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
刘攽生于宋真宗乾兴元年,卒于哲宗元祐三年,年六十七岁。出自诗书世家,祖父刘式,南唐时举进士,入宋后,官至刑部郎中。父亲刘立之与叔伯四人俱举进士。
刘攽与兄敞同举仁宗庆历六年(1046)进士。历仕州县二十年,始为国子监直讲。熙宁中(1072),判尚书考功,同知太常礼院。因考试开封举人时与同院官争执,为御史所劾;又因致书王安石,论新法不便,贬泰州通判迁知曹州。曹州为盗区,重法不能止;攽为治尚宽平,盗亦衰息。迁京东转运使,知兖、亳二州。吴居厚代京东转运使,奉行新法,追咎攽在职废弛,贬监衡州盐仓。哲宗即位,起居襄州,入为秘书少监,以疾求知蔡州。在蔡数月,召拜中书舍人。元祐四年卒。攽为人疏隽,不修威仪,喜谐谑,数招怨悔,终不能改。
刘攽邃于史学,与司马光同修《资治通鉴》,专职汉史,作《东汉刊误》,为人称诵。 刘攽、刘敞与敞之子刘世奉尝合著《汉书标注》,世称三人为“墨庄三刘”。“墨庄刘氏”被奉为古代家庭教育典范。刘氏卒后,家中除藏书千卷外别无财产。其妻指藏书对子女曰:此乃“墨庄”,将诗书作为家产教子女传承。
宋代:刘攽
汉皇初厌蹙鞠劳,侍臣始作弹棋戏。东方诸公盛得名,魏文以来称绝技。
后宫妆奁乃可为,客著葛巾尤更奇。谁令朱墨异贵贱,百世纷纷无已时。
君从何处得此局,石理温华莹寒玉。山形四隤涧谷深,别将望秦森在目。
少年博戏日益新,古事不复传今人。君能兴此亦先觉,辟雍老儒悲绝学。
宋代:刘攽
骏命膺长发,鸿图本慎徽。八方星拱极,四海日升晖。
旧典增咸秩,弥文示表微。圣时均玉烛,天统正璿玑。
南极迎阳复,阴泉候气归。积高常眷顾,昭孝每毋违。
羽卫来双阙,和銮并六飞。风霆齐命令,龙虎会旗旂。
帐殿层城暮,金波列宿稀。严更虚夜鼜,雕辇下彤闱。
广乐千人唱,升烟万目睎。众神知受记,象物竞来依。
陟降兼明察,圆方比范围。送音仍鬻鬻,畀福想霏霏。
霈泽苏群动,春阳畅墐扉。庆深周揭厉,感极至歔欷。
多士参鸣玉,微生厕皂衣。肃雍瞻帝武,奉引近天威。
儒馆鹓鸾旧,长谣锦绣辉。因知子云赋,何足颂巍巍。
宋代:刘攽
浅智惮远谋,弱力量所任。进途远朝廷,退迹违山林。
代耕抱微愿,儋石安素心。小官慕既往,有道念在今。
问津自南郭,治舟溯清浔。鼎鼎去乡悲,冷冷游子吟。
凌风卷晴绿,乔木庇高阴。黄鸟相喧呼,嘉鱼一浮沉。
晨昏偶素月,信宿在青岑。所遇多可欢,离念颇用侵。
嵯峨天门高,浩荡瀛海深。髦士相提衡,精义穷幽寻。
顾余倾盖交,问我瑶华音。戒车辱祖道,赠策怅分襟。
简书甫祗畏,僻陋方滞淫。摇怀日三秋,寄情望归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