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网

卓文君

卓文君

卓文君,汉代才女,西汉临邛(属今四川邛崃)人,与汉代著名文人司马相如的一段爱情佳话至今还被人津津乐道。她也有不少佳作流传后世。以“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为著名。 ►的诗文全集

  对此事,卓王孙自然是盛怒难消,认为司马相如有辱衣冠,自己的宝贝女儿也太不争气,夤夜私奔,败坏门风,使他丢尽脸面。司马相如是一个穷光蛋,回到成都,因生活窘迫,卓文君便把自己的头饰当了。司马相如豪情不减地典衣沽酒,过着有今天、没有明天的逍遥生活;卓文君也脱钏换粮,根本不把今后的生计放在心上。几个月后,他们索性卖掉车马,回到临邛开了一间小酒家,卓文君淡装素抹,当垆沽酒,不卑不亢,神态自如。而为了爱情永驻,司马相如亦不抚琴,更是穿上犊盘鼻裤,与保佣杂作,涤器于市中,忙里忙外担任跑堂工作,提壶洗碗干杂活,谈笑风生。如此这般,虽然生活清苦了点,但两人却是幸福美满,丝毫不为世俗所累。为此,历史上临邛也成了酝酒之乡,文君酒成为了历史名酒,唐人罗隐《桃花》诗云:“数枝艳拂文君酒。”传说中卓文君和司马相如酝酒开酒店还留下了“文君井”和弹琴的琴台,南宋陆游《文君井》诗云:“落魄西州泥酒杯,酒酣几度上琴台,青鞋自笑无羁束,又向文君井畔来。”

  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当垆沽酒,这是临邛市上的一件天大新闻,顿时远近轰动,小酒店门庭若市,热闹非凡。消息传到卓王孙耳中,他感有女若此,实在是对自己脸面上的大过不去,加之经不起亲朋好友的疏通劝解,于是妥协,承认了他们的爱情,迫不得已分给他们童仆百人,钱百万缗,并厚备妆奁,接纳了这位把生米已经煮成熟饭的女婿。夫妻双双回到成都,置田买房,成了富人,又过上了整天饮酒作赋、鼓琴吟诗的悠闲生活。后来汉武帝即位,读了《子虚赋》相当赞赏,遂将司马相如召回长安。

  后人则根据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爱情故事,谱得琴曲《凤求凰》流传至今。唐代诗人张祜有《司马相如琴歌》一首云:“凤兮凤兮非无凰,山重水阔不可量。梧桐结阴在朝阳,灌羽弱水鸣高翔。”尽管后世的道学家们称他们的私奔为“淫奔”,但这并不妨碍他们成为日后无数情侣们的榜样。榜样的力量在后代文学中的影响极大,《西厢记》中张生亦隔墙弹唱《凤求凰》说:“昔日司马相如得此曲成事,我虽不及相如,愿小姐有文君之意。”《墙头马上》中李千金,在公公面前更以卓文君私奔司马相如为自己私奔辩护;《玉簪记》中潘必正亦以琴心挑动陈妙常私下结合;《琴心记》更是直接把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故事搬上舞台……足见《凤求凰》反封建影响之深远。

卓文君的诗文

怨郎诗原文及翻译

两汉:卓文君

一朝别后,二地相悬。
只说是三四月,又谁知五六年?
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
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
百思想,千系念,万般无奈把郎怨。
万语千言说不完,百无聊赖,十依栏杆。
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仲秋月圆人不圆。
七月半,秉烛烧香问苍天,
六月三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
五月石榴红似火,偏遇阵阵冷雨浇花端。
四月枇杷未黄,我欲对镜心意乱。
忽匆匆,三月桃花随水转。
飘零零,二月风筝线儿断。
噫,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做男。

诀别书原文及翻译

两汉:卓文君

春华竞芳,五色凌素,琴尚在御,而新声代故!
锦水有鸳,汉宫有木,彼物而新,嗟世之人兮,瞀于淫而不悟!
朱弦断,明镜缺,朝露晞,芳时歇,白头吟,伤离别,努力加餐勿念妾,锦水汤汤,与君长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