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华
张华(232年-300年),字茂先。范阳方城(今河北固安)人。西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藏书家。西汉留侯张良的十六世孙,唐朝名相张九龄的十四世祖。张华工于诗赋,词藻华丽。编纂有中国第一部博物学著作《博物志》。《隋书·经籍志》有《张华集》十卷,已佚,明人张溥辑有《张茂先集》。张华雅爱书籍,精通目录学,曾与荀勖等人依照刘向《别录》整理典籍。《宣和书谱》载有其草书《得书帖》及行书《闻时帖》。 ►的诗文全集
尽忠匡辅
公元290年(永熙元年),晋惠帝司马衷即位,任命张华为太子少傅,与王戎、裴楷、和峤都因有德望被杨骏猜忌,不得参与朝政。
公元291年(元康元年),杨骏被杀后,皇后贾南风将要废黜杨太后,当时群臣在朝堂商议此事,众人大多都顺承旨意,认为太后应该被废黜。只有张华认为应该仿效汉废赵太后为孝成后的例子,贬太后称号,仍然称武皇后,居于别宫。意见不被采纳,于是废太后为庶人。
同年,楚王司马玮受密诏杀害太宰汝南王司马亮、太保卫瓘等人,当时内外兵乱繁起,朝臣都感到恐惧,手足无所措。张华告诉惠帝说:“司马玮矫诏擅自杀害二公,将士仓促行事,认为是国家旨意,所以才听司马玮的。现在陛下可以派特使持幡让外军解除戒严,事件就可平息。”惠帝采纳了张华的意见,司马玮果然兵败。等到司马玮被杀后,张华因首先献谋有功,被拜为右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侍中、中书监,佩戴金印紫绶。张华辞去开府仪同三司之职。
贾谧与贾后共同商量,认为张华出身庶族,儒雅有谋略,往上没有威逼君主的疑虑,往下又是众望所归,打算依靠他总摄朝政,大事咨询于他。但还是犹豫未决,于是询问裴頠的意见,裴頠平时很尊重张华,非常赞成此事。张华于是受到重用,他尽忠国事,辅佐朝政,弥补缺漏,尽管在惠帝昏弱贾后残暴肆虐的时候,但天下仍然安定,这都是张华的功劳。张华怕贾后亲族势力强盛酿成灾祸,于是创作了《女史箴》来讽劝。贾皇后尽管性格凶暴嫉妒,但还是敬重张华。几年后,朝廷追论张华前后的功勋,晋封他的爵位为壮武郡公。张华推让十几次,惠帝下诏敦促开导,张华这才接受。
公元296年(元康六年),张华接替已去世的下邳王司马晃为司空,兼管修史之事。
谏废太子
公元299年(元康九年),贾后想要废太子司马遹,太子左卫率刘卞很受太子信任和优待,每次宴会,刘卞也一定参加。太子多次看到贾谧骄傲无礼,很憎恨他,并表露在言语神情中,贾谧对太子也愤怨不平。刘卞向张华询问贾后想要废太子的事情,张华回答说:“没有听说。”刘卞说:“我刘卞本是贫寒憔悴之士,在须昌县任小吏,受到您的提拔成就,才有今日。士感恩于知己,因此才无所不言,而您对我还有怀疑吧!”张华说:“假令有这回事,君准备如何应付呢?”刘卞说:“东宫才高德重的人如林,四个卫率有精兵万人,您居宰辅重位,如果能得到您的命令,朝见陛下,总领尚书事,将贾后废黜至金墉城,那只需要两个宦官就行了。”张华说:“现在陛下在位,太子是陛下的儿子,我又没有接受废立的诏命,唐突做这种事,是眼中没有一国之君,人子之父,而且是以不孝昭示天下。即使能成功,也不免获罪,何况外戚权臣满朝,权威不在一人,怎么能安然无事呢!”
魏晋:张华
日月不留,四气回周。节庆代序,万国同休。庶尹群后,奉寿升朝。
我有嘉礼,式宴百僚。繁肴绮错,旨酒泉渟。笙镛和奏,磬管流声。
上隆其爱,下尽其心。宣其壅滞,训之德音。乃宣乃训,配享交泰。
永载仁风,长抚无外。
魏晋:张华
亹亹我皇,配天垂光。留精日昃,经览无方。听朝有暇,延命众臣。
冠盖云集,樽俎星陈。肴蒸多品,八珍代变。羽爵无算,究乐极宴。
歌者流声,舞者投袂。动容有节,丝竹并设。宣畅四体,繁手趣挚。
欢足发和,酣不忘礼。好乐无荒,翼翼济济。
魏晋:张华
暮春元日,阳气清明。祁祁甘雨,膏泽流盈。习习祥风,启滞导生。
禽鸟翔逸,卉木滋荣。纤条被绿,翠华含英。
于皇我后,钦若昊乾。顺时省物,言观中园。燕及群辟,乃命乃延。
合乐华池,祓濯清川。泛彼龙舟,溯游洪源。
朱幕云覆,列坐文茵。羽觞波腾,品物备珍。管弦繁会,变用奏新。
穆穆我皇,临下渥仁。训以慈惠,询纳广神。好乐无荒,化达无垠。
咨予微臣,荷宠明时。忝恩于外,攸攸三期。犬马惟慕,天实为之。
灵启其愿,遐愿在兹。于以表情,爰著斯诗。
魏晋:张华
崇选穆穆,利建明德。于显穆亲,时惟我王。禀姿自然,金质玉相。
光宅旧赵,作镇冀方。休宠曲锡,备物焕彰。发轨上京,出自天邑。
百寮饯行,缙绅具集。轩冕峨峨,冠盖习习。恋德惟德,永欢弗及。
魏晋:张华
大仪斡运,天回地游。四气鳞次,寒暑环周。星光既夕,忽焉素秋。
凉风振落,熠耀宵流。吉士思秋,实感物化。日与月与,荏苒代谢。
逝者如斯,曾无日夜。嗟尔庶士,胡宁自舍。仁道不遐,德輶如羽。
求焉斯至,众鲜克举。大猷玄漠,将抽厥绪。先民有作,贻我高矩。
虽有淑姿,放心纵逸。出般于游,居多暇日。如彼梓材,弗勤丹漆。
虽劳朴斫,终负素质。养由矫矢,兽号于林。蒲芦萦缴,神感飞禽。
末伎之妙,动物应心。研精耽道,安有幽深。安心恬荡,栖志浮云。
体之以质,彪之以文。如彼南亩,力耒既勤。藨蓘致功,必有丰殷。
水积成川,载澜载清。土积成山,歊蒸郁冥。山不让尘,川不辞盈。
勉尔含弘,以隆德声。高以下基,洪由纤起。川广自源,成人在始。
累微以著,乃物之理。纆牵之长,实累千里。复礼终明,天下归仁。
若金受砺,若泥在钧。进德修业,辉光日新。隰朋仰慕,予亦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