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网

吴镇

吴镇

吴镇(1280—1354),元代画家。字仲圭,号梅花道人,尝署梅道人。浙江嘉善人。早年在村塾教书,后从柳天骥研习“天人性命之学”,遂隐居,以卖卜为生。擅画山水、墨竹。山水师法董源、巨然,兼取马远、夏圭,干湿笔互用,尤擅带湿点苔。水墨苍莽,淋漓雄厚。喜作渔父图,有清旷野逸之趣。墨竹宗文同,格调简率遒劲。与黄公望、倪瓒、王蒙合称“元四家”。精书法,工诗文。存世作品有《渔父图》、《双松平远图》、《洞庭渔隐图》等。 ►的诗文全集

生平

  吴镇祖名吴泽,字伯常,南宋时从汴梁(河南开封)移家至嘉兴,定居浙江嘉兴魏塘(今浙江嘉善魏塘)。吴镇年少好剑术,成年后与其兄吴瑱同受业于毗陵(今江苏武进)柳天骥学习易经,自此韬光养晦,讲天人性命之学,坚持高尚志气,不与众人和同,贯通儒、道、释三教,达生知命。长住魏塘,深居简出。为人抗简孤洁,一生清贫,高自标青,隐居不仕,与达官贵人很少往来。曾在村塾中教书,于钱塘等地卖卜。
吴镇十八九岁开始学画,年轻时游历杭州,吴兴,饱览太湖风光。开眼界,长见识,大自然的真山真水,启迪了他创作灵感。吴镇于六十八岁〔至正七年(1347年)〕侨寓嘉兴春波门外(今嘉兴市城区)春波客舍,专写墨竹。时与友人会于精严寺僧舍,心仪佛门,始自称“梅沙弥”。四年后回到魏塘,殁前自选生圹,自书碑文:“梅花和尚之塔”。墓在今梅花庵侧。

  其工诗文书法,绘画题材多为渔父、古木、竹石之类,善画山水、梅花。草书学巩光,山水师法董源、巨然而又独出机杼,以雄强笔法辅以丰富墨法,自有一种苍茫沉郁、古厚纯朴之气。精写竹,师李衎,晚年则专写墨竹。墨竹宗文同,为文同后又一大家。善于用墨,淋漓雄厚,为元人之冠。兼工墨花,亦能写真。同以竹掩其画,镇以画掩其竹。其画虽势不能夺,唯以佳纸笔投之,欣然就几,随所欲为,乃可得也。诗词风格简劲奇拔,感情真挚,常以比兴自吐胸臆,接近陶潜诗风,外示平淡而内实郁愤。书法能结合王羲之怀素之长而自具面目。每作画往往题诗文于其上,或行或草,墨沈淋漓,诗、书、画相映成趣,时人号为“三绝”。其画风对明清山水画的发展,有较大影响。他与王蒙、黄公望倪瓒齐名,并称为元四家。

  相传吴镇本与盛懋比门而居,四方以金帛求盛画者甚众,而吴之门阒然。妻子颇笑之。曰:“二十年后不复尔。”后果如其言。

  吴镇事迹收录于《画史会要》《清河书画舫》《六研斋笔记》《容台集》《仓螺集》。 墨迹今存世的有《双桧平远图》轴(台湾故宫博物院藏)、《渔父图》轴(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渔父图》卷(美国佛利尔美术馆藏)、《长松图》轴(南京博物院藏)、《草书心经》卷(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等。其风竹刻石,陈列在嘉兴南湖烟雨楼,其八竹碑及草书《心经》碑陈列于嘉善梅花庵。又有《梅道人遗墨》2卷,系后人辑录的其诗和题跋。

吴镇的诗文

忆馀杭 其二 龙潭暮云原文

元代:吴镇

三塔龙潭,古龙祠下千年迹,几番残燬喜犹存。静胜独归僧。

阴森一径松杉直。楼阁层层曜金碧。祈丰祷旱最通灵。

祠下暮云生。

赵千里画原文

元代:吴镇

猗欤千里诸王孙,画图犹见二李存。盘回虚阁凌空起,苍郁长林来雨繁。

仙姬仙客居绝境,试展殊觉晴云翻。持向故山茅屋底,咫尺却拟蓬莱根。

李昭道春江图原文

元代:吴镇

晴江一望春山高,日光荡漾翻银涛。白云冉冉向空落,长天漠漠归鸿号。

岸上垂杨覆瑶草,征帆直指长安道。蛟龙不动两耳清,花落莺啼人自老。

鸱夷当日溯烟波,凉风万里来天河。李侯久向层冥去,丹青散逸将如何?

宣和当日珍藏固,三百馀年撚指过。危君不让米南宫,置之武库尤加护。

米元晖画卷原文

元代:吴镇

烟光与山色,缥缈想为容。不知山色澹,为复烟光浓。

虎儿断入图画中,凭阑展卷将无同。但令绝景长在眼,从渠绝霭随春风。

题青山碧筱图原文

元代:吴镇

青山白云绕,碧筱苍烟迷。幽人日无事,坐听山鸟啼。

鸟啼有真趣,对景看山随所遇。乾坤浩荡一浮鸥,行乐百年身是寄。

米友仁画卷原文

元代:吴镇

元章笔端有奇趣,时洒烟云落缣素。峰峦百叠倚晴空,人家掩映知何处。

归帆直入青冥濛,曲港荷香有路通。更爱涪翁清绝句,相携飞上蓬莱宫。

水竹山居图原文

元代:吴镇

结茅山阴溪之曲,最爱轩窗对修竹。四时谡谡动清风,三径萧萧戛寒玉。

也知一日不可无,彼且恶乎免尘俗。夜深飞梦绕湘江,廿五清弦秋水绿。

自题画原文

元代:吴镇

枝枝自参差,叶叶无限量。不根而自生,换却诸天相。

水墨梅松兰竹四友图原文

元代:吴镇

砚池漠漠墨吐汁,苍髯呼风山鬼泣。涛声破梦铁骨冷,露影漙空翠毛湿。

徂徕百亩老云烟,湖山九里甘萧瑟。何当置此明窗下,长对诗人弄寒碧。

李成江村秋晚原文

元代:吴镇

咸熙画图无与共,传世希微爱者众。二李之后已寥寥,宣和当日尤珍重。

新图一旦落人间,神宫寂寞何时还。经营意匠出尘表,上下五百谁能攀。

水回中有渔舟泊,山顶崇台招白鹤。篱根浮出水潺潺,万竹琳琅奏天乐。

霜飞木落一天秋,栖禽向晚声啾啾。柳溪错认渊明宅,过桥岂是王弘俦。

景色萧条如太古,路僻村深贮烟雾。分明再见辋川人,芜词何敢轻为附。

清容自是鉴赏家,持将却向天之涯。几回试展未能去,落尽庭前无数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