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素
杨素(544年—606年8月31日),字处道。汉族,弘农华阴(今属陕西)人。隋朝权臣、诗人,杰出的军事家、统帅。 他出身北朝士族,北周时任车骑将军,曾参加平定北齐之役。他与杨坚(隋文帝)深相结纳。杨坚为帝,任杨素为御史大夫,后以行军元帅率水军东下攻陈。灭陈后,进爵为越国公,任内史令。杨广即位,拜司徒,改封楚国公。去世后谥曰景武。 ►的诗文全集
直到仁寿末,杨素不再处理事务。隋文帝曾赏赐王公以下的人射箭,杨素名列第一,隋文帝亲将外国进贡来的金精盘,价值万两,赐给了杨素。
助广登基
公元604年(仁寿四年),杨素跟随隋文帝驾临仁寿宫,隋文帝又多次赏赐宴席。等到隋文帝病重,杨素和兵部尚书柳述、黄门侍郎元岩等人入宫侍候。当时皇太子杨广住在宫内的大宝殿,怕隋文帝有什么不好的消息须要预先防备,于是亲自写了一封信,封好送出来问杨素。杨素记下宫外的形势,来报告太子。宫人却将回信误送到了隋文帝的住处,隋文帝见信大怒。这时,隋文帝宠爱的陈贵人又说太子对她无礼。隋文帝于是大发脾气,要召见已废的皇子杨勇。
太子与杨素谋划对策,杨素假传圣旨派东宫的士兵入宫守卫,出入都由宇文述、郭衍决定,又命令张衡守候隋文帝的病情。隋文帝就在这天晚上驾崩了,因此朝廷内外有很多非议。
公元604年(仁寿四年),隋文帝驾崩后,杨广登基,派车骑将军屈突通带着隋文帝的诏书,召杨谅回朝。杨谅知有异,不听从遂起兵反叛。杨谅命蠕蠕天保占领蒲州,烧断了河桥,又派王耳冉子率领几万人与他合力防守。杨素率领五千轻骑前去偷袭,他先隐蔽在渭口,夜间悄悄渡河,黎明时发动进攻,蠕蠕天保大败而逃,王耳冉子因害怕而开城投降。杨广下诏书召回杨素。
起初,杨素出发之前就计算过几天可以打败敌人,结果不出所料。杨广又拜杨素为并州道行军总管、河北安抚大使,率领几万人讨伐杨谅。当时晋州、绛州、吕州州城都被杨谅守住,杨素各派两千人去牵制他们。杨谅命令赵子开拥十余万之众,占领了所有的道路,盘踞在高壁,摆开五十里的战阵。杨素命令部将带兵正面对敌,自己则率领一支队伍潜入霍山,沿着悬崖深谷前进,直捣叛军老巢,一举击败了他们,杀死杀伤的数以万计。杨谅所任命的介州刺史梁修罗驻守在介休,梁修罗听说杨素来了,非常害怕,弃城而逃。杨素继续前进,到达清源,离并州还有三十里。杨谅率领部将王世宗、赵子开、萧摩诃等将近十万人马,前来迎战,杨素又打败了他们,活捉了萧摩诃。杨谅退守并州,杨素进兵包围了他,杨谅无计可施,非常窘迫,只好投降,其余党羽也都一一铲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