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网

庖丁解牛原文、翻译及赏析

先秦:庄周

原文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梁惠王说:“好啊!我听了庖丁的这番话,懂得了养生的道理了。”

注释
(1) 庖(páo)丁:名丁的厨工。先秦古书往往以职业放在人名前。文惠君:即梁惠王,也称魏惠王。解牛:宰牛,这里指把整个牛体开剥分剖。
(2) 踦(yǐ):支撑,接触。这里指用一条腿的膝盖顶牛。
(3)砉(huā)然:砉,又读xū,象声词。砉然,皮骨相离的声音。向,通”响“。
(4)騞(huō)然:象声词,形容比砉然更大的进刀解牛声。
(5)桑林:传说中商汤时的乐曲名。
(6)经首:传说中尧乐曲《咸池》中的一章。会:指节奏。以上两句互文,即“乃合于桑林、经首之舞之会”之意。
(7)嘻:赞叹声。
(8)盖:通“盍(hé)”,何,怎样。
(9)进:超过。
(10)官知:这里指视觉。神欲:指精神活动。
(11)天理:指牛的生理上的天然结构。
(12)批大郤:击入大的缝隙。批:击。郤:空隙。
(13)导大窾(kuǎn):顺着(骨节间的)空处进刀。
(14)因:依。固然:指牛体本来的结构。
(15)技经:犹言经络。技,据清俞樾考证,当是“枝”字之误,指支脉。经,经脉。肯:紧附在骨上的肉。綮(qìng):筋肉聚结处。技经肯綮之未尝,即“未尝技经肯綮”的宾语前置。
(16)軱(gū):股部的大骨。
(17)割:这里指生割硬砍。
(18)族:众,指一般的。
(19)折:用刀折骨。
(20)发:出。硎(xíng):磨刀石。
(21)节:骨节。间:间隙。
(22)恢恢乎:宽绰的样子。
(23)族:指筋骨交错聚结处。
(24)怵(chù)然:警惧的样子。
(25)謋(huò):象声词。骨肉离开的声音。
(26)委地:散落在地上。
(27)善:通”缮“,修治。这里是拭擦的意思。
(28)养生:指养生之道。

相关成语

①游刃有余:现代人使用它来比喻技术熟练高超,做事轻而易举。
②目无全牛:一般用来指技艺达到极其纯熟的程度,达到得心应手的境界。
③踌躇满志:文中是悠然自得,心满意足的意思。踌躇,一般用于形容犹豫不决的样子。踌躇满志,指对自己取得的成就洋洋得意的样子。
庄周生平简介_庄周个人成就_庄周轶事典故

庄周

庄子(公元前369-公元前286年),名周,汉族,宋国蒙(今河南省商丘市东北梁园区蒙墙寺村)人,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庄子祖上系出楚国公族,后因吴起变法楚国发生内乱,先人避夷宗之罪迁至宋国蒙地。庄子生平只做过地方漆园吏,因崇尚自由而不应同宗楚威王之聘。老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者。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代表作品为《庄子》以及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

猜您喜欢

辛丑八月旧庖丁雍姓携南皮相南小画四帧索题口占应之 其二原文

清代:翁同和

相君垂老意侵寻,见猎依然喜不禁。犹忆殿廊同夜直,竟裁疏槁写寒林。

辛丑八月旧庖丁雍姓携南皮相南小画四帧索题口占应之 其一原文

清代:翁同和

鹿床归卧好湖山,忽蹑长虹去不还。看取弱毫挥涩纸,淋漓生气满尘寰。

谒金门 捷南宫 引见日用西洋法写照·绘家无意着绿 暗合前朝故事

近现代:魏元旷

宫漏静。初看玉阶花影。日角欣瞻龙表整。归佩趋薇省。

私计华年正永。祗觉羞簪红杏。看取绿衣新入镜。面目留教证。

予寓家龟溪赋廪郡故事郡将始至及其将行皆一原文

宋代:王洋

房湢斋庖间翠铺,环山环水绿云扶。
不知几许中人产,支慧居前后阿枢。

予寓家龟溪赋廪郡故事郡将始至及其将行皆一原文

宋代:王洋

官供粥饭是官身,一岁三逢陌上春。
应有得闲人笑我,苦因何事去来频。

题中兴碑后有感鲁公故事原文

清代:王世琛

白发萧萧走贼营,丹心原不恋余生。谁将旧德投豺虎,翻道君王用老成。

九日修故事访南山 崖间有前太守所作水调歌头 率尔次韵原文

宋代:万某

卷尽风和雨,晴日照清秋。南山高处回首,潇洒一扁州。

且向飞霞瀹茗,还归云间书院,何幸有从游。随分了公事,同乐与同忧。

少年事,湖海气,百尺楼。萧萧华发,归兴只念故山幽。

今日聊修故事,□岁大江东去,应念我穷愁。不但莼鲈□,杜若访芳洲。

水调歌头(九日修故事访南山 崖间有前太守所作水调歌头 率尔次韵)原

宋代:万某

卷尽风和雨,晴日照清秋。南山高处回首、潇洒一扁州。且向飞霞沦茗,还归云间书院,何幸有从游。随分了公事,同乐与同尤。
少年事,湖海气,百尺楼。萧萧华发、归兴只念故山幽。今日聊修故事,口岁大江东去,应念我穷愁。不但莼鲈口,杜若访芳洲。

法曲献仙音 仲恕倩其夫人吴重画金带围故事以寿阶青 余艳而赋之原

清代:奭良

淡借眉黄,轻分靥紫,雅胜沉香亭畔。一缕中萦,五纹旁簇,平山那时曾见。

想写韵人多暇,凝妆搦湘管。

对芳畹。朵云开、绚红层叠,心蕊细、香入色丝合绾。

盛迹久销沉,却英英、飞上罗扇。谩说丰台,便瑶台、无此仙瓣。

待天花法雨,指点玲珑长伴。

和东坡守汝阴祷雨张龙公祠得小雪会饮聚星堂用欧公故事原文

宋代:释居简

六花萼萼都无叶,万花斗白都输雪。缓飘微霰止还集,急趁回风飞欲绝。

山固无愁鬓先老,竹非为米腰频折。乡来囊萤本同调,今夕风灯不愁灭。

僧窗处处茶烟湿,渔舟个个纶竿掣。老坡不犯汝南令,粲如晴午裁新缬。

乾坤荡荡无畛畦,比类区区空琐屑。雾沉云重记葳蕤,雨收风拾书轻瞥。

肯为忠臣六月飞,剩烦太史从头说。粗人金帐暖如春,诗人布衾冷如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