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网

贺知章

贺知章

贺知章(659—744),字季真,号四明狂客,汉族,唐越州(今绍兴)永兴(今浙江萧山)人,贺知章诗文以绝句见长,除祭神乐章、应制诗外,其写景、抒怀之作风格独特,清新潇洒,著名的《咏柳》、《回乡偶书》两首脍炙人口,千古传诵,今尚存录入《全唐诗》共19首。 ►的诗文全集

  为了痛快饮酒,贺知章还是囊中常备酒钱的,以免再出现金龟换酒的尴尬事发生。有一次,贺知章出外游赏,见到袁氏别墅林秀宗清,尽管与袁氏不相识,他还是私自进去游览赏玩,并说不用愁坐久了没酒喝,我口袋里有的是钱。贺知章为此写有《题袁氏别业》诗:
  主人不相识,偶坐为林泉。
  莫谩愁沽酒,曩中自有钱。
  这诗成为贺知章时时口袋里备钱买酒喝的佐证。

野史逸闻

  贺知章,在西京宣平坊有住宅。他家对门有一个小板门,经常看见有一个老人骑着驴在那儿出入。过了五、六年,再看那老人的脸色衣服象原来一样,没有变化。也看不到他的家属。询问巷中的邻里,都说是西市卖穿钱绳索的王老,再没有别的职业。经观察,看出他是一个不平凡的人。贺知章经常在空闲日子到王老那里去,老人迎接很恭敬谨慎。他只有一个使唤童子。贺知章就问他的职业,老人很随便地回答。由于和他往来增多,逐渐地更加尊敬,言论也逐渐多起来,于是在言谈中说了他善于修道炼丹之术。贺知章平素尊信道教,所以愿意拜老人为师。后来贺知章和夫人拿一颗明珠,自己说是在家乡的时候得到的,珍藏了多年,特地敬献给老人,请求老人给讲授道法。老人接过之后就把明珠交给童子,让他买饼来,童子用明珠换来三十多个烧饼,并请贺知章吃。贺知章自己心想,宝珠是特意送给老人的,可老人却如此轻用。心里很不愉快。老人已经察觉说:“道术可以心得,哪里是在于力争呢?悭惜之心不停止,道术没有理由成功。应当到深山穷谷中,勤奋地、专心致志地探索寻取它,不是市朝所能传授的。”贺知章听了颇有心得,领悟了老人的意思,拜了老人就离开了。过了几天,老人不见了。贺知章于是请求辞官,入道还乡。(译自《原化记》)

生平

  贺知章早年迁居山阴(今浙江绍兴)。少时即以诗文知名。唐武后证圣元年(695)中进士、状元,是浙江历史上第一位有资料记载的状元。贺知章中状元后,初授国子四门博士,后迁太常博士。开元十年(722),由丽正殿修书使张说推荐入该殿书院,参与撰修《六典》、《文纂》等书,未成,转官太常少卿。十三年为礼部侍郎、集贤院学士。后调任太子右庶子、侍读、工部侍郎。二十六年改官太子宾客、银青光禄大夫兼正授秘书监,因而人称“贺监”。

贺知章的诗文

董孝子黯复仇原文

唐代:贺知章

十年心事苦,惟为复恩仇。
两意既已尽,碧山吾白头。

寿和原文

唐代:贺知章

惟以明发,有怀载殷。
乐盈而反,礼顺其禋。
立清以献,荐欲是亲。
于穆不已,裒对斯臻。



穆穆天子,告成岱宗。
大裘如濡,执珽有颙。
乐以平志,礼以和容。
上帝临我,云胡肃邕。

肃和原文

唐代:贺知章

黄祗是祗,我其夙夜。
夤畏诚洁,匪遑宁舍。
礼以琮玉,荐厥茅藉。
念兹降康,胡宁克暇。

荅朝士原文

唐代:贺知章

钑镂银盘盛蛤蜊,镜湖莼菜乱如丝。乡曲近来佳此味,遮渠不道是吴儿。

题袁氏别业原文

唐代:贺知章

主人不相识,偶坐为林泉。
莫谩愁沽酒,囊中自有钱。

回乡偶书二首 其一原文

唐代:贺知章

离别家乡岁月多,归来人事半消磨。惟有门前鉴湖水,春风不减旧时波。

答朝士原文

唐代:贺知章

鈒镂银盘盛蛤蜊,镜湖莼菜乱如丝。
乡曲近来佳此味,遮渠不道是吴儿。

回乡偶书·其二原文、翻译及赏析

唐代:贺知章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回乡偶书二首·其一原文、翻译及赏析

唐代: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句原文

唐代:贺知章

落花真好些,一醉一回颠。(见《诗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