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章炳麟
章太炎(1869.1.12 -1936.6.14),原名学乘,字枚叔,以纪念汉代辞赋家枚乘。后易名为炳麟。因反清意识浓厚,慕顾绛(顾炎武)的为人行事而改名为绛,号太炎。世人常称之为“太炎先生”。早年又号“膏兰室主人”、“刘子骏私淑弟子”等。中国浙江余杭人,清末民初思想家,史学家,朴学大师,国学大师,民族主义革命者。著名学者,研究范围涉及小学、历史、哲学、政治等等,著述甚丰。 ►的诗文全集
民国六年(1917年)3月,段祺瑞召集督军团在北京开会,商讨对德宣战。5月7日,国会讨论参战案;10日,段祺瑞组织“公民请愿团”等,包围国会,殴辱议员。章太炎和孙中山两次致电黎元洪,要求严惩“伪公民犯法乱纪之人”,“严惩暴徒主名”,“勿令势要从旁掣肘”。6月7日,张勋率军北上,与段派集议,电黎“调停须先解散国会”。孙、章联电陆荣廷等南方各省督军、省长,指出:“调停战事之人,即主张复辟之人;拥护元首之人,即主张废立之人。”“叛人秉政,则共和遗民必无噍类”。又联名致电陈炯明:“国会为民国之命脉,调和乃借寇之资粮”,“今者群盗鸱张,叛形已著,黄陂与之讲解,实同降伏”。
7月1日,张勋复辟。3日,章太炎与海军总长程璧光等在孙中山的住处秘密商议,筹划反对张勋的复辟举动。接着,与孙中山、廖仲恺、朱执信、何香凝乘海琛舰由上海启程赴广州,于7月17日抵粤。当有人询以讨逆计划时,章太炎即答以:“余此次偕孙中山来粤,所抱之希望颇大”,“讨逆之举,即为护法而起,惟不违法之人而后可以讨逆”。永丰、同安、豫章三舰抵达黄埔,孙、章一起前往迎迓。广东各界开欢迎海军大会,孙中山、程璧光到会,章太炎亦参加。9月1日,国民非常会议选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军政府大元帅,章太炎任护法军政府秘书长,《大元帅就职宣言》就是章太炎起草的。《宣言》中说:“民国根本,扫地无余,犹幸共和大义,浃于人心,举国同声,誓歼元恶”,誓“与天下共击破坏共和者”。此后,因护法军政府中派系斗争激烈,章“欲西行”,孙中山劝以“不当先去以失人望”,章太炎表示愿为军政府争取外援,到云南联络唐继尧。当他抵达昆明后,多次向唐继尧进言,促唐继尧东下,但唐继尧始终是托故不出。
背孙反共
民国八年(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工人革命运动日渐发展,章太炎却由反对军阀割据逐渐演变为赞成军阀割据。民国九年(1920年)11月,湖南通电湘省自治,章太炎随即在北京《益世报》发表《联省自治虚置政府议》,认为宜虚置中央政府,军政则分于各省督军。接着,又主张使地方权重而中央权轻,各省自治为第一步,联省自治为第二步,联省政府为第三步,还必以本省人充军民长官。这种联省自治说,和孙中山的统一主张背道而驰。民国十年(1921年)5月,孙中山在广州就任非常大总统职,章太炎以为非法,并以“联合自治不可反对为献”。
清代:章炳麟
一读登楼赋,悠然吾土思。回顾忆畴昔,搔首愈踌踟。
早岁横江汉,谈经待不其。清言凌白马,壮志抚黄羲。
忽展埼亭集,愈惊秀楚词。帝秦终蹈海,访武尚明夷。
石隐优游日,天王明圣时。操刀期必割,沦鼎待重掎。
鹖换雕题服,虬登隐背枝。佩緺延茂士,赐玦愧遗黎。
老泪长门掬,深情故剑知。漂山成众煦,建旐倡群疑。
已恸尧台锢,那堪嵇灶戣。有行黔墨突,无涕吊湘累。
沙麓精灵在,蓬瀛风鹤危。飞丸穷赵壹,问卜警爰丝。
蹈火心非悔,盍簪涂又歧。东洲花树迥,南国羽书迟。
斗转空凭眺,河清动夙悲。千年仲宣恨,荼苦更如饴。
清代:章炳麟
秦风号长杨,白日忽西匿。南山不可居,啾啾鸣大特。
狂走上城隅,城隅无栖翼。中原竟赤地,幽人求未得。
昔我行东越,道至溪知穷。洒酒思共和,共和在海东。
谁令诵诗礼,发蒙成奇功。今我行江汉,候骑盈山邱。
借问杖节谁,云是刘荆州。绝甘厉朝贤,木瓜为尔酬。
至竟盘盂书,文采欢田侯。去去不复顾,迷阳当我路。
河图日以远,鸱枭日以怒。安得起槁骨,掺袪共驰步。
驰步不可东,驰步不可西,驰步不可南,驰步不可北。
鉴皇穹黎庶,均平无九服。顾我齐州产,宁能忘禹域。
击磬一微秩,志屈逃海滨。商容冯马徒,志在诛纣辛。
怀哉殷周世,大泽宁无人。
清代:章炳麟
夏口何迢迢,南国之纪纲。中有二猛士,威棱瞻殊荒。
力能斩地脉,智能分天章。不念同胞苦,好自相扶将。
斗鸡一寻衅,骨肉还相戕。称兵犯莫府,五战皆夷伤。
行行各分陌,千里不相望。远视尚角目,焉知弟与兄。
朔风忽陵厉,白露能为霜。赤松既云远,谁能无他肠。
良言不见听,思之泪沾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