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袁宏道
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汉族,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人。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称“公安三袁”。 ►的诗文全集
生平
袁宏道(1568~1610)少敏慧,善诗文,明代文学家,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年十六为诸生,结社城南,自为社长,“社友年三十以下者皆师之,奉其约束不敢犯。”万历二十年(1592)登进士第,万历二十三年(1595)谒选为吴县知县,听政敏决,公庭鲜事。政暇与士大夫谈文说诗,以风雅自命。宏道任吴县县令时,在任仅二年,就使“一县大治”,“吴民大悦”。辞去县令后,“为人贷得百金”,作妻室生活费用。宰相申时行赞叹说:“二百年来,无此令矣!”他辞去吴县县令,在苏杭一带游玩,写下了很多著名的游记,如《虎丘记》《初至西湖记》等。他生性酷爱自然山水,甚至不惜冒险登临。他曾说“恋躯惜命,何用游山?”“与其死于床,何若死于一片冷石也。” 万历二十六年(1598),袁宏道收到在京城任职的哥哥袁宗道的信,让他进京。他只好收敛起游山玩水的兴致,来到北京,被授予顺天府(治所在北京)教授。越二年,补礼部仪制司主事,数月即请告归。后迁官至稽勋郎中,不久即谢病归里。万历三十八年(1610)九月六日(10月20日)卒,年四十有三。他去世以后,连购买棺材及眷属回故里的路费都是朋友们的捐助和卖尽他的书画几砚凑的。《明史》卷二八八有传。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称“公安三袁”。流传至今的作品集有《潇碧堂集二十卷》,《潇碧堂续集十卷》,《瓶花斋集十卷》,《锦帆集四卷去吴七牍一卷》,《解脱集四卷》,《敝箧集二卷》,《袁中郎先生全集二十三卷》,《梨云馆类定袁中郎全集二十四卷》,《袁中郎全集四十卷》,《袁中郎文钞一卷》等等。其中《满井游记》被编入八年级(下)人教版语文书内。明代:袁宏道
西山去城五十里,紫巘青逻见湖底。一泓寒水半庭莎,赚得白云到城里。
茭叶浓浓遮雉朵,野客登堂如登舸。稻花水渍御池香,槐风阵阵宫云凉。
一番热雨蹙波沸,穿檐扑屋生荷气。乍时泼墨乍清澄,云容闪烁螭蛟戏。
帘波斜带水条烟,北窗雨后梦清圆。兑将数斗薏仁酒,赁取山光不用钱。
明代:袁宏道
莫釐山上亭如盖,纽取蒲梢作衣带。丝烟细雨著罗窗,墨树浓山泻生绘。
农家閒记月毛生,贾舟怕见江猪拜。是处皆将笭箸行,谁家不得刀鲚卖。
云脚才封马迹山,轻雷忽过吴淞界。湖州万户入青煤,七十二峰如钱大。
餔糟一枕钓竿眠,不觉风波在船外。派派烟岚刺眼眉,折折云山锁心肺。
誓将白水洗缨尘,何用浮云生肌疥。为君屈指开元年,高冠大纛几人在。
一湾艇子一竿丝,不学成都先生卦。
明代:袁宏道
碌碌复碌碌,浮生如转毂。帝宏匝地罗,人窘弥天狱。
堕地三十载,强半是颦䠞。算喜无十星,量愁有千斛。
十五岁以前,师傅苦拘束。朝愁日上舂,暮愁书难读。
十五岁以后,龟手事场屋。儒中卞去头,宦网又缠足。
千眄得一官,万眄得微禄。谁知徼五斗,妻子转枵腹。
颜色低上官,肝肠枯案牍。举止动得过,憎恚若相触。
月不十回圆,酒无三朝熟。来者不可知,去者不可赎。
欲留色枯槁,欲归心彳亍。一病觉昨非,万仞遂黄鹄。
勿以径寸荣,易兹寻丈辱。
明代:袁宏道
并刀剪出淞水纹,黄琉璃滑净无尘。华清日高海棠睡,一片温玉沉秋云。
花房昼脱守宫的,珊瑚反挂潇湘裙。掖庭展转出坊肆,馀脂犹在香氤氲。
腐儒白首青蒲荐,十度摩挲眼惊见。寒色平铺四丈馀,虚堂尽敛白纨扇。
骨冷魂清抱雪眠,梦回每出松风院。少陵广厦千万楹,白家大被盖遍洛阳城。
安得此席如此被,眠尽西华道上尘土热中人。肺腑如冰舌不鸣,三空九陌殷雷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