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网

曾巩

曾巩

曾巩(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天禧三年八月二十五日-元丰六年四月十一日),字子固,世称“南丰先生”。汉族,建昌南丰(今属江西)人,后居临川(今江西抚州市西)。曾致尧之孙,曾易占之子。嘉祐二年(1057)进士。北宋政治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为“南丰七曾”(曾巩、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之一。在学术思想和文学事业上贡献卓越。 ►的诗文全集

  虽然在入选篇目上序最多,但是曾巩的序总数就有49篇,这里选入篇目占63%左右,而曾巩的记体散文总数是39首,入选的28首中只有一篇是传,其余27首占了近70%。从比例上来看,仍然是记体散文占据主导地位。再如张伯行的《唐宋八大家文钞》,曾巩入选的记有20篇,占其记体散文总数的51%左右,而其他入选的书、序、启、状、疏、札、诏、墓志铭等占各自总数的比例均低于这个比例。再如姚鼐的《古文辞类纂》,他的分类基本与笔者所参考的版本是一致的,姚鼐选了曾巩的记10篇、赠序4篇、书2篇、疏1篇、序跋8篇、论1篇。仅从各类入选的篇数上看,记体散文就占了绝对的优势。

类别特点
  人事杂记类:曾巩的人事杂记类所占篇数最多,也最能表现出他记体散文内容的特点。在人事杂记类中,记事类作品相对要多一些,这些记事类作品大都有借记事发议论的特点,在内容上就表现为说理很多。工程营造类:在曾巩39篇记体散文中,记叙城池的兴废和水利工程的营造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内容。曾巩强调经世致用的观点,认为文章应该为现实服务,反映并解决现实的问题,这符合文以载道的观点。他在《王子直文集序》中有言:“文章之得失,岂不系于治乱哉便是最好的证明。而曾巩的这部分作品正体现了他的这种文学思想。据上文统计,共有6篇工程营造的记体散文,分别是:《繁昌县兴造记》、《拟岘台记》、《瀛洲兴造记》、《广德军重修鼓角楼记》、《齐州北水门记》、《襄州宜城县长渠记》。寺院记和学记类:曾巩历来被称为醇儒,他对儒道极其推崇和恪守,因而他常常在文中表达复兴儒道的思想。而恢复儒家思想正统地位的愿望与佛教兴盛的现实情况相悖逆,所以曾巩在不止一篇的文章中批评佛教,表达对佛教的不满。通过对曾巩记体散文内容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曾巩的记体散文与其儒家学者的思想紧密联系。曾巩希望通过详尽的说理达到文以明道的功效,希望通过对道德高尚文人地赞颂让世人明白道德修养的重要,希望详实地记载工程营造以达到文以载道的作用,更希望通过反佛和兴学实现他儒学复兴的理想。

曾巩的诗文

郡斋即事二首 其二原文

宋代:曾巩

满轩山色长浮黛,绕舍泉声不受尘。四境带牛无事日,两衙封印自繇身。

白羊酒熟初看雪,黄杏花开欲探春。总是济南为郡乐,更将诗兴属何人?

厚卿子中使高丽原文

宋代:曾巩

并使时推出众材,异方迎拜六城开。宣风直到东西部,仗节遥临大小梅。

沧海路从三岛去,玉山人到二星回。黄金白氎饶君用,铜器应馀寄我来。

送欧阳员外归觐滁州舍人原文

宋代:曾巩

病卧不出门,非关避尘土。
深秋影虽清,孤怀共谁语。
辱子问吾庐,辉如就宾庑。
足音固可喜,况久捉松尘。
子生何其祥,家庭坐轲愈。
顾我齿诸生,渐磨苦顽鲁。
有如仰天潢,势岂识津渚。
又若马牛然,安能望熊虎。
空摇在门心,常若风中羽。
羡子筋骨轻,归飞得其所。
从今梦无南,随子渡江橹。

西湖二首 其一原文

宋代:曾巩

左符千里走东方,喜有西湖六月凉。塞上马归终反覆,泰山鸱饱正飞扬。

懒宜鱼鸟心常静,老觉诗书味更长。行到平桥初见日,满川风露紫荷香。

奉和滁州九咏九首并序 其五 班春亭原文

宋代:曾巩

山亭尝自绝浮埃,山路辉光五马来。春满人间不知主,谁言炉冶此中开?

送僧晚容原文

宋代:曾巩

飞光无停芳岁阑,群阳不行寒气动。
疏篁有韵窗含雪,重幕无温笔栖冻。
萧条山草叶始枯,绰约江梅蕊先弄。
无人为我取酒斟,有客来前乞诗送。
多情为客不能已,卷纸连书笔锋纵。
七言百字拙且卑,俗眼方憎汝休重。

郡斋即事二首 其一原文

宋代:曾巩

画戟森门宠误蒙,从来田舍一衰翁。囷仓穰穰逢康岁,闾里恂恂有古风。

瞷氏宿奸投海外,伏生新学始山东。依然自昔兴王地,长在南阳佳气中。

游麻姑山九首 其七 流杯池原文

宋代:曾巩

行尽坛前石崖路,忽见一曲清冷泉。酒行到我不辞醉,安用了了分愚贤?

以白山茶寄吴仲庶见贶佳篇依韵和酬原文

宋代:曾巩

山茶纯白是天真,筠笼封题摘尚新。
秀色未饶三谷雪,清香先得五峰春。
琼花散漫情终荡,玉蕊萧条迹更尘。
远寄一枝随驿使,欲分芳种恨无因。

延庆寺会景纯正仲希道介夫明叟纳凉同观建邺宫中画象翰林墨迹延庆

宋代:曾巩

禅方寿丘山,平昔宋公宅。好风吹雨来,暑气一荡涤。

我与二三友,欢言同几席。神清轶埃壒,趣合尽肝膈。

岭竹翠尚新,水花红可摘。以此侑樽酒,隤然岸巾帻。

建邺旧丹青,金銮馀翰墨。绰约桃李颜,超遥龙虎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