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网

  晒经巨石面西有一龛3尊佛像,佛像面东有一级级的台阶,每级台阶阶壁上都雕有一龛连一龛的小佛像,巨石的南面和北面雕有多龛较大的佛像。巨石上共雕刻有佛像700多尊,由于年代久远,佛像已经风化。据当地老百姓讲,石上曾经盖有亭子,1933年毁于战火。

章怀寺

  四川仪陇县东北边合作乡的西侧与巴中交界处有一座风景秀丽、气势磅礴的名山叫天平山,主峰海拔700米,蜿蜒巴仪间,纵横数十里,山势雄奇幽邃,险绝无比。自唐宋以后,在山的主峰修建了章怀寺。从此章怀寺便取代了天平山名而著称于周围各县。

  相传李贤被贬后流放到穷乡僻壤、不毛之地的的仪陇天平山,筑茅庵草舍以栖身,餐野果山泉以果腹。但仍不荒废学业,日夜苦读群书。他有感于父皇崩逝,母后乖情,便作了流传千古的《黄台瓜辞》。这首辞不久传入京城长安,武则天得知后认为触犯了她的威严,忌心遂起,乃派遣使者金吾将军赴天平山,令李贤自尽。

  武则天身故后,李贤被追封为章怀太子。宋代开始在李贤流落的巴中、仪陇界寓所修建庙宇,以表追念之情,庙宇即称为“章怀寺”。元、明、清各代历经兴衰,如今看到断壁残垣的章怀寺古庙旧颜,系明代成化年间的建筑。从前庙宇分作前殿、正殿、后殿、左右配殿,在章怀寺的主配殿中,除供奉释迦牟尼、韦驮、四大天王、文昌、瘟祖诸神像外,还专门塑有则天皇太后和李贤太子泥身鎏金像,安放在国母殿内。

太子岩

  距章怀寺200多米的山岩边,有一尊光滑突起的大岩石。活像一朵神奇的巨型蘑菇从天而降,寄生在险峻陡峭的山岩上。相传昔日李贤太子只身居处山上,每当晨曦初露的时刻,他就起床盥洗,捧书来到石上,面对旭日诵吟诗文。顽石东侧天生一道向内凹陷的悬崖,崖壁正中有一石洞,四周无路可入,仅飞鸟方能栖身其间,远远望去,犹如一方银白色的大镜屏,悬挂在章怀寺的山岩边,人称此岩为“太子岩”。

  太子洞镶嵌在太子岩壁之中,而太子岩又依附于章怀山之东侧边沿,洞与岩,岩与山,互相衬托。太子岩顶端的圆形大岩石,朝夕亲吻着大自然的风霜雨雪,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顽石表面逐渐变成了灰黑色,石上草木不生,仅长着一些苔藓植物。紧靠岩石外沿绕行一周,约莫180余步,石顶正中有“普陀院”三字,字径33厘米以上,横行排列,周围题诗不少,皆为游人手迹,其中有一首七言诗句写道:

李贤的诗文

黄台瓜辞原文、翻译及赏析

唐代:李贤

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
一摘使瓜好,再摘使瓜稀。
三摘犹自可,摘绝抱蔓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