老,念之如在焉。

君今肃将命,礼义重所专。冠盖宛相远,照耀江之边。

澄江上新鲤,碧树当离筵。君行壮远别,慷慨薄云烟。

兹事信足美,高谊良可宣。聊因写馀兴,浩歌秋风前。

次清河县原文

明代:汪广洋

淮河水流汨汨清,到县都无二里程。兵后人家颇相得,采鱼屯种日为生。

江上十首 其一原文

明代:汪广洋

庐山万八千丈高,江水日夜送波涛。看山饮水自成趣,何用长竿钓巨鳌。

远怀原文

明代:汪广洋

老亲独往京城日,贱子复上西江槎。菽水暂虽离膝下,关河可奈渺天涯。

千岩古木啼鹃鸟,一路东风过楝花。遥想小儿初学语,月终应是望回家。

君子慎所择原文

明代:汪广洋

君子慎所择,结交当结心。苟不易所守,忧患实相任。

在昔管鲍氏,友爱殊独深。意气一见许,乃能轻万金。

桓桓松与柏,托根泰山阴。玄冬冰霰集,郁郁自成林。

维泽有兰茝,苾芬思可纫。岂比榛蘖丛,凋瘁易相寻。

所以君子交,愈久愈足钦。吐词罄肝胆,炯然同照临。

夫何庸俗徒,徇习等浮沈。兹意邈难写,浩歌弹素琴。

岭南残腊遣怀原文

明代:汪广洋

一麾长忆出南京,万里车书载笔行。驿路通关疑陇蜀,人家濒海似蓬瀛。

三冬地暖花争发,半夜鸡鸣潮又生。公馆莫言岑寂甚,草虫啾唧到天明。

豫章南楼原文

明代:汪广洋

适意缘清景,驰思属早秋。眷焉临胜地,暂尔憩南楼。

楚岫云中出,章江树杪流。凉蝉汎声响,细草没归愁。

鼓角三边壮,襜帷五月留。谁知放歌者,脉脉寄沧洲。

奉旨赋天泽润兵渡江之初原文

明代:汪广洋

采石矶头一苇过,远驱云雾逐星河。九江水阔鱼龙盛,万国春初雨露多。

香挹旗旄纷綵色,恩流草木藉光和。洗兵会值崇文教,那用重赓夜宿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