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网

杨素

杨素

杨素(544年—606年8月31日),字处道。汉族,弘农华阴(今属陕西)人。隋朝权臣、诗人,杰出的军事家、统帅。 他出身北朝士族,北周时任车骑将军,曾参加平定北齐之役。他与杨坚(隋文帝)深相结纳。杨坚为帝,任杨素为御史大夫,后以行军元帅率水军东下攻陈。灭陈后,进爵为越国公,任内史令。杨广即位,拜司徒,改封楚国公。去世后谥曰景武。 ►的诗文全集

  还军,杨素因战功卓著被进爵郢国公,邑三千户,真食长寿县千户。以其子杨玄感为仪同,杨玄奖为清河郡公。赐物万段,粟万石,加以金宝,又赐陈主妹及女妓十四人。杨素又上言:“乡里名叫‘胜母’,孝子曾子就不进去;叛逆之人王谊,以前曾分封于郢地,臣不想和他一样。”于是改封越国公。同年六月,拜纳言之职位;公元590年(开皇十年)七月,转内史令。

  江南自东晋以来,世家士族一直欺压寒门庶族。隋灭陈统一中国后,南方士族豪强因对隋实行的限制政策不满,便利用民间对隋欲移民关中流言的惊恐心理,乘机煽动叛乱。十年十一月,婺州(治今浙江金华)汪文进、越州(治今浙江绍兴)高智慧、苏州沈玄侩等均举兵反隋,自称天子,署置百官。蒋山(今南京钟山)李忮、乐安(今浙江仙居西)蔡道人、温州沈孝彻、泉州(治今福州)王国庆等,都自称大都督,起兵攻陷州县,反乱大抵遍及原陈属地。其规模大者数万人,小者数千人,互相呼应,残杀隋朝官吏。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式,隋文帝遂命杨素为行军总管率军平叛。

  杨素率军由杨子津(今江苏扬州南)渡江,首先击破叛军朱莫问(自称南徐州刺史)于京口(今江苏镇江)。继而击败晋陵(今江苏常州)顾世兴,顾世兴率其都督鲍迁等再战,杨素击破之,俘鲍迁以下三千余人。又进击无锡叶略,平之。时沈玄侩、沈杰等等正围攻苏州,刺史皇甫绩屡战不利,杨素军赶到将其击败,沈玄侩逃至南沙人陆孟孙处,杨素进击陆孟孙于松江,大破之,生擒陆孟孙、沈玄侩。黟、歙叛军沈雪、沈能据栅自守,又攻拔之。

  高智慧(自称东扬州刺史)率部据守浙江(今钱塘江)东岸营垒,屯据要害,周围百余里,船舰千艘,遮盖江面,鼓噪而进。子总管来护儿建议:“吴人累锐,利于在舟楫作战。必死的贼寇,难与争锋。您暂且严阵以待,切勿与其交锋,请借我奇兵数千,悄悄渡过江,攻破他们的巢穴,让他们退无所归,进不得战,这是韩信破赵的计策。”杨素纳其言,并命其率轻型战船数百艘,偷渡浙江,以奇兵突袭,并焚烧高智慧后方营垒,使其恐惧不安;杨素则乘机率军从正面突击,大败高智慧军。尔后,杨素派行军总管史万岁率军二千人进攻婺州,自率主力由海道追击逃入海中的高智慧,直趋温州。高智慧来战,杨素将其击败,俘数千人。而后又平定蔡道人、汪文进。杨素在温州击败沈孝彻后,便由陆路转向天台、临海(今属浙江),继续追击反隋散兵,前后战斗达一百多次。高智慧退守闽、越。

杨素的诗文

赠薛播州诗 其十二原文

隋代:杨素

所欲栖一枝,禀分丰诸已。园树避鸣蝉,山梁过雌雉。

野阴冒丛灌,幽气含兰芷。悲哉暮秋别,春草复萋矣。

鸣琴久不闻,属听空流水。

赠薛播州诗 其十一原文

隋代:杨素

养病愿归闲,居荣在知足。栖迟茂陵下,优游沧海曲。

古人情可见,今人遵路躅。荒居接野穷,心物俱非俗。

桂树芳丛生,山幽竟何欲。

赠薛播州诗 其九原文

隋代:杨素

汉阴政已成,岭表人犹蠹。弹冠比方新,还珠总如故。

楚人结去思,越俗歌来暮。阳乌尚归飞,别鹤还回顾。

君见南枝巢,应思北风路。

赠薛播州诗 其十原文

隋代:杨素

北风吹故林,秋声不可听。雁飞穷海寒,鹤唳霜皋净。

含毫心未传,闻音路犹夐。唯有孤城月,徘徊独临映。

吊影余自怜,安知我疲病。

赠薛播州诗 其八原文

隋代:杨素

滔滔彼江汉,实为南国纪。作牧求明德,若人应斯美。

高卧未褰帷,飞声已千里。还望白云天,日暮秋风起。

岘山君傥游,泪落应无已。

赠薛播州诗 其七原文

隋代:杨素

荏苒积岁时,契阔同游处。阊阖既趋朝,承明还宴语。

上林陪羽猎,甘泉侍清曙。迎风含暑气,飞雨凄寒序。

相顾惜光阴,留情共延伫。

赠薛播州诗 其六原文

隋代:杨素

自余历端揆,缉熙恧时彦。及尔陪帷幄,出纳先天眷。

高调发清音,缛藻流馀绚。或如彼金玉,岁暮无凋变。

余松待尔心,尔筠留我箭。

赠薛播州诗 其五原文

隋代:杨素

有帛贲丘园,生刍自幽谷。尘芳金马路,澜清凤池澳。

零露既垂光,清风复流穆。倾盖如旧知,弹冠岂新沭。

利心金各断,芬言兰共馥。

赠薛播州诗 其四原文

隋代:杨素

道昏虽已朗,政故犹未新。刳舟洹水济,结网大川滨。

出游迎钓叟,入梦访幽人。植林离各树,开荣岂异春。

相逢一时泰,共幸百年身。

赠薛播州诗 其十三原文

隋代:杨素

秋水鱼游日,春树鸟鸣时。濠梁暮共往,幽谷有相思。

千里悲无驾,一见杳难期。山河散琼蕊,庭树下丹滋。

物华不相待,迟暮有馀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