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恒
汉文帝刘恒(前202年—前157年),汉高祖第四子,母薄姬,汉惠帝之庶弟。前196年刘邦镇压陈豨叛乱后,封刘恒为代王,其为人宽容平和,在政治上保持低调。高祖死后,吕后专权,诸吕掌握了朝廷军政大权。前180年,吕后一死,太尉周勃、丞相陈平等大臣把诸吕一网打尽,迎立代王刘恒入京为帝,是为汉文帝。 ►的诗文全集
刘恒听了,捶胸顿足,说自己有愧于皇后,只顾自己的亲人,却把妻子的亲人忘记了。
于是,他和窦漪房一起召见窦少君。
窦漪房的相貌虽然改变了不少,但是窦少君还是认得出来。但是窦漪房已经认不得弟弟了,因为当初离开的时候弟弟才五六岁,如今已经长大成人。
窦漪房怕误认,那样将带来不堪设想的后果。于是她问窦少君有什么证据证明他就是自己的弟弟。
窦少君不仅把父母怎么死的说了出来,还回忆了当年姐姐离开他的情景,最后一次给他洗头发,最后一次做饭给他吃……
说着说着就忍不住流下泪来。这时候,窦漪房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了,跑下去和弟弟紧紧拥抱在一起。
这一幕被史官详细地记录了下来。书上说,当时不仅大汉的皇帝感动得落泪了,连旁边的宫女也跟着哭泣。
文帝为了表达自己的愧疚之情,赏赐窦少君大量的财产和田地。但窦漪房深知刘恒勤俭节约的品性,不可因为自己而破例,只让弟弟接受了足够养活他的部分财产和田地。不久又拿出自己的金银首饰来弥补文帝赏赐弟弟所造成的亏空。有这样一位贤明的皇后,刘恒这一辈子也就满足了。
不久窦漪房的哥哥也找到了,三兄妹终于团聚。
今日不同往昔,三兄妹谁也不会想到会有今天。
刘恒照例又要赏赐窦漪房的哥哥,又被窦漪房阻止。她的哥哥跑到她那里问原因,为什么不要皇帝的赏赐?不要白不要!窦漪房耐心地给哥哥如是这般地分析了一番,哥哥才不情愿地撅着嘴巴,答应了妹妹和弟弟一起住。
如此谨慎,不给大臣们一点把柄的窦漪房仍然遇到了麻烦。照理说,这是窦漪房的家事,与别人无关,可是她是皇后,皇后没有家事,皇后的一切事都是国家大事。杯弓蛇影的大臣们见窦漪房突然冒出来两个年轻力壮的兄弟,有点吃不消了。他们担心窦漪房会成为第二个吕雉,他们要把隐患消除在萌芽之中,其实连萌芽都没有,一切只是大臣们的假想敌。
一次早朝,绛侯、灌将军等一干串通好的大臣联合起来对文帝进谏,大意是说窦氏兄弟都是鲁莽之徒,没有任何文化素养,不应该依靠皇后的裙带关系而加官晋爵,让他们做富贵闲人,并且还要挑选德高望重、学识渊博的大臣与他们比邻而居,教导监督他们,以防止他们滋事扰民。
于是,他和窦漪房一起召见窦少君。
窦漪房的相貌虽然改变了不少,但是窦少君还是认得出来。但是窦漪房已经认不得弟弟了,因为当初离开的时候弟弟才五六岁,如今已经长大成人。
窦漪房怕误认,那样将带来不堪设想的后果。于是她问窦少君有什么证据证明他就是自己的弟弟。
窦少君不仅把父母怎么死的说了出来,还回忆了当年姐姐离开他的情景,最后一次给他洗头发,最后一次做饭给他吃……
说着说着就忍不住流下泪来。这时候,窦漪房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了,跑下去和弟弟紧紧拥抱在一起。
这一幕被史官详细地记录了下来。书上说,当时不仅大汉的皇帝感动得落泪了,连旁边的宫女也跟着哭泣。
文帝为了表达自己的愧疚之情,赏赐窦少君大量的财产和田地。但窦漪房深知刘恒勤俭节约的品性,不可因为自己而破例,只让弟弟接受了足够养活他的部分财产和田地。不久又拿出自己的金银首饰来弥补文帝赏赐弟弟所造成的亏空。有这样一位贤明的皇后,刘恒这一辈子也就满足了。
不久窦漪房的哥哥也找到了,三兄妹终于团聚。
今日不同往昔,三兄妹谁也不会想到会有今天。
刘恒照例又要赏赐窦漪房的哥哥,又被窦漪房阻止。她的哥哥跑到她那里问原因,为什么不要皇帝的赏赐?不要白不要!窦漪房耐心地给哥哥如是这般地分析了一番,哥哥才不情愿地撅着嘴巴,答应了妹妹和弟弟一起住。
如此谨慎,不给大臣们一点把柄的窦漪房仍然遇到了麻烦。照理说,这是窦漪房的家事,与别人无关,可是她是皇后,皇后没有家事,皇后的一切事都是国家大事。杯弓蛇影的大臣们见窦漪房突然冒出来两个年轻力壮的兄弟,有点吃不消了。他们担心窦漪房会成为第二个吕雉,他们要把隐患消除在萌芽之中,其实连萌芽都没有,一切只是大臣们的假想敌。
一次早朝,绛侯、灌将军等一干串通好的大臣联合起来对文帝进谏,大意是说窦氏兄弟都是鲁莽之徒,没有任何文化素养,不应该依靠皇后的裙带关系而加官晋爵,让他们做富贵闲人,并且还要挑选德高望重、学识渊博的大臣与他们比邻而居,教导监督他们,以防止他们滋事扰民。
刘恒的诗文
两汉:刘恒
间者数年比不登,又有水旱疾疫之灾,朕甚忧之。愚而不明,未达其咎。意者朕之政有所失、而行有过与?乃天道有不顺、地利或不得、人事多失和、鬼神废不享与?何以致此?将百官之奉养或费、无用之事或多与?何其民食之寡乏也?
夫度田非益寡,而计民未加益,以口量地,其于古犹有余,而食之甚不足者,其咎安在?无乃百姓之从事于末、以害农者蕃、为酒醪以靡谷者多、六畜之食焉者众与?细大之义,吾未能得其中。其与丞相、列侯、吏二千石、博土议之,有可以佐百姓者,率意远思,无有所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