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网

兰亭集序 / 兰亭序原文、翻译及赏析

魏晋:王羲之

原文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不知老之将至 一作:曾不知老之将至)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1、 动词,往,到达。例:所之既倦。
2、代词,回指上文中的事。例:以之兴怀。
3、结助,取消句子独立性。例:夫人之相与。
4、 结助,定语标志。例:极视听之娱。
5、 音节助词,衬足四个音节。例:暮春之初。
(八)犹
1、还,而且,仍然。例: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2、好像。例:亦犹今之视昔

通假字
趣舍万殊 “趣”通“趋”或“取”, 趋向,取向。
悟言一室之内 “悟”通“晤”,面对面。

成语
群贤毕至:指贤能者齐集,济济一堂,都会聚在这里。毕:全。
崇山峻岭:崇:高;峻:山高、陡。岭:山。字面意义:高大险峻的山岭。崇山峻岭:形容山高大、险峻,十分陡峭。
茂林修竹:修:长。茂密高大的树林竹林。
放浪形骸:放浪:放纵;不受拘束;形骸:人的形体、形迹。指行为不受世俗礼法的约束;旷达豪爽。
情随事迁:情况变了,思想感情也随着起了变化。
游目骋怀:游目:远眺;骋怀:放开胸怀,往远处想。纵目四望,开阔心胸。
感慨系之:感:感触;慨:慨叹;系:联结。有所感触,慨叹不已。
俯仰之间:一低头,一抬头的工夫。形容时间极短。

情感

  第一至第二自然段,记叙了集会的时间、地点、事由、人物,由“此地有崇山峻岭”引出四周环境及场面的铺叙,最后由“是日也”领起描写游人的心境,抒发集会的心情。本文第一、二自然段作者对这次宴集环境的描述素淡雅致,摄其神韵,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这些都看出作者快乐的心情和对自然美的热爱之情。

  第三自然段,由兰亭集会联想到现今人们的相处往来,即便为人处世方法各异,静躁不同,但从中提示了人生忧患的来源。首先来自生命本体永不满足的内在欲望,“欣于所遇”便“快然自足”,及其“所之既倦”“感慨系之矣”。其次来自外在世界的流转不定,难以依持,即“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第三来自个体生命的短暂有限,即“修短随化,终期于尽”。最后以“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作结。第三自然段,虽然作者对时光飞逝,人生短暂大发感慨,但字里行间暗含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正因为作者对人生忧患有清醒的认识,才可扬长避短,在有限人生中进行无限的价值创造。

王羲之生平简介_王羲之个人成就_王羲之轶事典故

王羲之

王羲之(303年—361年,一作321年—379年),字逸少,汉族,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祖籍琅琊(今属山东临沂),后迁无锡,晚年隐居剡县金庭(今属浙江)。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其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风格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在书法史上,他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为“二王”。

猜您喜欢

续兰亭会补镇国大将军掾卞迪诗原文

元代:张溥

兹辰暮春初,散策临泉石。云渠引微波,浮觞薄前席。

伊人既已去,古今同一适。眷兹修禊地,遥岑澹空碧。

叶国谅赴兰亭书院山长原文

明代:乌斯道

考槃衡门下,阶前芳草深。方池耀晴旭,遥天堕鸣禽。

之子方诀别,驱车向山阴。山阴予故游,矫首追登临。

崇山俯清旷,回湍激灵襟。风磴石齿齿,孤亭树森森。

达人不可作,咏歌有遗音。流光三十载,再往违素心。

惟将飘飘思,中夜托瑶琴。君子美如玉,于兹遂幽寻。

暮春服单袷,凉飔集冠簪。宴坐云霞谷,徘徊松竹林。

至理忽自得,俛仰无古今。

离别难原文

元代:王哲

游历水云两郡,人休起舞寥。看清轮、认取风飙。晃琼瑶。

嘉气满丹霄。玉花吐、馥郁金莲,馨香二物谁消。随缘从覆焘。

红霞缭绕。翠雾不相饶。时得得,日昭昭。准蓬莱、定信频招。

见空中、彩凤来往,又金童、前捧紫芝苗。此却要、再睹吾颜,除非能、续弦断重调。

劝汝等、各各修持。一去洞天遥。

避乱深山蒙兄宝君寄牡丹数枝鲜妍不减平日始觉茅檐顿有春色感叹之

宋代:王庭圭

乡井彫残屋瓦颓,东风依旧上池台。别来纵值时方乱,春到何曾花不开。

骤觉茅檐堆锦绣,未消翠毂走尘埃。勿云去草草无恶,今日遮藏要草莱。

王舍人生辰作原文

宋代:王庭圭

己巳四月二十四,甲子夜半天门开。是时群星环北斗,一星谪堕人间来。

星精为人不易得,千年孕秀方呈才。笔扛龙门百斛鼎,家传凤阁通银台。

螭头献纳近日月,论事力取天颜回。中兴文武收髦俊,愿公急起乘风雷。

野人指山祝公寿,事业亦与山崔嵬。金房难老自有诀,银编紫笔磨松煤。

喜迁莺 贺人生第三子 尧山堂外纪卷六十六案原文

元代:王特起

古今三绝。唯郑国三良,汉家三杰。三俊才名,三儒文学,更有三君清节。争似一门三秀,三子三孙奇崛。人总道,赛蜀郡三苏,河东三薛。欢惬。况正是,三月风光,好倾杯三百。子并三贤,孙齐三少,但笃三馀事业。文既三冬足用,名即三元高揭。亲朋庆,看宠加三锡,礼膺三接。

兰亭诗二首 其二原文

魏晋:王凝之

烟煴柔风扇,熙怡和气淳。驾言兴时游,逍遥映通津。

续兰亭会补王献之诗原文

元代:王霖

华发宴馀春,微风宿云散。兰皋野气芳,桐冈日初旦。

群贤集崇丘,临流水光涣。酌酒清湍曲,俯泉嘅长叹。

陪张顾二藩伯宴饮樾森楼次伦穗石韵 其二原文

明代:王渐逵

硕望瞻依岭海间,高秋临眺共开颜。好贤水石自清媚,侍宴云霞互往还。

枰局岂堪稽逸驾,茑萝如欲翳重关。光仪玄论多相挹,不负山人再出山。

同区白斋梁毅所江虚谷伦右溪何古林宴饮席中限杜韵三首 其二原文

明代:王渐逵

濛濛竹径压云寒,黯黯微花带雨残。溽暑尽随闲里散,好山宜共静中看。

青灯短榻情何限,白雪阳春和独难。须信市城饶福地,莫将鸡犬羡刘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