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网

杨素

杨素

杨素(544年—606年8月31日),字处道。汉族,弘农华阴(今属陕西)人。隋朝权臣、诗人,杰出的军事家、统帅。 他出身北朝士族,北周时任车骑将军,曾参加平定北齐之役。他与杨坚(隋文帝)深相结纳。杨坚为帝,任杨素为御史大夫,后以行军元帅率水军东下攻陈。灭陈后,进爵为越国公,任内史令。杨广即位,拜司徒,改封楚国公。去世后谥曰景武。 ►的诗文全集

  公元595年(开皇十五年)三月,仁寿宫建成,隋文帝至仁寿宫。时值天热,“役夫死者相次于道,杨素悉焚除之”。其残暴程度令人发指。此前隋文帝先派高颎前去视察,高颎据实回报:“颇伤绮丽,大损人丁”,隋文帝心中不悦。待隋文帝至仁寿宫,见宫殿如此奢华,大怒道:“杨素殚民力为离宫,为吾结怨天下。”杨素惶恐无比,担心受责备,一时束手无策,便向封德彝请教。封德彝为人邪辟,多阴谋,便对杨素说:“公勿忧,俟皇后至,必有恩诏。”杨素即于北门拜见独孤皇后说:“帝王理当有一些行宫、别墅,现在天下太平,我们仅仅修造了这么一座宫殿,哪里就谈得上浪费了呢!” 次日,隋文帝果召杨素问之,独孤皇后则在傍为杨素辨解:“杨公知道我们夫妇年老,没有地方娱乐,盛饰此宫,难道不是忠孝吗?”结果杨素不但没有获罪,反而被赐钱百万,锦绢三千段。从此,杨素更得隋文帝的信任。而杨素则恃财凌物,对众人多有凌侮,唯独重赏了帮其大忙的封德彝。封德彝从此成为杨素的心腹,杨素常与其议论宰相职务,终日忘倦,还抚其床说:“封郎必当据吾此座。”封德彝在杨素的推荐下,被隋文帝擢升为内史舍人。

大破突厥

  自开皇初年起,隋采纳长孙晟之谋,一直对突厥施用离间计,使其内部长期混战不休。公元597年(开皇十七年),隋文帝允许都兰可汗之弟突利可汗娶隋安义公主为妻,并故意予以优厚礼遇,借以离间都兰可汗。都兰可汗果被激怒,乃断绝朝贡,多次骚扰隋边。

  公元599年(开皇十九年,《隋书·杨素列传》记载为十八年,有误)二月,突利可汗奏报都兰可汗制造攻城器械,准备攻击大同城(在今内蒙乌拉特前旗东北)。隋文帝命汉王杨谅为元帅(实际未亲临前线),以杨素出灵州(治回乐,今宁夏灵武西南),尚书左仆射高颎出朔州(治善阳,今山西朔县),上柱国燕荣出幽州(治蓟县,今北京城西南),三路进击突厥。
都兰可汗得知隋军来攻,与达头可汗结盟,合兵掩击突利可汗。四月,杨素军在灵州以北地区与达头可汗部遭遇。在此之前,隋将在与突厥交战时,因担心突厥彪悍的骑兵来往冲杀,都采用战车、骑兵和步兵相互交叉配合的阵法,阵外四周遍设鹿角、蒺藜等物,骑兵留在最里面。杨素认为:“这只是巩固防御的途径,而不是夺取胜利的方法。”于是抛弃这种自我保守的落后阵法,改变战术,下令各军摆开骑兵阵势。

杨素的诗文

赠薛播州诗 其十二原文

隋代:杨素

所欲栖一枝,禀分丰诸已。园树避鸣蝉,山梁过雌雉。

野阴冒丛灌,幽气含兰芷。悲哉暮秋别,春草复萋矣。

鸣琴久不闻,属听空流水。

赠薛播州诗 其十一原文

隋代:杨素

养病愿归闲,居荣在知足。栖迟茂陵下,优游沧海曲。

古人情可见,今人遵路躅。荒居接野穷,心物俱非俗。

桂树芳丛生,山幽竟何欲。

赠薛播州诗 其九原文

隋代:杨素

汉阴政已成,岭表人犹蠹。弹冠比方新,还珠总如故。

楚人结去思,越俗歌来暮。阳乌尚归飞,别鹤还回顾。

君见南枝巢,应思北风路。

赠薛播州诗 其十原文

隋代:杨素

北风吹故林,秋声不可听。雁飞穷海寒,鹤唳霜皋净。

含毫心未传,闻音路犹夐。唯有孤城月,徘徊独临映。

吊影余自怜,安知我疲病。

赠薛播州诗 其八原文

隋代:杨素

滔滔彼江汉,实为南国纪。作牧求明德,若人应斯美。

高卧未褰帷,飞声已千里。还望白云天,日暮秋风起。

岘山君傥游,泪落应无已。

赠薛播州诗 其七原文

隋代:杨素

荏苒积岁时,契阔同游处。阊阖既趋朝,承明还宴语。

上林陪羽猎,甘泉侍清曙。迎风含暑气,飞雨凄寒序。

相顾惜光阴,留情共延伫。

赠薛播州诗 其六原文

隋代:杨素

自余历端揆,缉熙恧时彦。及尔陪帷幄,出纳先天眷。

高调发清音,缛藻流馀绚。或如彼金玉,岁暮无凋变。

余松待尔心,尔筠留我箭。

赠薛播州诗 其五原文

隋代:杨素

有帛贲丘园,生刍自幽谷。尘芳金马路,澜清凤池澳。

零露既垂光,清风复流穆。倾盖如旧知,弹冠岂新沭。

利心金各断,芬言兰共馥。

赠薛播州诗 其四原文

隋代:杨素

道昏虽已朗,政故犹未新。刳舟洹水济,结网大川滨。

出游迎钓叟,入梦访幽人。植林离各树,开荣岂异春。

相逢一时泰,共幸百年身。

赠薛播州诗 其十三原文

隋代:杨素

秋水鱼游日,春树鸟鸣时。濠梁暮共往,幽谷有相思。

千里悲无驾,一见杳难期。山河散琼蕊,庭树下丹滋。

物华不相待,迟暮有馀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