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子龙
陈子龙(1608—1647)明末官员、文学家。初名介,字卧子、懋中、人中,号大樽、海士、轶符等。汉族,南直隶松江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崇祯十年进士,曾任绍兴推官,论功擢兵科给事中,命甫下而明亡。清兵陷南京,他和太湖民众武装组织联络,开展抗清活动,事败后被捕,投水殉国。他是明末重要作家,诗歌成就较高,诗风或悲壮苍凉,充满民族气节;或典雅华丽;或合二种风格于一体。擅长七律、七言歌行、七绝,被公认为“明诗殿军”。陈子龙亦工词,为婉约词名家、云间词派盟主,被后代众多著名词评家誉为“明代第一词人”。 ►的诗文全集
投水殉节
崇祯十七年,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祯帝自缢身亡。明朝灭亡。紧接着吴三桂引清军入关,李自成溃败。陈子龙正准备北上时,听到崇祯死讯。不久后,福王朱由菘在南京监国,不久后称帝,即史上之弘光政权。陈子龙在黄道周" href="http://www.youmowan.cn/shiren/16905.html">黄道周的推荐下,以崇祯时授的兵科给事中职务在弘光朝廷任职。兵科给事中虽然只是七品,但是可以直议国防要务,陈子龙在朝50多天,上书30多次,提出大量有价值的建议,但是弘光帝沉溺酒色,无心复国,只求偏安。陈子龙对朝政失望之极,同时由于自己的直言触犯了马士英、阮大铖等人,受到排挤,因此借故辞职回乡。次年清军在汉奸将领协助下,迅速南下。弘光朝覆灭,福王丧命。
辞职后,陈子龙避地泖滨。有旧友陈洪范时已降清,派人招抚他和夏允彝,夏允彝抗辞答之,陈子龙则避而不见。又有故明参将洪恩炳,与陈子龙“素执弟子礼”,亦降清,自称“安抚使”路过松江求见,陈子龙亦拒之门外,矢志坚持抗清立场。闰六月,江南各郡“竞起兵为恢复计”,组织义军,掀起轰轰烈烈的抗清运动。松江府籍的故明官员也同样在城内募兵抗清。这时,陈子龙与徐孚远及陈湖义士集众千余人驻扎陈湖,伺机起兵。夏允彝致书联络吴淞副总兵吴志葵、参将鲁之玙率水师三千自吴淞入泖湖,总兵官黄蜚率船千艘、水师二万人由无锡到此会合。是月初十日,陈子龙设明太祖像誓师起义,原明两广总督沈犹龙称总督兵部尚书,陈子龙称监军左给事中,军号“振武”。陈子龙所集义兵,虽有千余之众,但“饷无所办”,且多泖滨渔人,不知纪律,未尝作战,甚不堪用,与吴志葵水师进攻苏州失败。黄蜚不听陈子龙的劝阻,将二万水师移营黄浦江,因沿途水道狭隘,不利旋转,单行数十里,首尾不相应,仅支撑两月,亦被清军击败。八月三日,松江城陷,沈犹龙等皆阵亡。陈子龙在城西遇清兵,得逃脱,携家走昆山。夏允彝投水死。继而,陈子龙避难青浦县金泽,最后隐姓埋名入嘉善县陶庄水月庵,托为禅僧,取名信衷,字瓢粟,号颍川明逸。在此,他与庵僧衍门同研佛学,并完成自撰《年谱》。
明代:陈子龙
汉苑文章首,先朝侍从臣。三君同海岳,一老是星辰。
作直称遗古,推贤更得邻。当时客渐进,文举气无伦。
陈窦圜中土,萧刘泽畔人。蟪蛄喧日夜,兰桂历冬春。
旧学商王重,清流汉史均。范宣谁让晋,卫鞅欲专秦。
独指孙宏被,仍污庾亮尘。十年耕钓乐,七略较雠新。
当户无芳草,洪流逸巨鳞。睚眦流訾訾,钩党报申申。
告密牢修急,经营伟节神。霜华飞暑月,剑气彻秋旻。
明主终收璧,宵人失要津。南冠荣衮绣,北郭偃松筠。
艰险思良佐,孤危得大臣。东山云壑里,早晚下蒲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