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网

两小儿辩日 / 两小儿辩斗原文、翻译及赏析

先秦:列御寇

原文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日,问其故。(辩日 一作:辩斗)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设计意图]

  构成文言文主体的汉字与现代文的字意有近似之处。就从课文的标题来看,古今含义就大致相同。因此,假以耳熟能详的古诗词,启发学生“温故知新”,就可以悟出题旨,并消除学习文言文的畏难情绪,对学好课文充满信心。

  二、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1.畅谈感受,明确方向。

  〖教师〗给出机会让学生畅谈初次接触文言文的感受,并及时归纳和小结,启发学生思考解决学习疑难的方法。

  〖学生〗根据各自已有的经验,提出学习课文的方法。

  2.合作学习,疏通文章。

  〖教师〗提示学生采用适当的方法,把课文读懂、读通顺。

  〖学生〗选取适当的学习方法,通过小组协作,疏通文章。

  3.检查学习效果。

  〖教师〗请学生参考注释,用现代口语复述故事,并根据学生复述的状况进行即席点拨。

  〖学生〗复述故事。

  〖教师〗出示一组选择题,让学生选定两小儿辩斗的焦点,即解开上课之初的问题——“两小儿在争论太阳的什么?”

  〖学生〗通过“写题板”的形式,快速表达各自的选择结果。

  〖教师〗在学生基本读懂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浅谈”对重点词——“笑”的理解,并适时点拨。

  〖师生同步〗借助画面为竹简样式的媒体展示全文,反复诵读,共同感受古文的“韵律美”,以期达到熟读的效果,为深入理解课文铺平道路。

  [设计意图]

  “千里之行”是喻指对课文的深入理解,而“始于足下”是指以让学生读通、读顺、读出滋味为学习文言文的起点。在教师的“陪伴”下,学生动口、动脑,自我磨练诵读古文的能力,同时也感受到诵读古文的乐趣。在多次诵读中,学生既能感悟文言文的特点,又能明确下一步学习的方向。

  三、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1.小组合作,弄清“辩斗”的观点及理由。

  〖教师〗从文言文“简洁”的特点入手,引导学生弄清两小儿“辩斗”的内容,分清“辩斗”的观点和理由。

  〖学生〗通过小组协作,分清“辩斗”的观点和理由。

  2.检查学习效果并品读课文。

  〖教师〗在学生分别汇报两小儿观点和理由的同时,完成板书。并再次指导学生反复品读。

  〖学生〗反复品读,品出对“笑”字的深入感悟。

  [设计意图]

  在合作学习中让学生分清观点和理由,并感受两小儿争论的氛围,激发学生边读边想。在反复诵读之后,促使学生对两小儿之“笑”有深入、独特的感悟。从而明确“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道理,并通过谈论、诵读等形式,展现学生对课文的“个性化感悟”。

  3.尝试性背诵,力争达到“熟读成诵”。(机动环节)

  四、知识无穷,学无止境

  1.解开“辩日”之谜。

  〖教师〗提出“辩日”孰是孰非的问题。

  〖学生〗通力协作,解开“辩日”之谜。

  〖教师〗运用媒体手段“印证”学生的解释。

  2.理性看待“孔子不能决”。

  〖教师〗引导学生谈论对“孔子不能决”的看法。

  〖学生〗针对“孔子不能决”各抒己见,从而感受两小儿的聪明可爱及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设计意图]

  教学中为体现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一目标的落实,精心组织“如何看待孔子不能决”的教学活动,促使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在热烈的讨论之中使学生悟出“知识无穷、学无止境”的道理。

  五、回味“辩日”,师生漫谈

  1.回味“学习历程”,书写心得。

  〖教师〗小结本节课的“学习历程”,启发学生写出各自的收获和体会。

  〖学生〗通过“写题板”的形式,简明小结自己 “个性化”的情感体验。

  2.漫谈体会。

  〖师生同步〗进行高效的思维互动与交流,拓展各自“个性化”的情感体验。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回味本节课的“学习历程”,为的是启发他们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去体验,并用最简洁的表达形式来表达自己的体验。这种体验是自主和个性化的;它始于“辩日”,但期盼孩子们能超越“辩日”水平。

列御寇生平简介_列御寇个人成就_列御寇轶事典故

列御寇

列御寇,名寇,又名御寇(又称“圄寇”“国寇”),相传是战国前期的道家人,郑国人,与郑缪公同时。其学本于黄帝老子,主张清静无为。后汉班固《艺文志》“道家”部分有《列子》八卷,早已散失。

猜您喜欢

大同原牧归后坊道中口占授小儿及曾正原文

明代:吴与弼

斜穿香稻度秋山,细讲残经午始还。幸际时雍身少恙,明朝依旧此开颜。

东游口占授小儿及诸生 其一原文

明代:吴与弼

推窗已喜疏星烂,隔竹犹贪缺月明。素达行云流水趣,琴书又作小春行。

同小儿游山 其二原文

明代:吴与弼

胜地曾经托趣深,和风晴日喜重临。筋骸又老四三载,何限依依怅旧心。

小儿鸣琴原文

明代:吴与弼

竹树交加转午阴,衣冠秩秩夜沉沉。雪泥鸿爪他年梦,记得从容抱此琴。

同小儿游山 其一原文

明代:吴与弼

为爱云山深复深,筋骸粗健强登临。一般真意谁能辨,矫首苍茫独咏心。

昼寝梦小儿鸣琴原文

明代:吴与弼

胜游欲罢动归心,昼梦时听骥子琴。日用只知为善恶,平生不识满籯金。

题芸阁示小儿璿庆原文

明代:吴与弼

幽偏特启芸香阁,阁上工夫忙未忙。从古共忧时易失,前程谁进日无疆。

光风霁月濂溪上,瑞日祥云洛水阳。户牖盘楹思有戒,拳拳馀意托新章。

塔下小立候小儿辈原文

明代:吴与弼

寝起乘风步屧迟,绿阴清昼独吟时。遥空极目青云表,乾鹊声声为阿谁。

同吴正传咏龚岩叟小儿高马图原文

元代:吴莱

北平猿臂久不侯,伏波矍铄空持矛。并州小儿十岁许,双足捷走真骅骝。

金鞍玉勒丝辔络,肉鬣风鬉雪龂腭。郊衢一跃自矜骄,血气未完先躏跞。

汉皇神武驾英雄,西极飞来八尺龙。城东斗鸡尔尚可,碛外鸣剑吾无功。

初阳却照长楸道,白发奚官泣枯草。悠悠翠盖与鸾旗,老矣骅骝那得知。

同吴正传咏龚岩叟小儿高马图原文

元代:吴莱

北平猿臂久不侯,伏波矍铄空持矛。并州小儿十岁许,双足捷走真骅骝。

金鞍玉勒丝辔络,肉鬣风鬉雪龂腭。郊衢一跃自矜骄,血气未完先躏跞。

汉皇神武驾英雄,西极飞来八尺龙。城东斗鸡尔尚可,碛外鸣剑吾无功。

初阳却照长楸道,白发奚官泣枯草。悠悠翠盖与鸾旗,老矣骅骝那得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