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网

  后来,吐蕃君臣果然相互猜忌。699年(圣历二年),吐蕃内乱,论钦陵被诛杀,其弟赞婆率部降唐。武则天闻讯后,命郭元振与河源军大使夫蒙令卿率骑兵前往迎接。

治理凉州

  700年(久视元年),吐蕃大将麹莽布支入寇凉州,被凉州都督唐休璟击退。郭元振也因参与军机,被封为主客郎中。

  701年(长安元年),郭元振升任凉州都督、陇右诸军州大使。当时,凉州南北不过四百多里,突厥、吐蕃常来侵扰,凉州军民深以为苦。郭元振到任后,在南部边境的硖口修筑和戎城(今甘肃古浪),在北部边境的沙漠中设置白亭军(今甘肃民勤东北),控制了凉州的交通要道,将凉州边境拓展了一千五百里。从此,突厥、吐蕃的兵马再也无法到州城侵扰。

  郭元振又让甘州刺史李汉通实行屯田政策,充分利用当地的河流土地从事农业生产。此前,凉州地区的谷子每斛高达数千钱,而屯田后,一匹细绢就可以换到数十斛粮,积存的军粮可供数十年之用。

  郭元振擅长安抚、统治百姓,在凉州任职的五年中,深受当地各族百姓敬仰,并且法令严正,军纪严明,使得治下牛羊遍野,路不拾遗。

都护安西

  706年(神龙二年),郭元振改任左骁卫将军、检校安西大都护。后来,突骑施首领乌质勒部落强盛,表示愿意与唐朝通和,郭元振便到突骑施牙帐商议军事事宜。当时,天降大雪,郭元振立于帐外,与乌质勒会谈。大雪愈积愈厚,郭元振足不移地,而乌质勒因年老体弱,不耐严寒,会谈结束后竟被冻死。乌质勒的儿子娑葛认为是郭元振设计害死父亲,打算率兵袭击唐军。副使御史中丞解琬闻讯,劝郭元振连夜逃走。郭元振道:“我以诚心对待他们,又有什么可以怀疑和害怕的呢!再说我们都在他们的势力范围之内,就算是想逃走,又能逃到哪里去呢?”

  次日,郭元振身穿素服前往吊唁,半路上遇到娑葛的士兵。敌军没料到郭元振会来,也不敢轻举妄动,忙说是来迎接他的。郭元振走进帐中,吊唁赠礼,哭得非常悲伤,并留下帮助料理丧事。娑葛被郭元振的诚意打动,向唐朝派去使者,进献良马五千、骆驼二百、牛羊十余万。不久,朝廷任命郭元振为金山道行军大总管。

郭震的诗文

子夜四时歌六首 其二 冬歌原文

唐代:郭震

帷横双翡翠,被卷两鸳鸯。婉态不自得,宛转君王床。

王昭君三首 其三原文

唐代:郭震

闻有南河信,传言杀画师。始知君念重,更肯惜蛾眉。

杂曲歌辞 春江曲原文

唐代:郭震

江水春沈沈,上有双竹林。竹叶坏水色,郎亦坏人心。

纸窗原文

唐代:郭震

偏宜酥壁称闲情,白似溪云溥似冰。
不是野人嫌月色,免教风弄读书灯。

光囊花原文

唐代:郭震

开花空道胜於草,结实何曾济得民。
却笑野田禾与黍,不闻弦管过青春。

东郊赋诗原文

唐代:郭震

今日出东郊,东郊好春色。
青青原上草,莫放征马食。

题龙华山原文

唐代:郭震

昔年曾到此山来,百鸟声中酒一杯。
最好寺边开眼处,段文昌有读书台。

老卒原文

唐代:郭震

老来弓剑喜离身,说着沙场更怆神。
任使将军全得胜,归时须少去时人。

宿渔家原文、翻译及赏析

宋代:郭震

几代生涯傍海涯,两三间屋盖芦花。
灯前笑说归来夜,明月随船送到家。

春江曲原文

唐代:郭震

江水春沉沉,上有双竹林。竹叶坏水色,郎亦坏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