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网

文征明

文征明

文征明(1470-1559),原名壁,字征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征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明代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生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卒于明世宗嘉靖三十八年,年九十岁,曾官翰林待诏。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的诗文全集

  弘治七年甲寅(1494年),为王银钩勒竹题诗。跋夏昺画《云山图》。得到一古砚,取名“五星”,诗以纪之。当时唐寅放诞不羁。征明虽然其性格和唐寅完全不一样,两人却亲密无间。

  弘治八年乙卯(1495年),以父命从吴宽游,时宽丁继母忧于家,悉以古文法授之,且为延誉于公卿间。秋,第一次赶赴南京参加乡试,考试不中。认识金陵顾璘陈沂、王韦、徐霖。画《金焦落照图》。曾经与唐寅商酌画法,认为作画应以六朝为师,设色以闲淡为贵。又谓南宋李唐丘壑布置,可为初学之师。

屡试不第
  弘治十年丁巳(1497年),与徐祯卿、钱同爱、朱凯、张灵等交往同游。征明既博古善议论,又通晓元、明之际旧事,为时推服,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号称为“吴中四才子”。

  弘治十一年戊午(1498年),春,父林出任温州知府。秋,二试应天不利,唐寅考试应天府乡试第一。父林在任,还书诫慰之。有《咏文信国事》诗,又画信国公像。

  弘治十二年己未(1499年),唐寅被罢黜,撰写长文给文征明,以表达其志向,文征明因为都穆检举唐寅开始疏远都穆。当年文征明远游闽、浙、湘、赣。六月七日,文林病逝,享年五十五岁。文征明携带医生前往去帮父亲检查疾病,却晚了三日才到。

  弘治十七年甲子(1504年),七月,文征明三试应天,考试不中,陈淳同行。观唐阎立本画、元赵孟頫书,跋之。友人曾经掘地得宋高宗与岳飞手敕刻石,沈周与文征明皆题《满江红》词。又沈周画山栀以配征明画菊并题。

  正德二年丁卯(1507年),兄长文奎因事遭到麻烦,文征明千方百计为兄长调和维护,满了一个月事情才得以成功化解。五月十一日,前往相城访沈周。周命钩抚无锡华氏藏《唐摹万岁通天进帖》。秋,四试应天,考试不中。

  正德四年己巳(1509年),春,为金陵严宾题旧作《桐阴高士图》。朱应登自南京户部主事升延平知府,文征明为之作《剑浦春云图》送别。功名未就,以笔墨为生计,不无食指之忧,有寄陈钥乞米诗。

  正德五年庚午(1510年),正月廿八日,为朱承爵跋所藏苏轼父子帖。五试应天,考试不中。应吴兴吴琉邀请,撰送刘麟擢守西安叙。

文征明的诗文

怀子畏原文

明代:文征明

曲栏风露夜醒然,彩月西流万树烟。
人语渐微孤笛起,玉郎何处拥婵娟?

拜年原文及翻译

明代:文征明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青玉案·庭下石榴花乱吐原文、翻译及赏析

明代:文征明

庭下石榴花乱吐,满地绿阴亭午。午睡觉来时自语,悠扬魂梦,黯然情绪,蝴蝶过墙去。
骎骎娇眼开仍,悄无人至还凝伫。团扇不摇风自举,盈盈翠竹,纤纤白苎,不受些儿暑。

念奴娇·中秋对月原文、翻译及赏析

明代:文征明

桂花浮玉,正月满天街,夜凉如洗。风泛须眉并骨寒,人在水晶宫里。蛟龙偃蹇,观阙嵯峨,缥缈笙歌沸。霜华满地,欲跨彩云飞起。
记得去年今夕,酾酒溪亭,淡月云来去。千里江山昨梦非,转眼秋光如许。青雀西来,嫦娥报我,道佳期近矣。寄言俦侣,莫负广寒沈醉。

满江红·拂拭残碑原文、翻译及赏析

明代:文征明

拂拭残碑,敕飞字,依稀堪读。慨当初,倚飞何重,后来何酷。岂是功成身合死,可怜事去言难赎。最无辜,堪恨更堪悲,风波狱。
岂不念,疆圻蹙;岂不念,徽钦辱,念徽钦既返,此身何属。千载休谈南渡错,当时自怕中原复。笑区区、一桧亦何能,逢其欲。